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要重视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动向—关于电炉炼钢问题的探讨

要重视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动向—关于电炉炼钢问题的探讨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2期 文章编号:1002—1779f2002)02—0012一O3 要重视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动向 关于电炉炼钢问题的探讨 口周传典 中国金属学会发布了新世纪3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北美占7%,发展中国家占2.5%。 过去l0年成本下降15%一20%.今后l0年可能再 降10%一15%: 每一个都关系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大局,值得讨论,其 中一个是如何对待电炉炼钢问题,我认为是三大问题中 最重要的一个。 2.美国《国际钢技术》“未来10年电炉将占炼钢的 主导地位”摘要: 观察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史,不管它开始兴起时有 几多流派,总都是向最佳效益的方向流动.经过取长补 短.除弊趋利,终归要流到一个忙集点,归于一致.无非是 时间早晚而已,早则得利,晚则受损。基于这个认识,我在 一人们普遍认为,到2001年底.电炉将成为美国炼钢 的主导方法,到2010年世界其它地方也将如此: 1999年世界上有1200多座电炉在运转.平均每周 有一座新炉投产,电炉产量可望每年增长4.6% 个全国会议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电炉钢比 逐年增加,而我国却逐年下降?我认为中国应该适度发展 电炉钢。 一电炉钢广与联合钢厂比.具有竞争力的优点是基建 投资和运行费用均低,新建联合锕厂平均投资吨钢为 700美元,而电炉钢厂只要100美元 降低成本来自技术 革新.如直流电炉、大功率电炉、废钢预热和cO的二次 燃烧、留钢熔化法、感应炉消除烟尘和噪声: 3德国《M 》 电炉炼钢工艺的发展”摘要: 电炉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全球电炉钢预计 1998年为2.7亿t.占总产量1/3以上。欧共体15国电 炉钢比已达到50%。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电炉钢成本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动向 国际锕协和4个产钢国家的主流钢铁刊物一致对世 界电炉的发展给予积极的评价。这里将5家权威刊物的 文章摘要如下: 1.国际钢协(2010年电炉生产》摘要: 到2010年世界电炉钢的产量将占钢总产量的 40%.1998年占33%。 到2010年世界新建电炉将屹立在亚洲、北美和西 欧 明显改进,电耗下降45%,精炼周期缩短75%,电极消耗 减少75%。 根据钢协的调查,对电炉到2010年所采用的技术进 行了预测:由于出钢量增加,出钢时间和断电时间减少. 重要的技术改进为采用双炉壳、将冶金处理移向下 游的二次精炼、采用水玲板和水冷炉底、石墨电极、废钢 预热和二次燃烧 4英国《国际钢技术》“转炉与电炉的选择”摘要: l 978年一1998年欧洲转炉与电炉的变化:英国转 炉从11 3l(百万t,下同)到1 3.4增加17%,电炉M 7.2 到3 9减少46%;德国转炉从31 5到32增加2%,电炉 从6.0到12 1增加102%,法国转炉从17 9到12 1减 少32%.电炉l从3.4到8 I增加1 38%.西班牙转炉从 5.9到4 3减少27%.电炉从4.8到10 5增加l19%,意 预计生产率将提高;由于采用替代燃料和更多的采用二 次燃烧,电力消耗将降低。电炉炼钢占的份额将提高到占 世界钢产量的45%.因而要求增加800万t的能力。 世界钢产量(电炉)1985年1.82亿t,1990年2 15 亿t,I 995年2.45亿t,2000年3亿t 电炉锕成本:北美、俄罗斯170美元/t,西欧140— 190美元/t.亚洲180美元/1,澳洲140美元/t。 成本构成:金属料占57%,能源占18%,劳动力成本 一12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冶金经济与管理 大利转炉从10 5到10.5减少O%.电炉从l2 3到15.5 增加24%: 这一条途径。但是在这一面倒的形势下.也有人提出来应 该搞球团。北京钢铁学院陈大寿教授、钢铁研究院李公达 德国、法国、西班牙的电炉钢比都翻了一番多.英国 走了相反的路.下降40%。1998年全球电炉钢比33%. 主任,还有上海的冶金界都有人提出过:他们以北美、北 欧为例.说明世界精矿造块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球团.