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 恩蒸产业推 新县茶产业办公室董慧 近年来,新县充分发挥自然资 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扎实推进茶叶 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茶园面积 (二)规范建设 在茶叶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办法,促 进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严格 按照新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进 行规范建设,严把整地关、良种关、 种植关,打造一批精品示范茶园。 全县茶树良种率提高到90%,其中 无性系茶园达20.6%。 (三)严格管理 茶园管理上大力推广机械化生 产,举办茶叶机械修剪、采摘、加 工生产等现场会10场次,印发茶叶 生产技术手册3 000份,采用实地 观摩、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方式, 为广大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 | 誊 l 0蠢≯臻萋 l嚣秽 2万hm ,总产量460万 ,产值 10亿元。新县多次被评为“全国十 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 和“中国名茶之乡”,茶叶成为新 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特色 产业。 建管并重,打造茶叶产 业化基地 (一)科学规划 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坚持“因 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 度规模”的原则,以八里畈一浒湾一 沙窝和陈店一郭家河一陡山河为中 心,精心打造2个茶叶核心区,兼 一、顾南信叶公路沿线、西循环公路沿 线、县城至将军故里公路两侧宜茶 区域,将茶园基地建设与红色旅游、 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一批生 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基地 建设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 二、培优扶强,打造茶叶产 业化龙头 (一)育龙头 在资金、项目方面扶持龙头企 业,促进中小企业向骨干龙头企业 集中,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 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 经营格局。培育新林、华隆等茶叶 规模加工企业22家,其中省级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4家,河南新林茶业 有限公司已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 强企业”。 (二)引项目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 茶产业发展项目落户新县。新县绿 源茶叶精制厂与湖北邓村绿茶集团 合资1.3亿元成立新县华隆茶业有 限公司,新上3条生产线,年加工 1万t珍眉外销绿茶,年产值2亿元, 产品远销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省食 品工业科学研究所合作,新上年产 800 t速溶绿茶粉加工项目,采用国 内茶制品行业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和 工艺提取绿茶粉,填补了河南省无 此类产品生产的空白;河南羚锐集 团与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通力 合作,将红茶与养生配方有机融合 体,开发生产养生信阳红茶。 (三)拉“链条” 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深加工将初 (下转第30页) 一通过对历年河南省瓜类面积变 化与乡/城人均纯收入比值进行曲 线回归分析(图5),结果显示, 拟合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系数达 0.701达极显著相关关系,且存在最 大乡/城人均纯收入比值0.43,对 0.501达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对于河 南的种植结构来说,花生的种植面 积对农民增收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稳步扩大花生种 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 翼。.45 < 鬟o.40 。30 四、结论与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乡/城人均纯 收入比值除了受政策、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经济作 物中对乡/城人均纯收入比值贡献 较大的依次是花生、茶叶、芝麻、 。5。 仉4 O25 l∞ l∞2∞ 250∞0 350 图5河南瓜类面积与乡,城人均纯收入比值 的关系 注:数据采用199 _2014年的《河南统计年 鉴》数据;相关系数r=O.701,rO.01=0.526, r0.O5=0.413。 l 。 900,如 lO呻 l∞O ll哪 应的瓜类面积为223.31 khlTl2。 通过对历年河南省花生面积变 化与乡/城人均纯收入比值进行曲 线回归分析(图6),结果显示, 两者呈指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 面积 图6河南花生面积与乡/城人均纯收入比值 的关系 注:数据采用2000 ̄2014年的《河南统计年 鉴》数据;相关系数r=O.501,rO.01=0.526, rO.05=0.413。 水果、烟叶,说明在过去的农村经 济结构中,农民真实收入(与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的提高 主要依靠这几种经济作物面积的增 长,与此同时还应兼顾瓜类、蔬菜 面积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协同作用。 受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 总量的限制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要求,基于上述分析结果, 河南省经济作物总面积应控制在 4 044.74 khm2其中瓜类面积控制 在223.31 khIIl2;蔬菜、水果等园艺 作物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呈 “S”形的波动走势;对于过去在农 民收入中贡献最大的花生,则呈指 数型增长关系。综合来看,在经济 作物总面积和瓜类面积保持一定的 情况下,种植蔬菜、水果应充分分 析市场规律,适时预测价格走势来 指导蔬菜、水果的生产面积。