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来源:乌哈旅游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

原因无他,作为教学的一个学科,语文起到了启蒙、引导、培养的重要作用,实质上起到了大众基础教育工具的作用,对我国来说,亦或具有类似的课程其他国家,都是对本国知识分子培养工程起到实质性的意义。

从定义上确定语文的工具性有历史原因,为此我国经历了曲折与倒退,但最终我们认识到了它的正确性,这是无法否定的。就像小学生使用的《新华字典》,简约、朴实,与所谓的传统文化衔接不多。但是若因此来指责《新华字典》的低端,来抬高某些“国学书籍”,扬言“基础教育缺乏人文性”,我只能说,这些“专家”或者是被“假国学”蒙蔽了眼睛,或者掉进了钱窟窿。

人文精神,本就是应该大力宣扬的,并用文学作品加以承载的。这就表现出了两者的相互依存的性质。好比学文学必学识字写字,学编程必学数学逻辑。没有了附加的人文精神,文学作品不过是空洞地堆砌辞藻;没有了作品架构的承载,人文精神不过是一句空话、空中楼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