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 Jun,2010 第26卷 第3期 Vo1.26 NO.3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 王 景 , 张学强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具有相当规模。 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 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寄宿制Z-程建设资金缺口大、 寄宿制学校运转经费紧张、学生家庭教育成本增加等经济问题,教师_T-作强度剧增、学生矛盾冲 突增长、相关配套体制改革滞后等管理问题,以及学生环境适应不良、辍学问题反弹、安全问题凸 显、课余生活贫乏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问题。 [关 键 词]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布局调整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0)03~0007—05 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 象,这些教育现象都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已具有相当规模,如何办好寄宿制学校已成为教育 的提高,并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农 领域中急需要研究和逐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文着重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 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当致使本就匮 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的规避。 乏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并由此直接导致农村 当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状况 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低下。为应对上述变化和 自2O世纪7O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自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 策的深入推行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 国便开始着手进行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 据统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逐年减少,这造 计:“从2001年到2006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 成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生源的自然性缩减。同时, 491,273所和65,525所分别减少到366,213所和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型期,农村人口和劳动 61,885所。5年里,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5012所,初 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大批农村义务教育段儿童的 中平均每年减少728所。”_2]2001年5月,国务院要 外流,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萎缩,这是农村义务教 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 育生源的一种社会性缩减。在自然性萎缩和社会性 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 萎缩的双重作用下,农村义务教育出现生源渐疏的 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E33此后,我国正式开 形势,尤其是在生源分布稀疏的农村地区,生源分布 始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 稀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_1] 整工作。 针对生源分布稀疏地区的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实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过去按人口状况和行政 践中有很多解决思路,被动的维持现状催生了“复式 区划状况设点办学、乡乡办初中、村村有小学、实现 教学”、“隔年招生”、“教学点”、“一师一校”等教育现 就近入学的格局逐步改变,同时学校服务的覆盖半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当代价值问题研究”(09XMZ057)的阶 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32010—03—25 (作者简介]王景(1 984一),女,汉族,云南保山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教 育、中国教育史;张学强(1971一),男,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7 · 径大大提高,由过去的平均5公里扩大到1O余公 食堂与宿舍的工作人员成本,食堂与宿舍的管理成 里,最多的达到2O公里以上。这样,许多学生不得 本、食堂与宿舍的运行成本等,因此,寄宿制学校食 不到村外学校就读,为解决上学期间的诸多困难,各 堂管理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和校医的聘请只能用上 地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多采用寄宿制。2004年,在 级拨给学校的有限的公用经费。其次,执行“一费 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 制”收费标准后,学校每学期向每个住宿生仅收取极 政部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国家西部地 有限的住宿费,而地方政府有限的投入资金又往往 区“两基”攻坚计划》,其中为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 难以及时到位,致使不少农村寄宿制学校出现赤字, 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 运转艰难。 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从2004 就“生方”而言,寄宿制学校增加了学生家庭的 年到2007年,中央财政为这项工程建设投入了100 教育支出。学生在家里生活时,所需生活费大多并 亿元,帮助西部地区新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 不用现金支付,而是靠家庭生产来满足。一旦学生 宿制学校;同时,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对 到寄宿制学校就读,意味着学生家庭必须增加现金 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有 支出,比如学生住校的生活费、寄宿费以及往返学校 必要实行寄宿制的学校加快扩建的步伐,使确需寄 的交通费等。