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技术

来源:乌哈旅游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水技术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防水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就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导致隧道工程围岩失稳,给工程的早期支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施工后期,由于隧道衬砌外围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可能通过衬砌变形缝、施工缝进入隧道内部,严重腐蚀了隧道内照明灯具等电气设施,如未及时处理,还会造成交通事故。而地下水成分若具有腐蚀性或具有易结冰特点,还会对隧道中的衬砌结构造成破坏。在实际施工中,几乎所有隧道工程都无法规避地下水问题,因此,只有确保地下水对工程造成破坏的最小化,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满足实际需求。

1隧道防水施工的作用分析

(1)提高隧道工程安全性,隧道防水的施工可以避免水流渗入到隧道结构内部,有效的预防发生地基沉降、土壤流失等情况,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性,不会产生严重的交通事故。(2)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隧道防水有效的预防发生水流侵蚀隧道结构的情况,促进隧道结构使用寿命的延长。(3)提高运输效率:通过防水设施的应用可以保证隧道内部的干燥性,避免发生积水、泥浆等问题,促进道路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4)地下水环境稳定:通过防水设施的应用,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流动,确保地下水环境的稳定性,不会给隧道的正常使用带来负面影响。

2防水施工工艺 2.1初期处理

初期支护结束后往往不平整,而且有大量的渣粉,若采用直接进行防水处理,则无法满足黏结强度的需要。首先要用厚实的砂浆整平,除去浮渣,若出现在地面上的凸起部分,则要刮去,打磨平整,并用水泥浆将其整平,避免划伤防水材料。防水板铺设前先清除锚杆、钢筋网等凸出物,然后凿平并抹水泥砂浆找平,确保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圆顺。同时还要进行清洁,避免在地面上留下水迹,否则会影响到胶结的效果。

2.2防排水施工

沿隧道全长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布设防水层,在无纺布内侧铺设防水板,外侧布设排水盲沟管,边墙两侧设置透水软管。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根据隧道特点,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开展防排水施工。隧道开挖一段后,某处拱墙漏水,对此采用增设换向排水管的方法,将渗出的水引至边墙水沟内,当上层有泥沙流出时,可以用无纺布隔离。依据设计要求,隧道设全断面防水层,施工技术要点如下:(1)设置防水层前,先将混凝土表面不平的部位用砂浆抹平,将浮碴清除干净,随后割除基面上露出的钢筋及管件,用砂浆抹成圆曲面,避免扎破防水板;施工防水层时,要保证基面干燥。(2)在初期支护表面铺设环向排水管,有水的地段每隔3.0m布设一道,无水的地段每隔5.0m布设一道,并在漏水点位加设排水管,用三通将纵向、环向及横向连接到一起;铺设无纺布缓冲层时,先在隧道拱顶标出中心线,从拱顶两侧用塑料垫板和水泥钉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拱顶的水泥钉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个点,边墙4个点,按梅花状布设,钉间的无纺布要松紧适度,不宜过紧,以免混凝土灌注时导致拉裂;以无钉吊环法铺设防水板,先按规范要求将防水板加工成所需的长度,防水板采用自动焊接机双缝热熔焊接,焊缝粘结剥离强度不小于防水板抗拉强度,防水板搭接长度不小10cm,防水板之间粘接结合部位采用真空加压检测焊缝的质量,确认合格后,用作业台车从拱部向两侧用吊环穿铁线拉紧,每间隔40cm设置一道,从而托起防水板。(3)当混凝土无法连续浇筑时,便会产生结构施工缝,其防水效果主要取决于两端混凝土的质量及排水管的布设位置。灌注两端混凝土时,要将端头板牢靠固定,避免发生跑模漏浆的情况,做好振捣密实,设置的止水带要有固定卡子,避免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移位。

2.3施工缝防水处理

公路隧道施工缝的防水处理,需要结合结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首先确定施工缝设置位置,根据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特点应用不同的材料。对于纵向施工缝,利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对作业面表层结构进行处理,利用镀锌钢板止水带对施工缝浇筑结构设置防线,利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对施工缝连接处进行处理。对于环向施工缝,除了利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对施工缝的浇筑结构设置防线外,还应设置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的应用部位同纵向施工缝。

2.4注浆堵水技术

在公路工程中富水隧道施工时,注浆堵水技术的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隧道施工中排水的效率。在隧道富水区域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治水效果能达到标准,工作人员对全断面帷幕注浆及周边注浆进行了实验对比。①周边注浆。为了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项目交付后的良好运营情况,要对隧道进行合理的治水及降低排水压力的工作。首先对隧道左右线进行周边注浆施工,施工中先安装好中空注浆小导管,利用高压注浆泵进行注浆操作。在涌水量相对集中的部位,可同时采用径向注浆与顶水注浆的工作方式。当涌水出现比较分散的状态,则采取径向注浆的方式。②全断面帷幕注浆。隧道中围岩有一部分区域存在裂隙比较发育的情况,当该地段地下水发育时可能会会发生突水、涌水的情况,此时就要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堵水方式进行治水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5二次衬砌施工

(1)边墙基础与仰拱部位同时浇筑,并将防水板、排水管连接好,检查预埋件,看埋设位置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二次衬砌施工顺利开展。设置混凝土拌和楼,利用计算机自动计量,集中拌和,运输车运至现场,泵送浇筑。(2)拱圈衬砌用整体式台车施工,车身长度为10m,作业前准确定位台车,锁定牢固后,接头与一次衬砌表面紧贴,保持衬砌轮廓正确,确保支撑牢靠,避免跑模。模板选用的钢膜,端头设型钢模板。(3)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确

保质量达标,技术人员应跟班作业,经常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砂石骨料的含水率等,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振捣,并由专人负责安装模板。采用对称的方法浇筑,避免偏压引起台车变形,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浇筑中断时,按规范要求对水平施工缝做防水处理。封顶混凝土从内向两端浇筑,排净空气,确保密实。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随时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当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拆除模板,按规范要求,采用洒水的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7d。为避免混凝土离析,用罐车运至现场,在每组衬砌的端部拱顶预埋直径为50mm的钢管注浆,确保拱部混凝土的密实度。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

结语

随着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这对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施工中,建设单位必须逐步加大对公路隧道建设的研究力度,使其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近年来,由于隧道建设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人们的注意力也逐渐转向了此类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方面,防水问题成为了国内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重点。为此,要实现对与之相关工作的深化,还需要加大对此类工程项目防水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罗钊.公路隧道路面防排水装置、渗水病害处理及施工工艺特点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0,(12).

[2] 周遵平.试析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DOI:10.3969/j.issn.1008-3383.2013.03.09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