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大面积财务风险,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超日太阳等巨头公司都陷入财务危机。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行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率。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该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预防并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信用管理应该把控的风险。
首先了解什么是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即太阳能产业 产业优势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
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
5、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也因此,世界各国为了更有效地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断地发展着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永不枯竭”的能源。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特点
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未来需求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子转化为电子的一个纯物理过程,转化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其特点如下:
充足性:据美国能源部报告(2005年4月)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
(1TW=1012W[5] ),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4TW;生物质能3TW;海洋能不到2TW;地热能大约12TW;太阳能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安全性: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发电规律性强、可预测(调度比风力发电容易)。
广泛性:生产资料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位列第二)、建设地域广(荒漠、建筑物等)、规模大小皆宜。 免维护:使用寿命长(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维护、无人值守。
清洁性:无燃料消耗、零排放、无噪声、无污染、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
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国内现状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还没有掌握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内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一般发电成本的数倍,也因此造成无法广泛普及。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 。
[2] (1)高能源和高原料消耗的生产过程。
光伏产业的技术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类。目前,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以多晶硅技术为主,因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生产l公斤多晶硅的原料,结晶硅粉的消耗是国外的4倍、液氯约13倍,而氢气则高达90倍,能源消耗也在4倍以上。
(2)生产环节中的环境污染。
现在大部分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都选择多晶硅,而我国目前使用的改良西门子法,不仅高能耗,而且高污染。例如,每提纯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8吨以上的四氯化硅,这是一种易潮解的酸性腐蚀危险物,一旦遇热源和明火就有燃烧和爆炸的可能。随着光伏产能的扩大,环境污染问题将更为突出,如果不采取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有效措施,降低污染、回收利用废弃物,那么大规模的多晶硅生产将难以维持,将威胁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市场的严重滞后。
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是全球第一,但产品90%以上出口,光伏发电的国内市场需求未得到有力的启动,应用相对滞后,国内应用不足l%,与我国光伏产量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未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上网电价,没有行之有效的补贴额度和占比,没有强制安装光伏发电的配额制,没有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规范等。
(4)核心技术薄弱。
我国虽然是光伏产业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光伏技术强国,在多晶硅提纯、切片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和工艺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多晶硅的原材料是氯氧硅,国外对氯氧硅的平均转换效率为14%,而我国却只有10%左右。如果多晶硅生产企业不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将举步维艰
应收账款为核心难题
“依赖大客户病”的连锁反应之一,则是应收账款的高企,这一点在不少光伏公司中都会存在。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在信用期内并没有收回,财务报告中的应收账款余额大。而且光伏行业的发展不力也造成一些下游组件厂商经营业绩下滑和资金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货款和回收的速度。某光伏公司一位管理层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组件企业对于上游供应商拖欠货款的情况不鲜见,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依赖上游客户较为严重的这些供应商,他们的定价和货款回收期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存在较大的风险。加之目前光伏组件厂都要去做电站项目,电站的投入又往往较大,需要资金支持,所以又加剧了供应商的回款风险。”
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
背景: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于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这一消息在业界和海内外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人们不禁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无锡尚德神话的破灭?
财务分析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尚德电力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2008 1.35 0.97 61.77 2009 1.42 1.11 59.88 2010 1.02 0.66 64.20 2011 0.8 0.45 79.14 表一:尚德电力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的典型指标分析
尚德电力 销售净利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2008 0.02 4.41 0.6 2009 0.05 2.6 0.43 2010 0.09 4.25 0.56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2011 -0.34 4.92 0.69 表二
尚德电力 现金流量比率 2008 -0.18 2009 0.19 2010 -0.01 2011 0.04 表三
财务分析: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在2008到2009有小幅度增长,之后持续走低,于2011年流动比率降低到0.8,营运资金为-522.9百万美元。根据2012年第一季度报告,营运资本为-1123.9百万美元,流动比率为0.64,速动比率为0.31,比2011年进一步恶化。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11年达到80%,源于尚德盲目扩张,片面追求规模。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2尚德电力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决策层的失误。从而使销售净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值。
对于2011年同年的资产负债率的对比分析:
(韩华新能源资产负债情况)
(中电光伏资产负债情况)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2011年光伏行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查阅资料得知,其主要原因是2011年多晶硅价格的暴跌。2011年5月开始,多晶硅价格从每吨70万元迅速降低21万到25万之间,跌幅近70%,导致利润大幅度下降。2012年3月22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5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11月7日,在经过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定后,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落地,美方将针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也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光伏产业前期投入巨大,并且每次技术升级都要求改进整体生产线,带来大笔支出,这是高负债的原因。光伏产业是一个非完全市场化的产业,从它的诞生到未来一段时间,没有社会和政府的补贴就没有光伏产业。社会的信任、政府的支持是光伏企业重要的资本来源之一,更是市场不好时不可或缺的资本。例如2012年底,海润光伏公告,获得近5个亿的各种政府补贴。正是这么大的补贴,一方面使得公司年报从巨额亏损转为预盈207万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大股东5个亿的现金承诺支出。
尚德的诞生和上市,也是如此。
无锡市政府给予了大量决定性的支持。但是施正荣却未能处理好在公司任职并代表市政府给予支持的重要人物的关系问题,事情虽然不大,但它折射着做人做事的道义水准。其次,尚德辉煌的时候,众多关心尚德发展的银行工作人员、政府官员,却屡次在尚德遭遇冷落。这一情况,再次折射尚德对关心公司发展的人和合作伙伴缺少必要的尊重。2012年7月,“环球太阳能基金”欺诈案爆发,作为绝对控股股东,施正荣居然声称,也被其欺诈了数年。事情的真实面目至今模糊不清,但稍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不用知道事情真相就能明白:其中折射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着严重的信用问题。评论人士认为,一直以来,施正荣利用公众公司的公信和资源,对私人企业进行了大量利益输送,使得公众公司投资者在美国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这一情况,用中国话说就是,“肥了和尚穷了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利益输送一旦成立,这一行为便已经涉及法律问题。道义、尊重、信用和是否违法等诸多问题,足以彻底毁掉一个企业的社会诚信度,意味着一个企业生存的社会基础崩坏。
“狼来了”是一个三岁孩子都熟知的故事,尚德的作法,最终换来的是不久前国际评估机构将其投资价值归“零”。从尚德已经完全失去社会信任的那天起,或许业界就已经痛苦地准备为它写挽歌了。
那么对于尚德的这种悲剧我们应该如何加以预防呢?
从企业信用管理把控风险的角度来讲,尚德并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尚德电力对光伏主要原材料的多晶硅价格走势的赌博性判断并且高价与美国、韩国的多晶硅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使公司背上了沉重的风险。一旦多晶硅的价格下降,企业将面临重大的危机。所以企业对于债务和自身经营的方向应该能够形成有效的风险把控和管理,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140134873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信用管理
兰宇迪
文案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