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CHUJIAOYULUNTAN基础教育论坛
№9,2018General,№279
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班级管理
王大慧,姜怀楚(湖北省南漳县东巩镇东巩初级中学)摘
要:改革以提高学科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注重学生关键能力;改革一元主体、
一元评价的班级管理模式,注重多元融合、评价指标多元化;改革忽视育人价值的班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注重品格教育。站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所需的高度,把班级管理工作矫正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正确轨道上来。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级管理;品格教育;全面发展
学校由班级构成,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在班级开展,班级管理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依赖于创造性智慧、创新的班级管理策略。笔者从初中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就改革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统的班级管理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科成绩为主要目标,班级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科教师抓单元过关、培优辅差、学科平衡等,而自学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惯才是学生终身发展所需。通过培养学习小组、小教师等,使班级管理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助推剂,让班级管理成为训练科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大舞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另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利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评价。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各科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落实其教育目标,班级工作中更要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得以落实。
2.实行自主管理,注重多元融合
传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科成绩为单一标准,缺乏全面考查;对班级管理是管住、治理,缺乏互动、引导。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起主导、引领作用。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应该共同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共同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实行民主、协作、互动式管理,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实行轮流制,半年一换。班干部轮流值日,行使班长职责,填写班务日志,同时每天还有一名由学号顺序编排的学生参与值日。班级公约由学生提交,全班整合,集体讨论通过。对于违反班级公约的学生,由他自己写一篇日记,要求写出事情经过、反思等,对于违反公约比较严重的学生,还要求他自己提出惩戒方案并实施。全班学生每周完成一篇周记,对自己做出评价,提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是班级管理努力的方向,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健康生活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实践创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1.引导自我评价,注重能力培养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包含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传
59
2018年第9期(总第279期)
JICHUJIAOYULUNTAN基础教育论坛
№9,2018General,№279
微信扫码!立即观看!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取本文配套资源——“听作者说”。美国科学教育《20条原则》的基本框架、内容和特征,以期为我国教育带来启发!美国科学教育的述评与启示
曾卉玢1,王晨菡1,李雨诺1,孙甜2(1.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广西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摘
要:文章从美国发布的《科学教育:基于行为心理学的提高教学和学习的前20条原则》的基
本内容、主要特征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科学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启示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主持并发布了《K-12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统称《K-12框架》),突破性地提出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愿景,涵盖了科学技术、脑科学、学习科学等多个领域,为教育心理学带来了很大的贡献。继《K-12框架》发布后,美国研究机构又出台了一份报告——《科学教展所需,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学科成绩这一个方面,评价指标应该多元化,如操行评定、成长记录进步肯定、特长特殊贡献单项奖励等。关注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捕捉闪光点,浇灌创造性思维的幼苗,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3.发挥育人功能,注重品格教育
育:基于行为心理学的提高教学和学习的前20条原则》(以下简称《20条原则》)。此报告指出,K-12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了科学教育应的涵盖相关心理学研究。对美国的《20条原则》进行解读,不仅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把握美国科学教育的前沿思想,还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天、自省自查日记选载等;(3)班上出现不良倾向时,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素材的选择、辨析要点的确定,既要考虑矫正不良思潮,又要确立品格教育目标;(4)组织班级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实践活动;(5)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锻炼,有针对性地落实品格教育目标。
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班级管理,要求教师变以提高学科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培养自学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变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主体,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为班级管理共同主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变以学科成绩为评价学生单一标准,为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变忽视班级管理育人价值,为注重品格教育。
参考文献:
[1]姚慧园.核心素养理念下中学班级管理实践
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
这里的品格指的是真诚、善良、勤奋、勇敢、豁达、坚毅……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在以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的教育内容的同时,也有文明礼仪、孝亲敬长、是非辨别、诚信爱国等德育内容,使得班级管理在服务学科教学的同时,承载了育人的功能。但是,品格教育程度不够,也不全面,离核心素养要求距离还很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注重品格教育,发展核心素养。(1)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价值,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2)教室墙壁上布置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在教室宣传橱窗上设立每日一句名言警句、历史上的今
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