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合”。即根据凑整的特点,把两个数 法
实
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便于口算、心
軋
算。二是“转”。即转化运算方法,化繁 ‘
5
为简,促使心算。三是“变”。即改变运 3算顺序,变型不变值。根据法则定义, 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促使学生对知 识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 刻性,提髙学生的计算能力。
4.精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 性。思维的独创性一般表现为多思善 想、新颖独特,主要训练对一些题目运 算过程中简略、消除等运算技巧的运 用。
三、培养计算好习惯
小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如,教学“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 法”时,对于以下例题:92本连环画,每
(庆
阳市实验小学’甘肃庆阳
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想一想,该 怎样列式?如果有140本呢?学生列出 了算式:(丨)92+30; (2) 140+30。在列出 第一道除法算式时,让学生分小组讨 论,然后汇报。鼓励学生用小棒摆一 摆,然后去理解如何得出商并确定商 的书写位置。同时请两位学生上台演 示摆法,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很 快说:“用92根小棒来表示每份是30 根小棒,可分成3份剩2根,这个3是
745000)表示3个1,因此这个3应写在被除数 的个位上,剩的2根就是余数,然后写 出除法竖式。”第二道除法.要求学生 在自己的学具方格图上圈一圈,140个 方格每30个圈为一份,圈完4份以后 还多20个,进而确定商是4,余数是 20,但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I
学
坌 针表尊
能力的培养
^
令赵巧丽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 惯。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审题要做 到:一读、二看、三想、四算、五验。如, “25+75-25+75”学生往往一看就写得 数“0”,说明学生仅凭第一印象盲目 “凑0”,而忽略了运算顺序。发生这类 错误的学生不是不知道运算顺序,而 好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书 写的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草稿 本,在做课堂作业、练习册、家庭作业 时,凡是需要竖式演算的必须把竖式 统一列在草稿本上。再次,要培养学生 自我检验的习惯。验算是计算正确的 正确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求学生计算 时一般要做到三“核对”,一是题抄完 后要与原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核对, 做到一字不差;二是列完竖式后,要把 竖式中的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 做到上下一致;三是抄完得数要把横 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做 到万无一失。这样,学生就每步必验 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验,纠正错误, 保证计算正确。另外,教师要教给学生 灵活的检验方法,检验时以口头检验 学生多次自我检验的机会,不要让“X” 抹杀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编辑:谢颖丽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二、强化计算练思维
1.
抓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 是缺乏全面观察、仔细分析审题的良
性。准确迅速的解题思维活动是思维 敏捷性的重要表现,那么,如何培养学 生的思维敏捷性呢?笔者是这样做的: 每天利用课前3~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 进行口算训练,经过长期的口算练习, 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
性。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活动在 选择角度、运用方法、展开过程诸多方 面的灵活程度。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学生思维灵活性 的训练。一是“凑”。即是把数凑成整 十、整百等,再进行计算。二是“分”。即 把运算中的一个数拆开,分别与另一 个数运算,便于凑整运算。三是“估”。 对计算的结果大致进行估算,以检验 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这也是提高 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3.
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 象程度与逻辑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进行训练:一
【文章编号】1004—0463(2019)
22—0171—01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 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计算 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 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 力,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讲清算理、弄懂算法
抓凑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保证,自我检验是保证计算结果是否
算理是指数学计算的理论依据, 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 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算法是实施
数学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常是 算理指导下的一些认为和规定。算理 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使算理 具体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最重要 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和算法。实 践证明,学生只有明白了算理和算法, 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正所谓
勤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 为主。同时,注意作业批改方式,提供
1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