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是先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人应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包括个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等。如有困难可口头申请,需记录并告知对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不受理需说明理由。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生效。
法律分析
劳动者被开除,双方就此产生劳动争议的,协商不成,劳动者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拓展延伸
如何维护被开除员工的权益?
被开除员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有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他们应该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和公司政策,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福利。其次,他们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评估起诉公司的可能性。同时,他们应该保留所有与解雇相关的文件和证据,如解雇通知、邮件或证人证词。此外,被开除员工还可以考虑与公司进行谈判,寻求和解或达成赔偿协议。最后,如果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争议,他们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被开除员工的权益需要全面的了解和合法的行动,确保他们获得应有的保护和补偿。
结语
被开除员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应采取适当措施。首先,了解劳动合同和公司政策,确保自己的权益。其次,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评估起诉公司的可能性。保存相关文件和证据。可与公司谈判,寻求和解或赔偿协议。如无法解决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维护权益。保护被开除员工的权益需全面了解和合法行动,确保获得应有保护和补偿。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