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来源:乌哈旅游

  教学目标:

  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谈自己喜爱的季节,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认识、书写“季”。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识字学词,指导方法

  1.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季”字。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指正读音。

  4.认读带拼音的生词、语句。

  5、认识象形字“桑”,读准带有“桑”的词、句。

  6、巩固认读带生字的词、句。

  7.巩固认读单个生字。

  8、对“季、苗、肥、蝴、辛、苦、肥、粒”这些生字,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字的结构,利用加一加等方法来巩固记忆。

  9.创编儿歌,帮助学生学习多音字“场”和“了”,练习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拼音识字、字理识字、按字的机构加一加识字、儿歌识字、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等,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积累识字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儿歌共有几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习第一小节

  (1)指生读第一小节,结合图片巩固识字,理解课文。(2)拓展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在感悟春天生机的同时,继续巩固识字。

  (3)拍手读儿歌,感受农家春天的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拓展词语和诗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春天的生机;让生字在新的语境中复现,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3.学习第二小节

  (1)生小声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夏天农民在忙些什么?

  (2)借助图片了解农事活动,体会农民们夏日的忙碌。理解“戴月光”,区分、识记“戴”和“带”。

  (3)拍手读儿歌,感受农家夏天的辛苦忙碌。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题中描写农事活动的词语,借助画面进行识字,了解田家四季的农事活动。“戴月光”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拓展诗句、词语,再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关于“戴”的词语,区分、识记“戴”和“带”,进而了解夏季农事的繁忙。]

  4.学习第三小节

  (1)师范读第三小节,生思考:秋天,农民们收获了什么?

  (2)借助画面,理解比喻句“谷像黄金粒粒香”。拓展古诗《悯农》,了解丰收果实的背后是农民的辛苦付出;对在诗句中复现的生字进行巩固。

  (3)借助图片,感受秋季丰收的景象;拍手读儿歌,感受农家的喜悦心情。

  5.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第四小节。通过“笑盈盈”感受农家冬日的闲适之乐。

  (2)生拍手读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结合重点词、句,帮助学生体悟农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喜悦心情;对在新语境中复现的生字,进行巩固。]

  4、读中巩固,熟读成诵

  生打节奏读课文。

  生自己尝试背诵课文。

  3.在拍手歌游戏中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满节奏、韵味的诵读中,兴趣盎然地进一步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巩固识字,并达到熟读成诵。]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