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九章 第一节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课型 授课班级 新授课 初二 授课人 单位 姓名 ①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增减压强的方法并解释生活中的压强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习能力。经历对压力现象认识的过程,体会比较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建构压强的概念,体会类比思想在 物理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度与价 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 值观 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 理解比值定义法建构压强概念 教具 多媒体课件、压力小桌、砝码、海绵、铅笔、钉子、木板 教学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次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整体模式: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模式。 模式 反馈模式:小循环多反馈模式。 阶段模式:课前翻转自学——课堂内化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生活-科学模式 交流模式:问题串——透镜式模式。 课堂教学 整 一、解决翻转自学问题 模式:采用“课前翻转自学——课堂内化模式” 课前利用微课学习压力,并完成压力学案,展示同学试卷中出现问题和答案,自我纠错,进一步询问还有何疑问 二、游戏引出研究课题压强: 游戏过程简介: 三位男生和三位女生一起来扎钉子比赛,看看谁先把钉子 扎到木头里,引起同学们探究兴趣,引出压强课题 分 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模式:问题--解决模式 1. 引入: 一位同学深深的陷在雪地里,而滑雪板上的同学就没有, 引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 2. 模拟体验 用两根食指分别顶在一支铅笔的两端,观察并体验感受压力作用效果,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 学生分组: ①根据桌面器材完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完成探究报告 ②巡视指导分组实验,观察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 4.实验展示; 同学把实验过程展示给大家,与同学们交流分析,展示探究报告结果,同学们交流勘误 完成反馈练习 1 二、压强 模式:类比-迁移模式。 通过对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类比速度概念建构压强概念同时引出压强物理意义、公式、单位 1.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 3. 公式 Fp S 4.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5. 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 符号:Pa。 6. 计算 通过例题的板书让同学们掌握压强基本计算完成反馈练习 2 二、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模式: 生活-科学模式 让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利用压强改变的事例,并加以分类, 归纳总结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完成反馈练习三 同学们说说本节课所学知识模式:无序-有序模式 合 让学生总结探究过程、提炼方法,提升认识高度。 补 压强定义式里的受力面积问题是一个易错点,补充说明两种情况:1.施力物体的底面积不是受力面积 2.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也不是受力面积 测 出示题目进行检测,并利用多媒体反馈、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