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3.建桥梁
课程标准:
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 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科学知识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桥墩等组成。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和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层次2: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层次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并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层次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层次3: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并能够自主设计打搭建桥梁。
教学材料:硬纸板、粗绳、筷子、书、透明胶、西瓜皮、水果刀、重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一、集中话题 1. 出示一组有关桥的图片 谈话:它们都是什么桥?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提问:桥梁的结构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3.讨论、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4.出示桥梁卡片 提问: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桥梁,你们按不同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5.学生讨论并分类。 6.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及分类标准。 二、探索和调查 1.出示书上的三种桥梁图 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桥梁承重力最大,为什么这么认为? 2.学生讨论、猜测。 3.提问:实验时要注意写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建造桥梁,并比较其承受力。 4.学生汇报结果。 5.提问:你觉得桥梁的承重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6.学生汇报。 7.组织学生分组使用瓜皮,建造承受力大的桥梁。 8.分组展示结果,比较、发现其中的秘密。 三、回顾和解释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用吗?今天的桥梁比古代的桥梁如何?说明什么呢? 2.回家后继续研究桥梁的秘密。有兴趣的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搭建承受力大的桥梁。 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教 学 效 果 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