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6第1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2013届高中新课标二轮历史总复习(湖南用)专题6第1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来源:乌哈旅游


专题六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第一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D.“大跃进”时期

3.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

A.组织互助组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进行公私合营 D.建立人民公社 5.《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全国销售的纱布、卷烟有1/3是上海生产的,日用工业品有60%是上海生产的。从1953年到1956年,仅上海支援外地工业建设的工人、基教人员、管理人员及政工干部达21万人。上述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①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中心,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②上海地处沿海,大力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③上海私营企业集中,“赎买”政策调动了工商业者的积极性 ④近代上海形成了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第一届广交会

A.利用了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 B.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C.奠定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9.下图是1953年由西安市选举委员会印发的一张选民证,其历史背景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 C.政治协商制度逐渐建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

10.《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五国机制”

11.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2.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

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学。科。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二、非选择题

13.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

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时代》首次给西方人介绍的周恩来,在政治上策划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材料二 右图发表于1954年3月10日。

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 材料三 右图发表于1971年11月8日。

标题为“中国人来了”。

封面文章写到:“当意气风发的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他著名的演讲,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他的助手向地处纽约的年轻的联合国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国驱逐由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政府……而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四 右图发表于1972年3月6日。 标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专题六 第一讲

1.A 据香港记者报道的信息“(大)都在共产党的手中”、“拥有近5亿人民”的中国“政府”,说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项符合题意。

2.C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材料中的“武汉工人”、“鞍山钢铁工人”等词语,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会出现,故先排除A、B两项;从生产的物品看,都属于军用物资,故排除D项。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选择C项。

3.B 注意图片说明中的信息:湖南、上海等地解放,宣传《共同纲领》。

4.C 毛泽东之意是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当时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答案C。

5.C 本题实际上考查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背景的理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③无关。答案C。

6.C 该题考查上海在“一五”计划期间的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全面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近代上海工业比较发达,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发展潜力大;私营企业集中,“赎买”政策保护了私营工商业者的利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当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不会出现②所述的情况;中国近代工业畸形发展,具有典型的半殖民地特征,上海也不例外,④说法不正确。故选C。

7.D 归绥、迪化等是旧中国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带有一定征服心态的称呼,具有强烈的大汉族主义色彩,新中国改称呼是切实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体现。

8.A 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背景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一五”计划的影响,C、D两项均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

9.D 据题干时间“1953年”,解读图片信息,说明这是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代表作准备的,故答案为D项。

10.B 从关键词“亚非人民”可知这次会议是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中国派团参加。

11.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答案B。

12.D 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极大的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在当时的经济困难局面下,人民群众自觉奉献。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范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觉节约,服务国家的风尚蔚然成风。答案D。

13.(1)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冷战”格局下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坏了美国的利益。

(2)日内瓦国际会议。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程,并最终达成协议,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3)含义: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果:中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它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4)变化:从贬低、“妖魔化”到客观、公正。应根据客观事实。注意:对历史资料及

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