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体的生命活动

人体的生命活动

来源:乌哈旅游
 www.xinghuo100.com

人体的生命活动

1.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胰岛素的作用 B、性激素的作用 C、甲状腺激素作用 D、生长激素的作用 2.一般认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准是

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制造工具 D.会使用工具 3.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场所的是( ) A.鼻 B.肺 C.咽 D.气管

4.食物中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但能促进肠道的蠕动,促进胆固醇代谢的物质是( ) A.糖类 B.水 C.纤维素 D.维生素

5.9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10是最长的器官、3是最大的消化腺,它们分别是( ) A.小肠、胃、肝脏 B.肝脏、小肠、胃 C.胃、小肠、肝脏 D.小肠、肝脏、胃 6.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呼吸道和肺 B.呼吸道和气管 C.胸腔和肺 D.肺和气管

7.下列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气+能量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能量

8.把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后会熄灭,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吸收了氧

B.光合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C.吸收作用吸收了氧

D.呼吸作用吸收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 9.呼吸作用产生的废物是

A、氧气、氮气 B、尿素、无机盐 C、二氧化碳、氧气 D、二氧化碳、水 10.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A.呼吸作用 B.呼吸运动

C.气体的扩散作用 D.呼吸肌的收缩舒张

11.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包括 A、大脑、小脑、脑干

B、大脑、小脑、脊髓、神经 C、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D、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12.下列对近视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B、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第1页,总7页

www.xinghuo100.com

C、晶状体过度变凸而且不能恢复原状 D、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

13.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

A、呆小症 B、侏儒症 C、巨人症 D、糖尿病 14.下列神经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老马识途 C、谈虎色变 D、公鸡报晓 15.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 A、先喂食,随即给铃声 B、先给铃声,随即喂食 C、先喂食,不给铃声 D、只给铃声不喂食

16.有一位耳聋患者,经检查耳的结构完好,可能发生病变的是 A.耳蜗 B.听小骨 C.神经 D.毛细血管 17.“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以下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近距离,尽量步行 B.节约水、电 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D.爱护花草树木

18.由于20世纪全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因此21世纪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是 A.降低出生率 B.提高成活率 C.不准生育 D.提高死亡率 19.一位B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急救,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是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21.当人流血时,血小板会在血管损伤处聚集成团,并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由此可见,血小板具有 和 的作用。

22.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5分)观察下图心脏结构,回答问题

(1)心脏内有四个腔,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2)与左、右心房分别相通的血管有⑦ 、⑧ 、

⑨ ,与左、右心室分别相通的血管有[ ] 和[ ] (3)比较可见,心室比心房的壁要 ,且 心室比 心室的壁厚,这与心脏的 有关。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它可以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即在心脏处的血流方向是 。 23.识图作答:

答案第2页,总7页

www.xinghuo100.com

(1)构成人体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人体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 。

(3)图中③和④比较,④中没有 ,如果排除的是血尿,则说明 受损。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青春期开始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等性腺明显增长,与此同时,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逐渐增多,性激素具有促进相应的男、女生殖器官生长和发育的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和声调较低;女性的第二性征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和声调较高等。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性激素的作用。 2.A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3.B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和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肺脏由许多的肺泡组成,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增加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和利于气体交换。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4.C 【解析】

试题分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维生素既不构成组织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生命生活动调节非常重要的物质。膳食纤维只是促进肠道的蠕动,可以消除饥饿感,还能促进体内胆固醇

答案第3页,总7页

www.xinghuo100.com

的代谢,并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所以多吃,不会增加体重。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纤维素的重要作用。 5.C 【解析】

试题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6口腔,7咽、8食道、图中的9是胃,主要功能是初步消化食物和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内有胃腺分泌胃液,对蛋白质有初步消化作用;10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细长,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小肠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11是大肠,12是肛门。消化腺1是唾液腺,2是胃腺,3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贮存于胆囊中,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中参与脂肪的乳化作用,4是胰腺,5是肠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和消化腺的组成。 6.A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和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肺脏有许多的肺泡组成,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增加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和利于气体交换。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体在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8.D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有机物,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所以燃烧的蜡烛放入瓶中因缺氧而熄灭。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呼吸作用吸入的气体是氧气。 9.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物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皮肤排出的主要是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通过汗液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排泄的物质。 10.C

【解析】气体能够交换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从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故选C。 11.C 【解析】

答案第4页,总7页

www.xinghuo100.com

试题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组成。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 12.B 【解析】

试题分析:近视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凹透镜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正确的用眼卫生。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近视的形成。 13.B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在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人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病症。 14.D 【解析】

试题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基础来完成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射,以非条反射为基础,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易消退。望梅止渴、老马识途、谈虎色变均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公鸡报晓属于非条件反射。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反射,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时,先给铃声,随后给食物,反复多次训练,后来只给铃声不给食物,也会引起唾液的分泌。如果长时间不给食物,只给铃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也会消退。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 16.C 【解析】 试题分析:听觉形成的途径是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耳蜗→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耳蜗是听觉的感受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即影响听觉。耳聋患者,耳的结构完好,问题则是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了损伤所致。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听觉的形成。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A、近距离,尽量步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题意;B、节约水、电,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题意;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浪费能源不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主题,符合题意;D、爱护花草树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题意;考点: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 18.A

答案第5页,总7页

www.xinghuo100.com

【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出生直接导致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直接导致人口减少,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面对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人口的增长,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19.B 【解析】 试题分析: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该产妇的血型是B型,因此,要给她输入B型的血液。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输血原则,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A B—a BCD— b BCD— c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物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皮肤排出的主要是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通过汗液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A B—a BCD— b BCD— c。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 21.止血 凝血 【解析】

11

试题分析: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数量是(1—3)*10个,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皮肤划破出血时,不久就会自然止血,因为皮肤内的血管受损伤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再者血小板破裂释放出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堵塞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因此,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血小板的功能。 22.(1)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2)肺静脉 下腔静脉 上腔静脉 [⑤]主动脉 [⑥]肺动脉 (3)厚 左 右 收缩压出的血液的行程长短有关 (4)瓣膜 心房→心室→动脉 【解析】

试题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中,略偏左侧,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有四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流的是动脉血;左心房连接的血管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左心室连的是主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连的是上下腔静脉,流的是静脉血,右心室连的是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根据以上分析,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⑧是下腔静脉、⑨是上腔静脉、⑤是主动脉、⑥是肺动脉、⑦是肺静脉。因此,(1)、心脏内有四个腔,分别是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2)与左、右心房分别相通的血管有⑦肺静脉、⑧下腔静脉、⑨上腔殂静脉,与左、右心室分别相通的血管有[⑤]主动脉和[⑥]肺动脉(3)、比较可见,心室比心房的壁要厚,且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厚,这与心脏的收缩压出的血液的行程长短有关有关。(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它可以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即在心脏处的血流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考点: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3.(1)肾单位。(2)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3)葡萄糖,肾小囊

答案第6页,总7页

www.xinghuo100.com

【解析】 试题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留在血液中,一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重新吸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运输回到血液中,剩下的部分形成尿。这就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③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有葡萄糖,④中的是尿液,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当血液中出现血细胞,说明血细胞透过肾小球壁进入肾小囊中,肾小球受损或发生病变。 考点:本题考查肾脏的组成和尿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答案第7页,总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