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其建设要点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发展趋势及其建设要点
摘要: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滨水景观设计是改善城市生态体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滨水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融合了现代景观的设计要素,又要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生态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滨水景观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方向
1、注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现代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不能离开当地原有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该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的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将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以及特殊文化氛围,加以提炼,使其精髓能够在新的景观设计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同时需要结合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思路,形成能够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
2、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水体护岸从水泥向自然化护岸转变,生态护岸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材料.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尽量向自然化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设计时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
3、向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景观功能分区是将各功能部分的特性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终决定各自的位置、大致范围和相互关系。许多滨水区景观在一种盲目的环境改造和片面的景观视觉效果下设计修建,忽略了周边环境和使用对象,使得整个滨河景观出现景点与景点脱节、不与人的行为活动严格一致等问题,致使整个功能分区不能相互协调,造成滨水区景观不合理。滨水区景观的主要作用是满足本市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作为设计师,为了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休闲游玩的场所,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功能分区的动静、公私、开闭原则进行切合实际的分区,进而调节人与环境的尺度与比例,将滨水区景观划分成一些小空间,这样可以使整个滨水区景观具有大众性、可观性,同时又不显得压抑或离散。例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功能可以划分为生态园区(或湿地水源保护区,园区内含隔离林带、湿地水生植物区、水源涵养林区、生态水体、疏林观光区和生态休闲综合区)、民俗文化博览区(园区内含民俗文化街区、民俗风情休闲度假区和民俗文化博览园)、公园园区(园区内含主入口绿化广场休闲区、人文休闲区、滨水休闲带)等功能区,突出生态完善、齐全、多样的功能特性。
4、注重立体化设计
注重立体层次的设计,涵盖了软、硬质景观两个方面:软质景观如种植乔木,硬质方
面则运用上下层平台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来进行设计.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重点把握与相邻区域、相邻建筑的关系,把新设计的园林建筑、小品融入其特定环境中,做到风格统一、整体协调、过渡自然;同时要精雕细刻,整体把握园林建筑、小品造型,重点刻画建筑细部,把一些具有民居特色的符号灵活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5、注重整体化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不是单一的景观设计,而是强调整体的关系,包括环境、绿化、交通等各方面连在一起考虑,强调的规划设计是整体,而不是局部。
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
在具体布置时,要适当增加硬质铺地面积、亲水设施,增设建筑小品、环境小品及健身休闲设施,完善景观设施,使居民增强对空间的认同感,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同时也突出“以人为本\"的公益理念。
2、休闲、娱乐性
城市景观中的休闲娱乐性的体现也越发的被人们所重视,在繁华的大都市中餐饮、酒吧、健身会所比比皆是,这些游乐健身设施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在城市中又能亲近大自然,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享受娱乐休闲的乐趣的场所却很少,所以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娱乐休闲的功能是必备的功能。
3、舒适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十分的快速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高效,在忙碌过后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放松身体和心灵场所,滨河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景观的设计,它的出现就是要为市民提供一个繁忙过后享受安宁、舒适的这样一个场所。景观的舒适性的塑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舒适度.
4、亲水性
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环境中最具生命力的场所,水的特性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生机与诗意,人对于水的依赖、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城市滨水区设计中最重要的基本设计原则之一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能否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几乎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滨水区景观设计要素
1、滨水岸线的设计
岸线是水域与陆域的交界线.岸线设计的好坏,可以决定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人的场所。设计岸线时,一要保证亲水性,;二要保证安全性。不同的岸线形式,可以创造出不同感觉的水际空间。
a.直立的断面形式,高水位和低水位间落差大,亲水性差,生态性差.
b。退台式的断面形式,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水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活动层面,滨水空间得以扩大。
c。受水利工程所限的断面形式,防水堤高于活动空间,几无亲水性可言。
d.生态型断面,很有自然气息.能维持陆地、水面及城市中的生物链的连续,尽量保留、创造生态湿地。
2、滨水绿化设计
绿化是滨水区不可缺少的控制元素,它可以弥补人工环境的某些不足,特别是连续的护坡立体绿化既可以达到防汛抗洪的目的,进行空间的自然转换与过渡,还能增加景观层次,丰富环境色彩.对于滨水区的种植绿化,要遵循因地制宜、适生适种的原则,要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气候特点、地质条件等。另外还要考虑季节变化的因素来选择植物,如早春丁香、晚春蔷薇、初夏木槿、秋天枫香、冬季松柏等。
3、滨水硬质景观设计
滨水硬质景观包括滨水广场、滨水游步道、建筑小品、室外照明等.广场是将滨水区作为公共空间的最合适的设施之一,可以作为游乐场、娱乐场、休息的场所等。而且,滨水广场赋予了城市丰富的情态。在城市滨水区常以广场为中心,建造开放空间,成为滨水区带型空间的节点.
滨水游步道可以使游人行走时,愉快地欣赏水景,增加乐趣。也可以起连接城市街区和滨水区的作用。
建筑小品包括座椅、铺地、栅栏、缘石等,这些都是塑造滨水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经过精心设计,可以演变出各种各样具有艺术形态的空间.
室外照明不仅给夜晚增添美景,在白天也能起到路景变化的作用,特别在滨水区,利用彩色照明器具,会创造出一种港湾的气氛,所以经常被采用。
四、结语
总之,滨水区将成为了城市今后表现的焦点,人们可以从它的景观表达中感受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为此,应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认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水为空间载体,巧妙地把水景融入滨水区的景观中去,同时在设计中追求特色化、多样化。这样才能为把滨水区景观营造成为舒适、优美而富有城市特色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彤阳.浅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J].工程与建设。2005.05
[2]章志琴;徐卫红;杜佳朋;马丽娜。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J]。林业实用技术。2010。05
——-—-—-——-—-最新【精品】范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