不是 欧洲委员会认为今后lO年将会增加到40% 结论:转炉的不灵活性意味着它必然衰退.新建钢厂 只能选择电炉。 烧结。但是中国的技术界对这个大趋势未能引起重视.仍 然紧跟苏联,选择了烧结.于是全国大钢皆“烧结”了: 以后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 烧结细磨精矿有缺 点.由于FeO高.还原性不好,凝聚性差.烧结时产生的 粉末多.成品烧结矿在运转过程中容易破碎.都给高炉冶 炼造成困难。而北美、北欧采用球团法.经过氧化焙烧,产 生的粉末少,是受欢迎的好炉料 今天可以做出结论.正 如在炼钢争论中杨树棠等少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一样. 在造块争论中陈大寿等少数人的意见也是正确的:几十 年来.中国的烧结工作者针对烧结细磨精矿的缺点.提出 过一些补救办法.以改进烧结工艺.部分的纠正了烧结法 的缺陷。如高碱度烧结、球团烧结、小球烧结、低温烧结 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只能是部分的收效.终究抵 问题:英国没有电价补贴:英国是掉队了,还是预见 废钢短缺?c1999年英国出口废钢350万t。) 5.日本《钢铁新闻》”亚洲电炉技术现状和发展”摘 要: 1997年亚洲产钢3 O9亿t.其中电炉钢占31%: 日本电炉技术特点:吹氧量多、出钢温度低、停电时 间短、电极电流小:2010年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废钢预 热、配加铁水、炼高级钢、降低粉尘和废气中的二恶烷。 结论:电炉炼钢法今后将愈益进步。 二、过去5O年的两大教训 2O世纪50年代.我国始建钢铁工业时,遇到过两个 技术政策问题:一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拆平炉建转炉,而我 国却在大建平炉;二是为什么西方国家用细磨精矿制造 球团矿.而我们却在大搞烧结矿:当时在国内展开过争 论,或者说有过不同的意见.因为持不同意见的人占极少 数.争论不起来,就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 关于平妒转炉的争论。鞍钢老总工程师杨树棠 同志写了一篇回忆录,叙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 鞍钢在已有两个平炉钢厂后要建三炼钢.杨老主张建转 不上球团: 舌.到了70年代.鞍钢、包钢续建,采用r球 团法.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这两个例子都醴明同样的规律,即忽视世界技术发 展的新潮流.走相反的方向,结果只会导致大的错误.造 成重大损失,技们应该引为教训: 三、寻求对策——探讨当前的问题 如何吸取历史的教训,如何探讨当前的问题.我们应 该选择正确的方法 不久以前,一位专家送来论文征求意 见.他的基本论点是中国不适宜提倡电炉 他收集了几个 钢厂的实际生产资料.来证明电炉钢的成本比转炉钢高. 理由相当充分.看来很有说服力_f旦我认为他观察分析问 炉.多数人主张建平炉。问题提到北京的全国政协会议 上.周. 理很重视,告诉冶金工业部研究。这时,比利时共 产党代表团来访,向毛主席建议采取欧美发展转炉的技 术路线,不要用苏联的平炉:毛主席从冶金工业部专家包 括苏联专家在内得到的答复是 平炉好”!结果一时使平 炉一统天下,鞍钢、武钢、包钢、湘钢、成都无缝、上钢、天 钢相继都建起了平炉.据杨老翘4算当时吨钢投资转炉只 为平炉的50%,生产成本转炉只为平炉的80%:算一细 账,可知50年来垒国有多大的损失!杨老因此沉痛地说: 这样争论的结果,使我国应用大型氧气转炉炼钢工艺的 时间.至少推迟了20年.技术水平也远远落在外国的后 边 ”现在,我们还在消灭落后的平炉。 关于铁矿石造块技术的争论 用富矿粉造块,烧 结技术是唯一的选择,东西方的看法和作法是一致的,但 是用细磨精矿如何造块,却有不同的观点.西方用球团技 题的方法不妥.就同50年代平炉派反对转炉得出结论一 样。表面看.他得到的结论似乎有根有据.町能是正确 的.但从纵深考虑.就有可能是错误的 我建议他用另一 种方法去分析,要用对比分析和深人分析的方法,对比f}f 界电炉的各项指标和原燃料价格.找出不同点鼓其原因, 深入分析我国成本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下结论 下面只就 中国不宜提倡电炉”的问题,谈谈个人的 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钢铁界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美国钢铁工业兴衰的历史,这个早在1953年钢 产量就超过1亿t.后来6O年代发展到I.3亿t的钢铁大 国.在技术上曾经一度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被日本、欧洲 抛在后面.钢产量一直下滑副l984年的6000万t。在此 情况下,美国寻找出路,若建设长流程现代化钢厂.投资 术,苏联选择烧结技术 在50年代,凡是苏联技术都是先 太大.且影响环境。几经研究.