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中学 刘艳芳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生理上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必定是心理上的飞速变化,情感的丰富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增强,但他们的情感冲动易变,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走上人生的歧途。作为学生人生前进路上的指路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做的就是将情感注入自己的教学中,优化自己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度过迷茫的青春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从本质上来讲,强化情感体验
人类是顺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的生物,
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形成特定的观念和情感。也就是说,初中政治教师要想将情感教育有效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身临其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创设情境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这一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感悟家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起他们热爱家庭孝顺双亲的情感,笔者便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体操妈妈”丘索维金娜的故事。丘索维金娜在身体条件变差准备退役的时候,她的儿子得了白血病,这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重新出山,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只为了能够多获得一些奖金来支付儿子的医疗费用。形象的多媒体会让学生沉浸其中并深受感动。此时笔者让学生去回忆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进而为接下来“为何尽孝”相关知识的讲解奠定基础。这样一来,笔者的教学内容也会被学生轻松地接受。
二、引入生活案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挖掘德育素材
“生活即教育”的
理念,因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引入生活之水,才能够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因为教师这样做可以缩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学生消除疏离心理,产生真实感和代入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生活案例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是无穷的,教师也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例如,在“活出生命的精彩”这节内容的课堂教
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并能够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理念,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了近几年来“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并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明白,不只是伟人才能够让人铭记于心,只要认真、善良、坚持、有责任,再平凡的人也有让人瞩目的那一天,就好像“寸心言不尽,冰壶万缕丝”的谢海华、“密林多暗香,轻吹送余芳”的王珏那样。这时笔者就会问学生:“你们打算做些什么来让自己的生命发光发亮呢?”由此引导学生展开对生命的思索。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会挖掘这些平凡人物身上存在的亮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崇拜心理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三、组织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将之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为他们布置的作业大都是纸面习题类型的。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有所体会和收获,就必须为他们组织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就会有深刻的感受,教师的情感教育也因此能得到有效的渗透。例如,在学习了“交友的智慧”这一课内容之后,学生对交友的基本技巧和与朋友相处的原则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笔者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笔者在黑板上列出了在交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如:小红想和小琴交朋友,于是她主动和小琴打招呼,然而小琴对她不冷不热的,这时小红该如何做才能交到小琴这个好朋友呢?接下来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将这些场景以及解决的方案进行表演。为了让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笔者对表演最出色和意见最中肯的那一组学生进行了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亲身体验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实施德育教育最有效的时机,教师也只有投注一定的情感才能够引导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并形成正确的三观。因而教师必须要将情感教育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并通过不断研究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参考文献[1]赵志平: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26.
[2]许有峰.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8(13):82-83.
“家的意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