除此 之外还应充分发挥花生耐瘠薄、养 地、适应性广的特性,按照各地具 体生产条件稳步发展。 ,河南农业2017年第1期(上) @ N0NGYAOYU镰德 ZmBAO 毒 浅谈春饵站灭鼠技术 焦作市农业局郭成思 奖——爱德华・萨乌马奖,这是中 国首次获得该奖项,成为世界上第 6个获得该奖项的国家。随着毒饵 站灭鼠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形成了 以毒饵站灭鼠技术为核心的农区鼠 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 已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站是指鼠类能够自由进入 取食而其他动物(如鸡、鸭、猫、狗、 猪等)不能进入取食且能盛放毒饵的 种装置。毒饵站解决了我国农区安 一舍毒饵站直接将PVC管 长即可。 矿泉水瓶毒饵站制作时,把两 端瓶底和瓶口去掉,加工方法同上。 全使用药物灭鼠技术的关键性问题, 创新了农田灭鼠的投钼 沭。因其具 有高效、安全、环保、经济、持久等 优点,毒饵站灭鼠成为农区鼠害可持 续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农业部大 力推广的一项灭鼠新技术。 一四、毒饵站的使用 在鼠害发生区使用毒饵站,应 、毒饵站的研究与发展 为了解决裸露投放鼠药带来的 弊端,从2000年开始,全国农技推 广服务中心首先在四川省开展毒饵 站灭鼠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作, 2003年组织四川、浙江、贵州等18 个省(市、自治区)实施了“农区 毒饵站灭鼠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四川 省农业厅植保站研发的“灭鼠毒饵 投放装置”申请了国家专利,同时 毒饵站灭鼠技术获得了2002--2003 年度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高 (上接第15页) 级农副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在第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毒饵站类型 毒饵站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 竹筒毒饵站、PVC管毒饵站、矿泉 水瓶毒饵站、花钵毒饵站、瓦筒毒 饵站等。PVC管毒饵站,取材方便, 价格便宜,不易破裂,而且美观实用, 很受群众欢迎。 三、毒饵站的制作 PVC管毒饵站的制作。选用 口径为5~6 cm、长45 cm左右的 PVC管制成农田毒饵站,使用时应 用铁丝把毒饵站两端固定好,留长 15 crn,插入地下,地面与PVC管保 留3 锄高度,以免雨水灌入。农 (五)促转型 茶产业发展进入到一个结构矛 盾突出、涨跌变化敏感、消费趋于理 性的新阶段,茶叶消费回归大众消费 市场。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 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促进全县 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根据鼠类密度,确定毒饵站数量及 投饵量。农田一般每667 m2放置2 个,当害鼠密度>10%时,每667 IIl2放置3 ̄4个。农舍每户投放毒饵 站2个,放置在鼠类经常活动的地 方,用砖块等物固定。 每个毒饵站放置20"30 g毒饵, 放置3天后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 饵料。毒饵站可长期放置,重复使用。 毒饵使用药剂可选用O.005%溴敌隆 毒饵或0.005%溴鼠灵毒饵等抗凝血 杀鼠剂。 毒饵站灭鼠非常有效,特别适 用于鼠害的长期控制及各种场所使 用。毒饵站的制作简单,可防止其 他动物取食,安全性好,有利于降 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保护 生态环境。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做足文章。针 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绿茶粉、茶 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多元化 茶叶衍生物,提高茶产品附加值。 (四)强保障 为加快培育扶持规模型、带动 型、科技型茶业龙头企业,在土地 流转、基地建设、“三品一标”认 证等方面,严格按照加快特色农业 发展的意见,兑现奖补政策。新县 金源担保公司通过适当降低担保门 槛等措施为茶企业做好融资担保服 务,其他金融部门也不断创新支持 茶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 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增加对茶产业 的信贷资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 建立县领导包片联系重点龙头茶企 业制度和拔尖人才、科技特派员等 与茶叶企业对接帮扶制度,加大对 茶企业扶持力度。全县37名市、县 拔尖人才及科技特派员与22家县级 茶叶龙头企业结成帮 ̄.G-9子。 河南农业2017年第1期(上) 三、开拓市场,打造茶叶产 业化品牌 (一)重质量 从抓好优势基地建设、茶园管 理控制、茶叶清洁化加工、茶叶产 地认证等方面为重点,保证茶叶质 量安全。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以生 态茶园为前提,高标准建设茶叶生 产基地2万hmz,通过有机茶叶基 地认证0.067万hmz,无公害茶叶基 地认证0.4万hrn2;采取“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 基础,结合生物防治手段进行病虫 草害综合治理,积极推广茶园绿色 防控技术,安置太阳能杀虫灯30盏, 诱虫黄板1O万张。河南新林茶业有 限公司顺利通过QS、ISO9001等质 量体系认证。 (二)扩宣传 新县积极组织茶叶龙头企业通 过参加茶博会、世界绿茶评比、信 阳国际茶文化节等重大茶事活动, 广泛宣传推介新县茶叶的品质特征 和茶文化内涵,打造出“新林玉 露”“七龙玉叶”“将军红”等茶 叶知名品牌,产品先后在日本静冈 第三届世界茶叶节、郑州国际茶业 博览会、信阳茶文化节等重大茶事 活动中获得金奖、银奖。 (三)促营销 在全市率先成立茶叶专业合作 社联合会,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36 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 范社2家,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 度,优化茶产业资源配置,在农民 与农民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社间联合, 实现抱团发展,增强茶农、茶企业 和茶叶专业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的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