他们找到短流程这条新 进的.这种不正确思想,深人人心,在我国只有学习苏联 路。短流程的好处是:第一,投资省,在美国当时的条件 一l3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2期 下.短流程要比长流程节省投资50%:第二,成本低.短 流程要比长流程的成本低37%;第三,环境保护好.而且 建-殳速度快,几年间他们就建起几千万吨的生产能力 1991年美国短流程生产产量已达到钢总产量的36.8%, 耗电大的行业.是一个好消息. 成本高的更重要原因是电炉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 绝大多数炉容太小。电炉钢厂自身也要下大力气,依靠科 拄进步.采用新技术,提高现有技术与装备承平.努力降 低戍本一江苏省冶金厅副厅长徐仲林说“江苏沙钢在电炉 上基本实现一 二、三。即冶炼时间l小时.电极消耗 2kg,吨钢电耗300kWh。人 费用只占成本l 5%左右. 得以重振钢铁大国之雄风:美国钢铁协会曾预计 到 2000年这个比例可以增加到50% 因此拽发表了《钢铁 工业的第三次革命会来临吗?》的文章,不赞成者甚多,使 关于电炉在中国会不会发展的争论,悄然兴起 iO年来的情况如何呢? 国内在过去的10年内电炉钢所占的比倒逐年下降. 生产敛率较高,成本约1400元 t, 今后如在电价方面给 予优惠扶持.电炉钢生产也会像目前世界发展趋势那样. 得到较快发展 江苏省、台湾省就有一些效益好的电炉锕 广值得认真总结分析和借鉴 倒如:江苏省的沙钢、 澄、 准钢等电炉锕厂就是兴旺发达的例子 1991年的23%下降到2000年的15% 我认为这同贬 低电炉,不加 研究,不解决其问题有关。世界上仅有两 十产钢国家英国和中国是下降的,英国被批评为 掉队!” 中国呢? 除经挤因素外.还有环保问题电是迫使国外努力发 展电炉的另一原因一电炉有利于环境保护,无论从当前还 是长远考虑.部迫使他们这样去做 目前.人们已经感到 C02的排放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据报道.过去50年因温 前边我列出5个世界权威杂志的文章,可以看到国 际上20年来短流程的钢产量都在逐年增加,而且预测今 后10年还会继续增加:据调查全球短流程钢产量占钢总 室效应.南敏气温上升2 5E.达到零下3oC,全球气候异 常现象剧增一又一预测,现今全球工业化加速,CO 的排 放与日俱增,南极升温将会变快,冰雪融化后果不堪设 想 这种情况促使注意到气体排放的各国领导i 995年在 日本开会,袭定把c0 排放量压缩到1990年的承平.而 产量的比倒已很大,欧共体已超过50%,其中意大利、西 班牙、葡萄牙发展最快,已超过56%,实现了革命性的转 变在东方.韩国、中国台湾省的电炉钢比现在40%左 右.东南亚各国也在增加电炉钢,印度新五年计划要把电 炉钢产量翻一番 且每两年开会检查一次 一位华裔美国教授说.他们在进 i 不用含碳燃料冶炼钢铁的研究,设想用核电为热源,用 海水制H:作还原剂. 消除CO!的排放一钢铁企业排放 的cO!在我国占10%左右.我国义是世界第一产钢产铣 根据以上情况,我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全世界电炉 钢比逐年增加,而我国却逐年下降。反对搞电炉的人们. 认为中国废钢、电力供应不足,使电炉钢的成本比转炉 高、主张电炉在中国有发展前景的人们,不断提出新的观 大国,到一定的时候还能允许我们维持目前的排放量 吗?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考虑,应该看远一点 0 (作者为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本文为作者在 2001年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的发言,北京, 1OO711) 点 北京科拄大学黄务涤教授的论文指出:印度 韩国、中 国台湾省的废钢社会储存量远不如中国内地(我分析东 南亚、中东国家的废钢社会储存量更少),他们采取部分 进口的方法弥补不足,来发展电炉,说明废钢不足不是限 制电炉钢的充分理由。当然除废钢外.还有电的问题:的 确当前中国实际生产的电炉钢吨钢成本要比转炉钢高出 100多元/I,任何人当厂长也会压低电炉生产的。为什么 电炉钢成本高 有几位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的电价 高得不合理。宝钢周渝生教授撰写文章指出:美国大湖区 域电炉用电价格为0 25元/(kw h),耐材执会调查中国 台湾省的电炉用电价格为0.24元/(kW h).韩国从中国 内地运煤去,电炉用电价格却比我们低。这才是问题的症 结所在 为什么中国的电价这么高?这同中国电力行业是 垄断行业有关.同时不少国家对电炉用电出于环保原因. 还有优惠政策,原因是复杂的 看来只有改变电力政策才 有出路最近,报载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打算要改革电 力政策.废除垄断,使电力也进入市场。这对电炉及几个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