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763455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0.13
(21)申请号 202010695509.8(22)申请日 2020.07.17
(71)申请人 江苏大亚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231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经济技术
开发区齐梁路99号(72)发明人 周峰 葛萍花 唐国方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叶连生(51)Int.Cl.
C09D 133/16(2006.01)C09D 163/00(2006.01)C09D 7/61(2018.01)C08F 220/24(2006.01)C08F 212/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铁路,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制备,遮光粒子分散液的制备,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本发明的涂料中加入多种隔热填料以及助剂,特定比例的隔热填料的选择利于分散,提高体系的隔热效果,实现了涂层优异的隔热性、遮光性、附着力、耐候性,满足应用的要求。
CN 111763455 ACN 11176345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 将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溶解于二甲苯中,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加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密封后升温至60~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2h,降至室温,以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得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0:40:1~2:2~3:1~2:200;
B. 以质量份计,先将5~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2~4份硅烷偶联剂后再加入30~40份甲苯,混合均匀,制得遮光粒子分散液;
C. 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制得的所制得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所述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二者质量比为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30份、环氧树脂8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0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份,混合搅拌,依次加入2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流平剂、2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丁酮、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苯和乙酸乙酯以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填料为隔热填料,其组成为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硅酸铝纤维,三者质量比为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所述增稠剂为改性缔合型增稠剂,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咪唑。
2
CN 111763455 A
说 明 书
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铁路,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居家装饰中,门帘、遮挡门、遮挡屏风(如PVC基材、遮阳布)等隔断装饰物由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应用灵活、不受装饰的环境限制而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时为提高应用效果,常会设计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不透明的遮蔽物,从而确保隐私性和挡光性。在目前的市面上,门帘、遮挡门往往遮人不遮光,遮光效果不能达到要求。CN105838165公开了一种UV反光涂料,所制备的涂料能够实现90%的阳光反射率,且固化后的涂膜耐热耐寒、不易老化,防雨防潮,但UV涂料的工艺复杂,涂覆成本高,推广应用较难。[0003]基于使用要求,消费者希望门帘、遮挡门具备一定的隔热效果,因此,需要在遮阳布等基材上涂覆隔热效果好、附着力好、耐候性好、遮光效果优异的涂层以实现更好的使用价值。现有市场中,缺少同时具有优异的隔热性、遮光性、附着力好的遮光涂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组分的选择和设计、含量的调配使得制得的涂料满足高遮光、隔热好、附着力优异、耐候性好等要求,满足门帘、遮挡门的装饰需求。[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6]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A.将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溶解于二甲苯中,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出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加入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密封后升温至60~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2h,降至室温,以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得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其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苯乙烯:溴化亚铜:五甲基二乙烯三胺:2-溴苯乙酸乙酯: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0:40:1~2:2~3:1~2:200;[0008]B.以质量份计,先将5~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5~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2~4份硅烷偶联剂后再加入30~40份甲苯,混合均匀,制得遮光粒子分散液;[0009]C.取所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5~10份溶解于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10份填料、0~10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40份,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2~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2份紫外光吸收剂、1~2份流平剂、2~4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0010]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0011]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3
CN 111763455 A[0012]
说 明 书
2/5页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A所制得的所制得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
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6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1.5。[0013]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B中所述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所述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二者质量比为1:6。
[0014]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30份、环氧树脂8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0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份,混合搅拌,依次加入2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流平剂、2份增稠剂,搅拌均匀后即得。[0015]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丁酮、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苯和乙酸乙酯以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溶剂。[0016]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填料为隔热填料,其组成为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硅酸铝纤维,三者质量比为2:2:1。[0017]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所述增稠剂为改性缔合型增稠剂;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咪唑。[0018]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步骤C中混合搅拌的转速为600~1000rpm/min,搅拌时间为10~30min。
