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

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

来源:乌哈旅游
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东中部经验 本文为201 5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调研》(编 号:pdjh2015b0693);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编号:2016LX269);2016年度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编号: 201 6v、rT1D7O)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 叶文通 黄燕婵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 发展对策。要建立宣传机制,培育志愿精神;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科学运行;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参与热情;拓宽服务项目,满足志愿者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对策 较为单一。 (2)志愿者培训机制不完善。根据调查发现,经常参加学校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学生 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项目日益多样,已经成 组织的各类志愿者培训l的学生志愿者只占16.2%,偶尔参加培训l的 为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学 占34.5。/0I从未得到过培训l的则占了49.3%。而进一步调查发现, 一、问题的提出 生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又因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还存在着许多 85.2%的学生志愿者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培训非常有必 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活动不经常开展、服务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 要。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志愿者认为,目前志愿者培训多为 全等。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临时性”,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效果不理想。可见,高职院校志愿 者培训f机制还不完善,与学生志愿者的需求和期望还存在差距。 改进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问卷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以厂东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旨在了解当前高职院校 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提供 研究依据。本次调查选取岭南师范学院、厂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 5所院校507名学生为样本。其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403人(占 (3)宣传途径单一。调查显示,50.9%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团委 或公益类社团获取活动信息,26.1%的学生是通过网站、新媒体获 取活动信息,8.4%的学生通过同学或其他形式。由此可见,高职院 校志愿服务宣传还不够,信息渠道比较单一。 (4)志愿服务项目面窄,内容单一。调查发现,53.8%的学生 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存在“志愿服务项目面窄,内容单调” 的问题。其中,社区服务、扶弱助残、“三下乡”活动和慈善募捐是 79.5%),没有志愿服务经历的lO4人(占20.5%);男生202人(占 主要活动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2.2%、34.5%、14.4%、18.9%。 39.8%),女生305人(占60.2%):大_81人(占16%),大二238 在访谈调查中,多数受访学生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项目形式 有95.6% 人(占46.9%),大三188人(占37%);文科215人(占42.4%), 和内容停留在低层次上,难于满足学生志愿者的参与需求,理工科163人(占32.1%),医学9人(占1.8%);艺术类37人(占 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和内容需要拓展和创新。 7.3%),体育类32人(占6.3%);其他49人(占9.7%)。共发放问 四、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 卷520份,回收问卷520份,有效问卷507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基本情况、志愿服务认知、参与及管理运行情况 1、建立宣传机制,培育志愿精神 等方面信息。 三、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1、志愿服务认知与参与情况 (1)认知水平一般。通过问卷统计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志愿 生志愿者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方面,学校应拓宽宣传渠道,尤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载体作用,宣 服务活动的认知水平一般:对志愿服务活动及其内涵比较了解的人 数只占总样本的20.04%,将近80%的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一 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传播志愿者文化。另一方面是将志愿服务实 高职院校学生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直接关系其是否参 与或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直接关系到校园志愿文化氛围营造, 是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持续腱康发展的基础,建立宣传机制,培育志 愿精神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着重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把培育学 般了解”,甚至是“不了解”。同时还发现,存在不少学生(占总样 本的26.2%)认为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简单类似,甚至 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是“形式主义活动”。以上说明,在高职院校中, 大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2)参与热情高,但缺乏持续性。通过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 学生参与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所占比例较高。但是,在参与过志 愿服务的学生中,只有19.9%的学生经常参加,80.1%的学生只是 偶尔参加。从持续时间来看,超过4 1%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不 超过半年,只有12%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一年。可见,高职 院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呈现出“参与热情高,持续性弱”的特点。 现课程化,以社会实践课程、素养教育课程甚至是必修课等形式,将 其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学分,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训j志愿者 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科学运行 制度化是实现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一,建 立学生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制度,对学生志愿者实行网络信息系统登 记注册。其二,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制度,将学生参与志愿 服务情况予以如实完整记录,并将记录情况归入学生素质评价体 系。其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以日常服务记录、组织评价、 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依据,对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其 四,建立志愿服务培训l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培训l体系,培 2、志愿服务组织与管理现状 (1)志愿者激励机制不健全。通过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 训l内容应包括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精神以及志愿服务知识技能、 403名学生志愿者中,只有29.4%的志愿者受过物质或精神形式奖 权利义务等基础知识培训l。 3、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参与热情 励,而没有获得任何奖励的志愿者比例高达70.6%。