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探索与研究
作者:王博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16期
摘 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今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是辽西技师学院的一个核心专业,也是重点专业。文章在立足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该专业的介绍,深入研究了电气自动化的课程设置情况,并结合实际总结了课程发展的现状,阐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并且展望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课程 研究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专门研究电能产生、传递和转换、存储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在电能的产生、转换和应用等方面更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发展趋势,也为该专业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该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电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辽西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理实一体化训练、从培养中级工到高级工、再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综合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为了促进学院本专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保证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基于学院的基本情况,作者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电气自动化专业概况
辽西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现代化工業电气设备管理、生产、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工作,具有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业层次都是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高级工学制四年、中级工学制三年);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高级工学制三年、中级工学制二年)。
电气自动化专业现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PLC实训室、楼宇自动化实训车间、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车间、机床线路实训室、设备维修实训室等7个实训室,教学设备总投资800万元。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参考因素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本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而在普通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中职学生的素质能力有一定的下降,有的学生甚至初中没有毕业,即使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理论基础也很薄弱。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对实训课程有较高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偏重理论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析与解题能力的训练,对于许多基础欠佳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尽可能的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与预期有所偏差
学院的教学设备多数于近几年购入,配备相对比较新,也比较齐全,但是基于实训课程较多,有些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流动性大,因此设备数量对有些班集体略显不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熟悉企业生产运营模式,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有所差距,教学目标达不到预期。
3.企业用人标准日趋全面
当前,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更加注重综合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德、能、勤、绩”四方面,而在这四个方面中,“德”被看作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言行。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要求,辽西技师学院对学生重点进行了职业素养教育、礼貌礼仪课程的设置以及企业制度的研究与学习,并对每一届学生都开设了德育素质课程,并且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德、能、勤、绩”,学院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训练习,整个实训过程注重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设置的现状
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学院除了开设基本的综合素质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电工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电子技术、电工技能实训、变频技术、PLC、楼宇自动化电气等核心类的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让学生爱上学习,听得懂学得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从事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工作。 三、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 (一)素质教育课程融入其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学院在今后的课程中会逐渐地增加《职业道德与法律》、《就业指导》和《礼貌礼仪》等课程的设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地增强学生在就业前的就业指导、社会礼仪、企业文化、用工需求等教育,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人生角色的转变。 (二)一体化实训课程扎实推进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学院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一体化设备的安装。学生在一体化实训室,既可以通过无线投影仪进行多媒体的学习,也可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工作台上进行实际的操作实习,还可通过互联网上网查阅资料,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另外除了设备的投入,学院每学期都在进行一体化教师的培训,对动手和动脑要求比较严格的专业课程,学院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实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程、教材与职业的标准对接。
(三)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捷径,因此学校要多方面深入调研电气自动化专业相关企业,了解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职业要求,努力提高校企合作内涵和层次。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是学院准员工教育的需要,也是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良好的思想准备,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未来发展前景
人才的培养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了学生的就业和学院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相关专业的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发展与应用步伐,培养大量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可以为电气自动化建设的发展创造条件。 五、总结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步完善,形成了独立的系统模式。它为我国的工业发展与进步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电气自动化还将逐渐涉足其他领域,为各行各业间的交流与传输提供更大的便利。我国作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只有大力发展工业现代化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借鉴国内外一流学校教学经验,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丰富当代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促进电气工程领域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顾宏亮.西部素质教育 .2017(20)
[2]浅谈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完全型项目课程改革[J].方红彬,闻娜,刘成伟.职教论坛 .2010(17)
[3]职业院校校际协同建设优质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胡韶华,柏占伟,邱宇,杨晓庆.职业技术 .2019(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