同时,在没有明确寄宿制学校新增办 宿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 学成本的费用出处的地方,特别是在地方财政比较 目前此项工程已惠及包括中部地区在内的23个省 困难的地方,目前仍有不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宿舍 (市、自治区),新建、改扩建寄宿制中小学校7651 的运行支出(tA括宿舍与食堂的水电费、相关人员费 所,覆盖953个县(旗、建设兵团),使西部地区新增 用、食堂的燃料费、宿舍与食堂的维护费用)以及没 校舍面积1076万m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 有编制的厨师的工资费用基本上是通过向学生收费 条件。[ ] 来解决的。l_6 转嫁给学生的这些费用实际上增加了 二、当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存在的 学生的生活费和住宿费的开支数额,给原本就经济 问题 困难的农村学生增加了更大的经济压力。据统计, 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 西部部分地区寄宿生每生每天平均最低伙食消费3. 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 7元,每年按200天计算,每生每年平均最低伙食消 较大的作用。但是,寄宿制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 费740元,最低住宿费每生每年8O元,这样算来,寄 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宿生一年的最低生活费用大约要820元左右。[7]这 (一)经济方面的问题。 对于在人均纯收人1000元到1500元的农村地区来 就“校方”而言,一是寄宿制工程建设资金缺口 说,寄宿就学的教育投入就成了一笔很大的开支。 大。寄宿制工程项目有很大一部分分散在一些道路 目前,国家实行了“两免一补”,国家与省级财政主要 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 负责“两免”,“一补”主要由县财政解决,但部分贫困 条件比较落后,一方面,政府划拨的建设资金很多时 县财政较为困难,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更为困难。 候没有能够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地方配套资金缺口 2007年,国家督导部门在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 大,加上其他方面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寄宿制学校 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一些财政薄弱的县落实“一 的建设和发展。再加上项目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一 补”资金有一定难度,“一补”覆盖的范围还比较窄, 些不可预计因素,如原村料价格上涨、运费增加、天 补助的标准还偏低,有的县补助标准每天才一元 气影响等因素,使得工程耗资大大超过预计的实际 钱。[8 同时,在拨付了“一补”资金的省、市,往往也存 投资成本,这样,原本紧张的财政投入雪上加霜,从 在补助额度缩水和补助时间延迟的现象。在这样一: 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二是寄宿制学校运转经费紧 种状况下,随着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增多,农村家庭出 张。从寄宿制学校的成本构成分析来看,学校布局 现无力支付子女上学费用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外 调整之后,教育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利用,会 显化。 降低总体办学成本,但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在 (二)管理方面的问题。 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寄宿制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还 学生数量的剧增与寄宿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了 没有完全走上正轨,新增办学成本还没有出处,比如 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为学校管理带来困难。 }R ‘ 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生课 时期内,一些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 外学习辅导和日常教养的责任,事实上还同时承担 境。想家恋旧的心理难以排遗,不习惯新任课教师 了未获法律认可的学生监护人的责任。这种情况不 的授课方式,不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吃不惯学校的 仅增加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而且一旦 饭菜,与周围的同学不熟悉,没有可以诉说知心话的 发生意外,教师将不得不被迫承担本不应由他们承 朋友,感到孤独寂寞。再加上,新来的学生很多都是 担的法律责任。许多乡镇中心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 从交通闭塞、学习条件差的“教学点”或村小转到教 校医、食堂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等教辅人员,各项后 育质量相对较高,学习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完小或九 勤管理工作都是由专任教师兼任,从课堂教师到生 年一贯制学校,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他们的学习基 活辅导,从宿舍管理到保卫人员,从食堂监管到校医 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也有待改进,因此,这 护理,教师集所有后勤保障人员功能于一身,全方位 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其他同学都比 兼顾,其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超乎想象。另外, 自己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失去信心,不能正视入学 由于中小学生在性格取向、价值认可及行为习惯等 后的新的竞争和分化,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和焦 方面都有待于养成,可塑性很大,发展中出现的行为 虑情绪的产生。同时,寄宿的学生与父母联系少,多 问题比较多,再加上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寄宿制学校 数时候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而中 的学生人数大规模增长。这些问题造成了在相对封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产生 闭的寄宿制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呈现 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对象帮助他们分担和适时的 出增长的态势。 引导,但是一方面他们远离父母,得不到亲人的关怀 从我国农村学校寄宿制实施的现状来看,相关 与帮助,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学 配套制度的改革并没有能够及时跟进,存在着“滞后 校由于专职生活辅导人员的缺失、班主任教师缺乏相 效应”。