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氏宗谱
一、靳姓源流
1、姓氏来源战国时期,楚国尚大夫食采于靳,被称靳尚,其子孙因以姓,相传姓靳。2、郡望堂号唐置河西郡,现在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姓氏辩证:“楚靳尚之后,食采于靳,以邑为氏”。望出河西。 但靳氏来源至少还有以下三个来源:1、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有一部分改靳姓,其代表人物即十六国时前赵国大将军、汉天王靳准。2、元末有一支朱姓因避兵乱改靳姓(见龙舒《靳氏宗谱》,北图藏)。
二、靳姓发展
靳姓自得姓后,或许因为宫廷内的斗争,子孙没有在起源地发展起来,而是避难逃往它国寻求生存。这从汉初两位开国功臣靳歙、靳强二人的传记记录可以看出来(见《史记》)靳歙,发迹起于宛朐(今山东荷泽);靳强,曲沃人,其先西河人氏。两地均在中国北方。自汉以后,靳氏世居西河一带,并于此形成了靳氏的西河郡望。
此后的一千年内,靳姓在中国大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或影响。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晋汉族大规模南迁时,靳姓基本上没有人跟随,而仍滞留北方地区。这从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有关历史记载无南方靳姓人物可以佐证。 自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靳姓人物渐多起来。此一时期是靳姓发展的重要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靳姓发展的基础。如靳德进、靳荣、靳义、靳学彦、靳贵、靳辅等均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考察这一时期靳姓人物的祖籍,南北均有,说明此时靳姓已从北方流至南方,时间估计在宋元时期。
三、靳姓现状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靳姓已从一隅之地发展成为遍居中华的一个较大的姓,整体来说,靳姓约位于中华各姓氏的前100-200位之内靠后,人数近100万,分布于全国各地而尤以北方较多。
靳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八号供橱!
靳姓的始祖为靳尚,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五十八姓。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迁往个18省,498个县,其中迁到河南就有106个,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河南近90%的人都是明朝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出去的移民后裔。靳姓在河南的分布也是非常广的。其家谱有:《龙舒靳氏宗谱十二卷》;《龙舒靳氏宗谱六卷》。据民国残本《靳氏宗谱》,江苏吴江靳姓一支字辈谱为:“岑林松崇,亭文本士,千端可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