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打开方便之门的事件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三年法案》的颁布 C.《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D.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2、英国“宪章运动”得名于
A.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B.“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 C.《人民宪章》的起草 D.“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3、英国“全国宪章协会 ”成立的同时,中国社会当时面临的形势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的新请愿书中,与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相比,新增加了 ①限制工时 ②提高工资 ③改善劳动条件 ④ 要求普选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关宪章派1839年和1842年两次向议会提交请愿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相同 B.内容相同 C.基础相同 D.结果相同
6、标志着工人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的时间是
A.“光荣革命”的发生 B.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C.《人民宪章》的提出 D.1842年请愿书的提交
7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法国二月起义
8.1862年,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表示加强合作包括下列哪些国家的工人 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德意志 ⑤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下列有关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4年在伦敦成立 B.第一个世界性工人组织
C.恩格斯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D.马克思起草《成立宣言》《共同章程》 10.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成立时间上相隔
A.22年 B.25年 C.27年 D.30年
11.作为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是 A.1795年 B.1799年 C.1870年 D.1871年 12.第二国际指导的为工人争取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所采取的方式为
1
A.武装起义 B.和平谈判 C.议会斗争 D.罢工示威 13.“宁汉合流”发生在
A.1927年 B.1928年 C.1936年 D.1939年 14.下列有关1928年国民党中央全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打出了“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 B.此后为巩固独裁统治,建立了特务组织 C.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
D.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清剿共产党员 15.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A.防共限共 B.保甲制度 C.一党专政 D.特务统治 16. 抗日民主政权实行选举制度首先是在
A.晋绥地区 B.陕甘宁边区 C.晋察冀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17.推动民主力量发展壮大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正式成立于 A.1925年 B.1930年 C.1941年 D.1945年 18.有关中共在民主选举上提出的“三三制”原则,正确的是 A.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
B.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包括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国民党 C.“三三制”政权充分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广泛民主权利 D.是由中共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真诚合作的民主制度 19.使蒋介石政府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时间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策动皖南事变
C.召开伪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D.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 20.下列法律文献,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是
A英国《三年法案》 B拿破仑《民法典》 C美国《邦联条例》 D新政协的《共同纲领》
2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产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要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它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 22、中国共产党为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组织撰写批判文章回击 B.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 C.皖南事变后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D.在延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
2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其要点不包括()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国民党结束“训政” 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D.改组国民政府 24、下列修案中,属于全面内战爆发后发生的是()
①“较场口血案”②“一二一血案”③“下关惨案”④“李闻血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5、被国民党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为“非法团体”而强令解散的民主党派是()
A.民主同盟 B.民主建国会 C.民主促进会 D.九三学社 26、反饥俄、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属于()
A.中共领导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 B.知识分子的反蒋爱国运动
C.国统区人民自发的争取民主的运动 D.民主党派发动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27、下列对第二条战线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它泛指国统区的反内战、反独裁,反迫害的人民民主运动
B.它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故争,故称为“第二条战线” C.它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形成的
D.它是中共统一战线政策推动的结果
28、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9、19世纪晚期,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多以经济斗争为主,这主要是由于() A.在和平环境中,工人阶级得到了部分长期争取的政治权利 B.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影响 C.暴力斗争都遭到失败 D.受修正主义思潮的影响
30、19世纪三西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 A.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二:非选择题(10分)
材料一:“抗战到底在哪里?是否是日本亡了或中国亡了才算到底?必须有一说法。现在要打到日本亡了, 那不可能。„„我们不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原状就是死亡了,恢
复了就是胜利。” -—蒋介石《敌国必败与我国必胜》 材料二:国民政府军队第二期作战方针是:“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二期作战方针 材料三:“对中国共产党是要斗争的.不要怕它„„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不
3
打它,但也不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加管束一教训一保育一现在要溶共一不是容共。” -—蒋介石《整顿党务要点》 材料四:国民党党务报告决议,要“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决定。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史实来说明。
(3)这次会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 (4)综合分析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性质、作用.
答题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 _____ 座号________ 分数______ ____
一:选择题(9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10分)
(1)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二历史(选修2)第七单元考试试卷(晚练)
一:选择题(9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A 4 A 5 B 6 D 7 A 8 B 9 C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C D B D D C A A D C A A 二:非选择题(10分)
31. : (1)确定了消极抗战的方针,准备牺牲东北、热河等地。会议还采取了敌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确定了反共的方针。
(2)这次会议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由此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3)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统一战线出现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4)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反动的会议,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以此会议为标志,蒋介石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高二历史(选修2)第七单元考试试卷(晚练)
一:选择题(9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A 4 A 5 B 6 D 7 A 8 B 9 C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C D B D D C A A D C A A 二:非选择题(10分)
31. : (1)确定了消极抗战的方针,准备牺牲东北、热河等地。会议还采取了敌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确定了反共的方针。
(2)这次会议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由此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3)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统一战线出现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4)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反动的会议,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以此会议为标志,蒋介石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5
高二历史(选修2)第七单元考试试卷(晚练)
一:选择题(9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A 4 A 5 B 6 D 7 A 8 B 9 C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C D B D D C A A D C A A 二:非选择题(10分)
31. : (1)确定了消极抗战的方针,准备牺牲东北、热河等地。会议还采取了敌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确定了反共的方针。
(2)这次会议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由此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3)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统一战线出现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4)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反动的会议,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以此会议为标志,蒋介石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高二历史(选修2)第七单元考试试卷(晚练)
一:选择题(90分)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A 4 A 5 B 6 D 7 A 8 B 9 C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C D B D D C A A D C A A 二:非选择题(10分)
31. : (1)确定了消极抗战的方针,准备牺牲东北、热河等地。会议还采取了敌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确定了反共的方针。
(2)这次会议后,国民党采取了消极抗战的态度,由此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如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3)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发动反共高潮,统一战线出现危机。1941年初,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
(4)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反动的会议,是一次历史的倒退。以此会议为标志,蒋介石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