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
2009年是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第三年,为了促进我省各类企业更好地执行会计准则,切实做到会计指标真实可靠、口径可比,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我们采用跟踪分析、调查研究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我省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分析报告。
本分析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第二部分为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第三部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得到了广泛认可、第四部分为相关对策主张、第五部分为未来工作计划安排。 一、 非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
通过对非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观察
出存在以下特征:一是非上市公司2009年仍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二是非上市公司存货、固定资产和银行贷款等资产减值损失巨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三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上市公司业绩贡献显著。 (一)仍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上市公司2009年有关财务指标汇总如下表所示:
上市公司 2009年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指标 2009年
1
2008年 增减金额 增减幅度 营业收入(8家) (1)非金融类上市公司(8家) (2) 金融类上市公司(0家) 营业总成本(8家) (1)非金融类上市公司(8家) (2) 金融类上市公司(0家) 净利润(8家) (1)非金融类上市公司(8家) (2) 金融类上市公司(0家) 股东权益(净资产)(8家) (1)非金融类上市公司(8家) (2) 金融类上市公司(0家) 10,184,559.71 10,184,559.71 12,755,700.42 -2,571,140.71 12,755,700.42 -2,571,140.71 -20.16% -20.16% 10,230,446.42 10,230,446.42 12,360,891.16 -2,130,444.73 12,360,891.16 -2,130,444.73 -17.24% -17.24% -56,846.60 -56,846.60 319,386.28 319,386.28 -376,232.87 -376,232.87 -117.80% -117.80% 3,749,529.65 3,749,529.65 3,819,616.77 3,819,616.77 -70,087.12 -70,087.12 -1.83% -1.83% 分析表明8家上市公司2009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20.16%,200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17.80%,2009年年末净资产同比下降了1.83%,8家上市公司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1.52%。
以上分析表明,我省上市公司2009年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主要是营业总成本增幅超出了营业总收入降幅2.9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低于2008年,仍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二)上市公司存货、应收款项资产减值损失巨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
8家上市公司2009年年末资产总额为12,768,684.14 万元.资产减值损失总额为174,430.16 万元,占利润总额的-601.76%,同比
2
增加了92,980.25 万元,增幅高达114.16%.其中,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年末存货成本为2,100,253.8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累计金额为9,664.31万元,2009年当年的存货跌价损失为4906.53万元,占存货跌价准备累计金额的50.77%;2009年末应收款项为196,522.56 万元,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为89,379.34万元,2009年应收款项减值损失为52028.47万元,占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累计金额58.21%.
以上分析表明,上市公司2009年度资产减值损失巨大,当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均达到了历史新高,表现出产品销售不畅、存货积压严重,生产设备技术落后,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三)商业银行贷款增幅较大,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
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0,634.93 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21,038.95 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37,226.59 万元,2009年末总体现金流量净额为1,394,256.06 万元,表明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资金为1,394,256.06万元。
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年实际从银行取得借款3,943,434.90 万元,同比增加767,947.35 万元,增幅达19.47%。相关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费用为169504.46万元。 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年末实际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394,256.06万元,比2008年末净增加了194,201.92 万元,增幅为13.93%。
以上分析表明,商业银行贷款增幅较大,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
3
年末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资金达1,394,256.06亿元,反映出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
(五)我省虚拟经济规模较小尚未成熟,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
虚拟经济通常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现阶段主要是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基础金融产品,在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中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依据资本市场公开交易价格即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8家上市公司2009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为2,900.90 万元,同比增长1,255.29 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02%。
以上分析表明,我省金融产品交易规模较小,虚拟经济发展还不很成熟,金融创新不够,商业银行仍然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存在较大差距,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
二、2009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是8家上市公司报告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唯一标准。本部分将结合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从多角度研究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表明,企业会计准则2009年在上市公司得到了平稳有效的实施。
(一)从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总体分析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
4
准则情况
上市公司根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各项规定,按照统一的报表格式、列示项目、指标计算等编制了2009年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披露顺序、项目和内容在附注中提供了相关可比的信息。2009年年报数据与2008年的比较数据更具可比性,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9年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三年。
根据收入等会计准则,8家上市公司确定了2009年实现的营业总收入10,184,559.71万元、营业总成本10,230,446.42万元、营业利润-37,710.52 万元、利润总额-28,986.90 万元和净利润-56,846.60万元,并与2008年同口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得出了2009年业绩仍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结论。8家上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2009年资产总额为12,768,684.14万 元、负债总额9,019,154.49万 元、股东权益总额3,749,529.65 万元。年报分析得出的2009年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174,430.16 万元,主要由存货跌价损失、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构成,其中,存货跌价损失4906.53万元是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定。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是公司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反映的结果,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所得税会计准则,8家上市公司确定的所得税费用为27,859.70 万元,其中主要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也包括部分递延所得税费用。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以及虚拟经济规模较小尚未成熟等情况,是上市公司执行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
5
准则反映的事实,根据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9家上市公司2009年末实际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394,256.06 万元;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8家上市公司2009年末持有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为2,900.90 万元。 8家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均经过了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的依据为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不仅对年报数据的可靠性 提供了合理保证,而且表明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有效实施。8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的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占比为87.50%。1家被出具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
(三)从具体准则项目应用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我们对38项具体准则执行情况进行了逐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每项具体准则2009年在上市公司均得到了有效实施,但有些情况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限于篇幅,在此仅重点说明以下准则项目: 1、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8家上市公司有3家存在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均为自有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3家上市公司中,均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2、资产减值准则