[0019]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隔热高遮光涂料。
[0020]本发明合理选择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制备原料和工艺条件,制备出具有数均分子量2000-6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1.5的丙烯酸酯共聚树脂,较窄的分子量分布保证了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链长相近,在涂料中形成有效的分散,配合特定粒径的纳米氧化锆粒子和特定厚度的二维片状二氧化钛,形成点-线-面三维遮盖,极大提高了涂料的遮光效果,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分子量在2000g/mol以下附着力不好,超过6000g/mol影响涂料的粘度不利于遮光粒子的分散,而分子量分布超过1.5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对遮光粒子的分散性较差,影响涂料的遮光效果和涂膜质量。
[0021]本发明通过遮光粒子的复配实现了更好的遮光效果,其中所述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低于该厚度,遮光效果损失,高于100nm影响粒子在涂层中迁移分散,从而也降低了遮光效果;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6;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锆的复配实现了涂层缝隙的填充,相比于一个粒径范围实现了兼具更好的遮光性和隔热性的效果。[0022]有益效果
[0023]本发明中配合使用隔热填料,实现了涂料更好的隔热效果,特定比例的隔热填料的选择更利于在含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中的分散,提高体系的隔热效果。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25]实施例1
4
CN 111763455 A[0026]
说 明 书
3/5页
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7]步骤1:制备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以重量份计,在制备容器中加入含氟丙烯酸酯100份,苯乙烯40份,加入溶剂二甲苯溶解聚合单体,通入惰性气体氩气置换出空气,加入1份溴化亚铜和2份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然后加入1份2-溴苯乙酸乙酯,密封后将温度升高到80℃,搅拌的条件下反应1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四氢呋喃溶解、甲醇沉淀、洗涤、烘干制备得到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
[0028]所述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3;
[0029]步骤2:制备遮光粒子分散液。以重量份计,将10份二维片状二氧化钛,15份纳米氧化锆混合,加入4份硅烷偶联剂后加入40份甲苯溶液中混合搅拌,形成遮光粒子分散液;[0030]所述的二维片状二氧化钛的厚度为60-100纳米;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由粒径10-50nm和粒径80-150nm不同粒径范围的氧化锆粒子组成,两者的重量比为1:6;[0031]步骤3: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30份、环氧树脂8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8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30份,混合搅拌20min,转速800rpm/min,依次加入3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流平剂、2份增稠剂,得到隔热高遮光涂料。所述的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和乙酸乙酯;所述的填料为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硅酸铝纤维,重量比为2:2:1;所述的流平剂为丙烯酸流平剂,所述的增稠剂为改性缔合型增稠剂;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咪唑。[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0034]步骤1、步骤2同实施例1;[0035]步骤3: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20份、环氧树脂5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0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20份,混合搅拌20min,转速800rpm/min,依次加入2份封闭型异氰酸酯、1份紫外光吸收剂、1份流平剂、2份增稠剂,得到隔热高遮光涂料。所述的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和乙酸乙酯;所述的填料为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硅酸铝纤维,重量比为2:2:1;所述的流平剂为丙烯酸流平剂,所述的增稠剂为改性缔合型增稠剂;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咪唑。[0036]实施例3
[0037]一种隔热高遮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0038]步骤1、步骤2同实施例1;[0039]步骤3:取制备的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40份、环氧树脂10份溶解在50份有机溶剂中,加入10份填料、5份颜料进行研磨至细度小于35微米,随后加入遮光粒子分散液40份,混合搅拌20min,转速800rpm/min,依次加入4份封闭型异氰酸酯、2份紫外光吸收剂、2份流平剂、4份增稠剂,得到隔热高遮光涂料。所述的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苯和乙酸乙酯;所述的填料为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硅酸铝纤维,重量比为2:2:1;所述的流平剂为丙烯酸流平剂,所述的增稠剂为改性缔合型增稠剂;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咪唑。
5
CN 111763455 A[0040]
说 明 书
4/5页
对比例1
[0041]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的地方在于采用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数均分子量为15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8。[0042]对比例2[0043]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的地方在于采用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数均分子量为1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2.3。[0044]对比例3[0045]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的地方在于选择厚度为120nm的二维片状二氧化钛制备遮光离子分散液。[0046]对比例4[0047]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的地方在于选择厚度为50nm的二维片状二氧化钛制备遮光离子分散液。[0048]对比例5[0049]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一致,区别的地方在于步骤2中选择15份粒径为10-50nm的氧化锆粒子和二维片状二氧化钛制备遮光离子分散液。
[0050]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隔热高遮光涂料喷涂在基材上,加热使涂料固化成涂膜。为满足工艺要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如下表涂料性能测试方法所示:[0051]表1
[0052]
[0053]
参见表1,由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知,氟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的分子量
选择以及分子量分布对涂料的附着力、遮光效果都有影响,本发明通过调节制备原料和工艺条件获得可控的合适分子量范围,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共聚树脂,用于涂料成膜物质,配合环氧树脂获得较好的附着力和遮光性。同时,通过遮光粒子的合适选择级配,获得优异的遮光性和隔热性,本发明的涂料中加入多种隔热填料以及涂料助剂,实现了涂层优异的隔热性、遮光性、附着力、耐候性,满足应用的要求。
6
CN 111763455 A[0054]
说 明 书
5/5页
上述参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凡是在不脱离本发明
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均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