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英 语 课 堂 灵 动 起 来
——创建互动师生关系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龙门县龙江镇中心小学:陈伟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注重师生互动,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众所周知,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则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互动师生关系。只有在新型、良好的互动师生关系下,才能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关键词: 互动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氛围 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它包含了师生间信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生动有趣地讲课,为他们创造一种无压抑、宽松愉快、充满激励的良好氛围。提问时,教师应用亲切、和蔼、信任的语调向他们提问,通过教师情绪的流露,把这种激情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因得到情感鼓舞而增强学习自信心。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和交
1
流,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和合作的探讨。
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就如何创建互动师生关系进行不断探索,粗浅体会如下:
一、人人平等是互动的先决条件。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尊重学生一定要体现在我们的语言上,“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怎么样?”“我相信你会比老师想得更细致、更好。”这样的语言应该常挂在老师的嘴边;杜绝“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要问?你没有听课啊?”“怎么这么笨呢?”等对学生的歧视性语言。尊重学生还体现在我们如何对待学生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责骂学生,而是以同学的身份来关心他:“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以朋友的身份征求他的意见“是不是我讲得不够明白呢?”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把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你不会学习,我来帮助你学习。”这样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并能主
2
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读书、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良师,先要做益友,才会实现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创设情境是互动的基础条件。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Warm-up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创设情境中,我们应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小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要,尽量把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境放到课堂教学中,扩大知识面。如:PEP Book 1 Unit 1 “hello” Part A .Let’s Learn,要教学的是“pen ,pencil,ruler,eraser,crayon”几个单词,我在教学前请同学上台来“Guess . What’s in my bag ? ”,用他们的小手伸入我的包里面,触摸后进行回答,进而展开教学,使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小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如设计比赛性游戏、活动等。如在教学新单词后设计“you’re mine ”进行操练等。三是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小学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如授课与游戏相结合,操练与游戏相结合,复习与游戏
3
相结合。四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满足小学生视觉享受的心理。 三、真诚激励是互动的动力条件。
行为科学家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一个公式:工作绩效 = 能力×激励,即是说,个体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与激励水平高低。可见,英语教学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英语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激励语言,多用“你真了不起”,“非常好”,“精彩极了”等一系列语言,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面对学生每一点进步,教师要真诚地肯定,哪怕是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其自信心,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是成功者,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积极饱满,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参与自读、思考、质疑、练习等独立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的结构”。从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新型的、良好的互动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保证,是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教师要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以师爱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努力创建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共长、共创、共乐”。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定基础。师生互动,必将会更好地
4
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课堂充满灵气,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