可见,目前高职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志愿服务进行规范记录和科学评价的基础 院校志愿服务激励工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科学的激励机制也尚 未形成,较多停留在评选“学年志愿者之星”这类荣誉激励,形式 上,建立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一方面,学校(下转第97页) 《新西部》2016.32期 一77—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三问三省 的政治立场,进而无视党纪国法,最后铸成了大错。所以说,教育理 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给受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影响。但是,有一 点需要强调,如之前所说,笔者不赞同以精英主义的理念自上而下 地发动党员、教育党员,并不是说党员个人就可以不求上进了。自 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恰恰相反,每个党员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要认识到“合格”这个基本要求,只是党员的“底线”,党员、特别 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止步于“合格”,不能把“底线”当成是“高线”。 在合格的基础上,还要争当优秀党员;不能仅仅以规规矩矩、老实低 调、不违反党规党纪为限,而应积极投身于党的事业,践行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宣传者、执行者, 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坚实纽带,成为党的事业坚强的捍卫者。 简单地总结一下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提“做优秀党 员”,而提“做合格党员”?第一,实事求是,八千八百万党员良莠 不齐,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确实不容乐观,但越是面上的问题越要 重视。很多党员徘徊在“合格”与“不合格”、进取与不进取之间, 提“做合格党员”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第二,务求实效。 提出“做合格党员”这个要求,提到就要做到,目标定得太高没有 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党外人士、普通群众作为监督者和旁观者, 更关注的是党员整体、而非个人;更在乎的是你“合不合格”,而非 “优不优秀”。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很多同志喜欢打升级,打升级的 第一目标恐怕不是升级、而是上台,只有在台上把江山坐稳,才能去 考虑其他问题,这就是“合格”和“优秀”的区别。第三,循序渐进。 要遵循党员成长和党员培养的规律,深刻认识党员从稚嫩到成熟、 从不合格到合格再到优秀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要优秀先合格了再说。 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谁而学,又是做给谁看 前面已经分析过学和做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知 行合一、表里如一的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是一致的。不用 过多地追问为谁而学,因为学是必要的、但也是务虚的,“做”才是 务实的,只有付诸实践,让主观见之于客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活动才有现实的意义。所以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两学一做” 到底是做给谁看?是做给组织看、做给其他同志看,还是做给人民 群众看、或者是做给自己看? 政治与法律 他人做出表率、或是站出来为老百姓主持公道、或是抨击社会黑暗 面的时候,某些党员同志畏手畏脚、患得患失,混迹在人群之中不敢 出声。笔者由此联想到,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大概的 意思是,一面临街的墙上有许多窗户,假如其中一扇被打坏而无人 问津的话,剩下的窗户会陆续被打坏。它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 理:如果丑恶的行为和现象得不到及时的遏止,类似的丑恶会随之 蔓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党员队伍应该自觉引领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世界观、价 值观和人生观,将自身定位在示范者和教育者的角色上,也就是要 “做给人民群众看”,而不应抱有事不关己、法不责众的小市民心理, 成为丑恶现象的旁观者甚至是参与者。当然,“随大流”在党内可 以被视为一种不良倾向,却不能将之延伸到党外。我们可以要求每 名党员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不随大流,却不能以同样的 要求来约束人民群众。党员队伍的责任是创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 良好的舆论氛围,让老百姓即便随大流,也是追随一种健康向上的 大流。再来看主观上。主观上“做给自己看”是什么意思?不是 说这样做是为了自己,而是自己和自己较劲,通过对比党章党规对 党员的要求,对比优秀共产党员的言行举止,查摆自己的不足,督促 自己做得更好,是一种自省:同时,“做给自己看”也会使自身的境 界得到提升:其一,因为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做给自己看,所以你 会慎独——有人没人一个样;其二,做给自己看包含了一种责任感 和使命感在里面,你会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做到慎微——大事小事 个样。最后,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做给组织看、做给其他同志看? 这个问题很简单,即便你不做给他们看,他们也会看。制度建设、制 度管人就是组织在看,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就是其他同志在看。因 此,笔者更愿意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个人表现归结为 种自律、而非他律,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自己负责自始至终 应该高度统一。 一【注释】 [1] 两学一做:即“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 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参考文献】 笔者认为,“两学一做”客观上是做给人民群众看,主观上是 郭志琦.关于党员干部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性修养的思考[J] 做给自己看。有人会问,做给人民群众看,那不成作秀了?不要羞  于承认“作秀”二字,只要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只要能坚持,这样的 世纪桥,2016.06.作秀多一点又何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作秀”不完全 【作者简介】 是贬义,其中有一个含义是“为了让爱的人开心而逗逗他(她)”。 马 亮(1981一)男,江苏南通人,中共江苏南通市委党校经 问题是,现在有多少党员同志愿意随时随地站出来“作作秀”,让咱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三农经济、生态文明. 老百姓开心开心?现实恰恰相反,当前党员队伍中有一种不良倾向 济学教研室讲师、在反复出现,即所谓的“随大流”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在需要为 (上接第77页) 【参考文献】 要把学生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校评选表彰范围,以学生志愿服务记 [1] 5t0素婷,王宏.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 录和计时为依据,开展星级志愿者认证、奖章颁授、评选激励等工 作。另一方面,探索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为“优秀团员”、“优 育与职业,2013.26.183—184. [2] 张彩虹.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各类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 -titI 3所高校志愿服务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18.9. 推荐优秀团员为入党对象的重要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志愿 以深.[3] 李涤非,王琳.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动机调查与分析—— 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4、拓宽服务项目,满足志愿者需求 一基于广东省s高校的考察[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4.23—  方面,立足学校、社区就近就便拓宽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文 26.明校园建设、依托学校公共服务场所设立志愿服务岗,开展各类校 【作者简介】 内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学校所在地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康 黄燕婵(1994一)女,广东惠州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公共管 园工疗站等社区服务阵地以及图书馆、文化馆等群众文化活动场  所,通过“结对+接力”方式开拓志愿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学校 理系.叶文通(1985一)男,广东河源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团委副 要主动对接社会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基地、地方政府单位等,加强 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 沟通与合作,资源互补,开发适合学生参与、匹配学生兴趣的校外志 书记,愿服务项目。 《新西部》2016.32期 一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