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报警的量值标准,在参照我国《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具体的围岩类别,监测曲线的变化趋势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予以判定,对监测曲线进行分析时,结合围岩特性,定量区分出围岩的容许变形,减少测量误差,提高监测质量。现可将隧道边坡测点沉降分为5个安全等级,详细见下表:
边坡测点警戒标准 等级 安全阶段 三级警戒 二级警戒 一级警戒 抢险救灾 标准 边坡测点位移在2~4cm之内,且没有突变发生。 继续进行监测 任一测点的位移超过3~5cm,或有个别测点位移速率加大,且有加速的趋势 有多个测点位移速率加大,或者边坡上面有裂缝产生,并且裂缝有增大的趋势 有多个测点位移超过7~10cm,边坡裂缝继续加大,局部有喷层脱落 个别裂缝已经贯通,大多测点下沉趋势加大 五级报警体系 报警等级 I 报警指标 所有测线或测点位移小于50%预警值变化速率小于1mm/d 任一测线或测点位移达到80%预警值变化速率达到3mm/d 任一测线或测点达到预警值 变化速率连续三天超过3mm/d 一个以上测线或测点达到预警值150% 变化速率连续三天超过5mm/d V 三个以上测线或测点超过预警值2倍变化速率连续三天超过8mm/d 现象特征 掌子面稳定,喷层不开裂 喷层局部开裂,出现渗水现象,围岩变形趋势稳定 掌子面失稳,局部小塌方,大量渗水,围岩和支护位移和受力较大、地表出现裂缝 掌子面出现塌方,喷层大面积掉块,初期支护明显较大变形 相应措施 正常施工 监测单位引起注意,增加监测频率,密切关注发展情况,通报施工单位 布设临时测点,通报有关各方,查找原因,研究临时应对方案 通报指挥部,采取特殊施工措施,增设临时支护 报告现场管理人员 写出书面报告和建议,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工序调整 主管工程师立即现场调查,召开现场会议,研究应急措施 立即停工,采取重大抢险救灾措施 措施 II III IV 初期支护大面积破坏,出现立即抢险,加强临时支护,大量地下水,发生突泥灾害,同时停止隧洞开挖施工,研隧道边仰坡滑坡等严重灾害 究应急方案和对策 注:1、软岩变化速率比较大,可以适当降低报警等级;
2、隧道经过断层破碎带、溶洞段、富水段,需要适当提高报警等级,加强监测力度; 3、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当采取V级报警等级,如:毛洞局部块石坍塌或层状劈裂;喷射混凝土大量开裂、剥落和掉块;钢拱架扭曲变形;出现喀斯特溶洞;隧道内瓦斯超标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