8家上市公司均存在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为174,430.16 万元,占利润总额的 -601.76%,同比增加了92,980.25万元,增幅达 114.16%。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坏账损失。
6
8家上市公司中有 1家公司存在商誉并对商誉进行了资产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
上市公司披露了长期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资产预计的未来现金流量、涵盖期间和折现率等。8家公司披露了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依据,占存在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总数的100 %。 3、债务重组准则
8家上市公司中,2009年完成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有3 家 。 2009年完成债务重组的 3家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类型均披露不清。
(四)从单个上市公司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年报分析工作实际上是以单个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为基础的,先分析9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执行各项具体准则的情况,再分析每一具体准则项目在9家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同时分析每家公司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在此仅列出某上市公司实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年度财务报告实例。
该公司2009年财务报告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二是该公司集团合并报表和其母公司个别报表;三是报表附注。
第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许可的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结果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盖章,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
7
章。
某会计师事务所为该公司出具了标准审计报告,其内容如下: 一是表明该公司的审计范围,包括:2009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利润表、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
二是表明公司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三是表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包括: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四是表明审计意见,包括:该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09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二部分,该公司集团合并报表和其母公司个别报表
本部分为该集团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
8
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以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
上述报表的所有项目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报表的栏目为2009年的合并数据和母公司数据,以及上年度的相关比较数据。
每张报表之下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财务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司公章。这一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法定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三部分,报表附注
该公司报表附注全面充分,资料详实,全面披露了公司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合并范围等,同时对每张报表的数据都按照具体准则规定披露了大量的附表,详细说明财务报表数据的构成和增减变动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阅读和全面理解该公司当年、上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信息,预测该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作出投资等相关决策。 三、 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得到了广泛认可
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系列会计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以此形成的财务报告有利于促进投资者投资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了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功能,又能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投融资奠定了会计基础,也可帮助外国投资者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鉴于此,企业
9
会计准则建设完成并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得到了广泛认可。
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国内企业认可,实施范围不断扩大 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有效实施,对我省非上市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实施范围扩大到非上市国有企业、非上市商业银行、有关金融机构以及非上市的商业保险公司。
我省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认真组织企业会计准则在本地区的实施工作。加强财政与国资、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我省企业之间会计标准各异和财务报告信息口径不一等问题将得到缓解,可进一步提升我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相关政策建议
我们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为基础分析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我国实
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库存积压严
重、生产设备技术落后价值减损,有效需求不旺,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合理。
我们建议:我们要始终坚持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
10
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系列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结构不合理问题,同时也要防止产生新的结构不合理。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二) 重视发展虚拟经济,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发挥虚拟经
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如前所述,虚拟经济在我省现阶段,由基础金融产品和少数衍生金融产品构成。其意义主要在于通过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交易和投资者理性投资配置社会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满足社会需求的领域。虚拟经济的成熟程度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和2008年分析报告表明,虚拟经济在我国规模较小尚未成熟,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待提升,商业银行仍然主要从事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我国虚拟经济不很成熟还表现为资本市场主体上没有达到理性投资的程度,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不关心企业基本面,也得不到合理的投资回报,往往是为赚取差价。。尽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的财务报告反映了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但真正使用财务报告进行投资决策可以说还没有成为主流。
我们建议:我省应当高度重视发展虚拟经济,不能因噎废食,在强化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金融创新业务,完善我省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交易市场等多
11
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同时重视调整和解决商业银行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体的情况。与此同时,应当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只有大力提倡自主创新,提升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体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虚拟经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虚拟经济的促进作用。发展虚拟经济,引导机构投资者和社会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企业会计准则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市场规则。
(三)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货币资金投向,防范
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助长泡沫和引发通货膨胀
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分析表明,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年从银行取得借款3,943,434.90万元,2009年末滞留在银行账户的资金达到1,394,256.06万元,呈现出上市公司资金比较充裕的明显特征。
在上述情况下,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这些资金很可能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助长泡沫和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我省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复杂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四成左右的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而破产倒闭,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2
我们建议:再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信贷资金投放对象和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放,强化信贷资金监管,切实防范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五、 未来工作安排
(一)继续做好企业会计准则在我省范围内的贯彻实施。
(二)全面有序推进会计信息化工程,促进企业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离不开会计信息化的支撑,会计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须进行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的重点是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全面信息化的支撑。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分类标准,形成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的需要。
(三)贯彻《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加快我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
(四)打造复合型高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省会计人员整体水平和业务素质。
附:表1 2009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汇总
13
表2 2009年合并利润表汇总 表3 2009年合并利润表汇总
表4 2009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汇总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