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管理探析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管理探析

来源:乌哈旅游
◎创新管理◎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管理探析 付晓星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南昌330103) 摘要:文章根据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状况和特 点,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从教育的内 容到管理途径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有专业特色的管理方法与手 段,提高管理效果和育人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管理 业学生说讲尤显重要。所以,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 须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教育科学知识。学校体育有其 自身的特殊规律,教育对象由差异较大的人组成,这就要求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好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体育理论、体 育方法等教育科学理论,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服务于未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 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担负着培养学生的 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发展 的重任,首先必须具有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合格体育教师的 职业素质。本文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管理过程当中,如何培养 学生正确的职业素质谈些看法。 1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要使其成为一个 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强化职业 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又分为职业行为道德、基础知识修养 和体育能力,而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般学校和老师大多都能注 意到的问题,对此本文不再赘述。 1.1职业行为道德的教育 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 内容,是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任何一种职业道德,都首先 要求人们热爱本职,忠于职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热爱体 育事业和教育事业,才能在目前的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地掌握体 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将来自觉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 对学生满腔热情,诲人不倦;才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以事 业为第一生命,刻苦钻研和探索体育教学的规律,不断改进和提 高教学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加强热爱体育、献身教 育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意 识。使每个学生提高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 意义的认识,产生强烈的职业感。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接 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将来到学校中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 表的人;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身 心投入到祖国和人民的体育教育事业中。按照这些标准培养学 生热爱体育、献身教育的意识。2)责任感。对工作具有强烈的 责任感是职业素质的主要内容。要教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努 力学习,刻苦训练,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 的业务素质;正确对待自己将要从事的体育教育工作,能在将来 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巧妙、恰当地传授给学 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事业心。事业心是一种坚定的 职业信念,是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并对事业执着 地追求。要教育学生坚信自己以后所从事的体育教育事业同其 他教育事业一样,是崇高的、有价值的,并任劳任怨,甘心做“蜡 烛”,这是做好一个体育教师的重要保证。4)献身精神。培养 学生勇于献身体育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精神。抛弃个人 利益,不怕吃苦,将自己的一生献身体育教学工作。 1.2基础知识的培养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 结的经验。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于学校中的学习和 体育运动实践,是即将踏上工作岗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工 具。有关社科、人文知识,教育学、哲学、伦理道德、外语、计算 机、写作、语言表达、逻辑学、方法学等方面知识,对体育教育专 来的体育教育工作。2)横向学科知识。从现实的发展和未来的 需要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掌握横向学科知识的体育教师将 被淘汰。美国、日本和丹麦等国家提出,对担任中学以上的体育 教师,规定必须在两个不同学科取得相应的资格。体育是一个 综合性学科,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把自己培养成“通才”,即要 求兼通多种学科,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并能在专业上博才。 2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一切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效的实现一定的目 标,没有目标的管理活动是徒劳的。面对新形势、结合新特点, 为搞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校政工人员 必须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育,并做到严格管理与感情交流相结 合;又要注重抓干部、抓骨干,做到以点带面,以主干带主流。 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过程首 先要造成强大的道德舆论氛围。道德舆论是实施职业道德素质 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它能对道德个体施加影响和熏 陶,通过舆论氛围,来促使个人接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善恶裁决 和准则性命令,从而继续或改变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和行为方 向路线。(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要首先制定学习 制度,组建理论学习小组,并组织人员进行专门管理,保证学习 的质量。尤其要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和管理,从而 做到以点带面。(2)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集中学习党 和国家关于体育和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文件,举行专 题讲座和讨论,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健康教 育。利用重大节日及其他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重塑,培养他们的“五爱”精神。如举 办纪念“五四”、“一二・九”运动的等征文,利用“教师节”、“国 庆节”等开展教育活动等。(4)利用各种舆论宣传手段报道学 生中的先进事迹、积极分子,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3结语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人才的重要基 地,为了保证人才的质量,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职业素 质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更应该把握学生的 心理特点,掌握管理规律,面向新时期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要 求,运用灵活机动的教育形式,采取有效的管理途径,指导学生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R].中 办发[2005]18号,2005. [2]教材编写组.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1986. [3]杜映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