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作者:吴迪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2期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现依托宜昌市和塘悦舍保障房工程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介绍。该工程地下室底板、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内掺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SY-K),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0%~15%。 一、主要施工工艺 (一)技术指标

1)当每1m3混凝土用水泥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1℃,因此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重点就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条件下,降低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并使用矿物掺合料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

2)使用高效减水剂,减少单位用水量,在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减水剂减水率≥15%,并增加缓凝成分,使N凝土凝结时间延长,以延缓水化热高峰。

3)掺入一定量的优质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水化热。

4)根据周边地区水泥的质量情况调查,宜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因该类水泥中本身掺合料(混合材)基本大于25%,如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极易导致混凝土泌水率增加。 5)采取措施增加骨料用量,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砂选用中砂。

6)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掺加一定比例的膨胀剂,或采取能够保证其抗渗等级的其他技术措施,如加入JM-Ⅲ,聚丙烯纤维等。 (二)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运输期间不出现离析、分层和坍落度不稳等问题,其次避免因分层浇筑时间的间隔,而使前层混凝土凝结后,再浇筑次层混凝土造成施工冷缝;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1)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每个泵配4个以上振捣棒,在砼下料口配1个振捣棒,在砼流淌端头配1个振捣棒,在中间配置1个振捣棒,在两侧各配1个振捣棒负责两侧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宽区域的振捣。φ50振动棒移动间距≤500mm,采用单一的行列式,不得漏振,欠振或过振,每根振动棒配2名工人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直至混凝土表便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振动时,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振捣手要认真负责,仔细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

2)混凝土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在平板振动器振完后进行,用刮尺刮平,把多余的水泥浆全部刮出进入混凝土振捣部位,在适中时用木抹子抹平,再到适当时抹第二次,到初凝前抹第三次,抹好后用扫帚扫出;在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薄模覆盖,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曝晒或大风引起表面裂缝。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小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其表面用手指按压无水或下陷不大时,应采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表面密实。 二、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注意事项

1)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约10L)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2)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杂物后,泵送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3)砼浇筑时注意不得对钢筋、模板进行冲击,对自由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部位,泵管端头将设布料软管,将砼送至底部。

4)振捣棒插点要均匀,做到快插慢拨,每个插点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5)振捣时间要充分,但不可太长,一般每点为20~30秒,视砼表面水平不下沉,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棒离模板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预埋件等。

6)混凝土浇筑后,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以抑制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和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同时待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压光。

(二)混凝土养护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及麻袋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并通过监测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度、温差、应力变化,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允许范围内。养护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三层阻燃麻袋,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侧模采用外裹阻燃麻袋。通过计算保温厚度满足养护要求。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时间以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宜,覆盖塑料薄膜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三层阻燃麻袋用以保温,麻袋搭接压紧,交接处包裹,形成良好的保温层。为防止风、雨造成混凝土表面突降,在阻燃麻袋上又加盖一层塑料薄膜,隔离了较底温度的风、雨对草袋的直接影响,同时又使表面己升高的温度不易散失,有效地缩小了内外温差。并随时根据测温情况及天气变化进行增减。在养护阶段,需注意对保温材料的保护,以免受到损坏。当发现损坏时,应立即进行更换。 (三)质量指标

进场的预拌混凝土要随附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经、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及掺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混凝土配合比和标准试件强度、原材料的温度、拌合温度的测量记录。但对其强度的评定以到达现场入模前取样而制取的标养试块28天强度为依据。

坍落度、和易性等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检验以到达现场入模前为准。在现场检查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的坍落度与实测的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值内。在性能达不到要求时,以退场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要进行处理。当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时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12~14小时(视气温情况),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养护,具体做法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及阻燃草袋等物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均未少于14天。 三、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主要应用于本工程地下室部位。筏板基础混凝土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多级级配粗骨料以及SY-K密实剂。严格按规范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通過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收缩应力等数据进行测算,制定温控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开裂。

通过应用此技术裂缝裂纹得到很好的控制,经现场实测实量,各期抽检的监测区域中无0.2mm宽裂缝出现,得到业主及监理的好评。就目前的建筑行业来说,此类裂缝很难达到完全消失,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已经使得裂缝得到减少,并且在裂缝的长度和深度上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裂缝问题对结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在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该技术能较好的控制裂缝,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极具推广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