例如,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完善造成寄 关的专业训练或因事物繁杂等因素无法顾及他们的 宿制学校办学资金严重不足,现行教育经费投入制 情绪情感变化,从而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感情关 度没有将新增成本纳入经费预算中;由于学校管理 怀。因此,寄宿生在长时间的群居生活面前,他们往 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寄宿生空闲时间缩水、学习负担 往表现焦虑、紧张和缺乏安全感,这对学生心理发展 加重、饮食卫生得不到有效保障、交通安全隐患增 极为不利,常常引发感情脆弱、焦虑自闭、自信心缺 加、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干预等问题;由于教师编 乏、社交恐惧、对他人的信任感缺失等心理问题。 制改革缺位引发教师身心负担过重、社会责任的功 学生辍学反弹率新增。农村教育实施布局调整 能性扩展凸显等问题。学校管理问题本来就复杂难 政策以后,各乡镇内不同校点学生合并现象极为普 断、盘根错节,在学校各项制度有待健全、人力、物 遍。按照惯例,两师一校点或一师一校点视情况与 力、财力等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寄宿制 各村级完小学生合并,一般在三四年级左右,各村级 学校往往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看管学生”的低层次 完小六年级学生全部与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学生 要求上,确保学生“不出事”。正如某寄宿制学校的 合并,每一次合并,学生都要到不同的学校就读,要 位班主任教师所言:“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 不断地重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生极容易受到环 现在安全是第一位,你讲教学质量上不去,不成多大 境适应方面诸多问题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外部 问题,主要是你的班里不要出人命。”这种角色定位 各种舆论观念对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产生着极为严重 使得学校在工作中倾向于选择机械、保守的管理方 的不良影响,如“读书无用论”、“打工致富论”以及学 式,不愿做、不敢做一些对学生成长有利但管理成本 历教育事实上的贬值和就业压力的无限扩张等。因 较高的尝试。这当然也就催生出学生发展问题上的 此,这些不断转学的寄宿生入学初期极容易产生学 系列负面影响。 习上的畏难情绪,进而发展成为厌学、弃学,最后导 (三)学生发展方面的问题。 致辍学。 寄宿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 学生安全隐患问题凸显。目前,一些寄宿制学 主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强了孩子的集体观念,但同时 校存在有学校食堂不卫生、住宿不安全、生活无人管 也给农村中小学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的教育安全事故隐患。以住宿条件为例,调查中发 环境适应不良引起负面影响。在入学初的一定 现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普遍较差。大多数学校 9 。 住宿房由破旧校房或租用民房改为学生宿舍,部分 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致影响到这项制度的实 房屋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宿舍简陋、拥挤,三人两 效。因此,在农村学校推选寄宿制的过程中,相关部 铺、两人一床现象相当普遍,有的宿舍用几块长木板 门必须以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农村寄 1 :从 搭成通铺,挤上20~3O个孩子。由于房间小、学生 宿制学校建设,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配套改革L多、气味难闻,严重影响着学生正常的休息,长此以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寄宿生补助制度、拓宽经费 往,必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此外, 来源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从促进城 许多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安全存有隐患。一些农村 乡教师编制的公平性、放开寄宿制学校后勤人员编制 从制订科学的寄宿生作息 学生上学要过河过桥,走崎岖不平的山路,途中被狗 限定等方面改革教师编制;咬、遭遇毒蛇、山石坍塌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地 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建立寄宿生的心理干预 方使用“三无”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接送孩子上学。 制度和家长联系制度等方面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学生业余生活贫乏。目前,由于农村学校原有 其二,确立学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的标准。一 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 些地区在国家教育布局调整的政策指导下,开始了 制实施之后,主要由地方承担的贫困寄宿学生的生 本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就。 活补贴费用处于低标准的水平,特别是由于农村教 但由于缺少对寄宿制学校教育成本和学生寄宿制教 师编制紧张,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加上公 育环境以及建设标准等的深入研究,寄宿制学校建 用经费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做出专门的安 设存在很多问题。以标准化的要求规范寄宿制学校 排,农村学校缺乏课后活动的环境,使得农村寄宿制 建设,明确寄宿制学校的布局、建设、投入和管理标 学校学生课余活动贫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很多 准,规范办学行为,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从 寄宿制学校往往采取增加学习时间的办法来安排寄 而有效提高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减少校园安 宿生的空闲时间,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是以学业为主, 全事件的发生,是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理论研究的 E]13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有两个方面的规定 除了上课以外,学生其他的自习时间和课后活动也 重要内容o大多用来做作业和补课,如有学者在2007年对内蒙 性:一是寄宿制的学校形式,寄宿制学校突破生源渐 古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学校 疏造成的教育发展瓶颈,有效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 在国家规定的7—8节的学生上课时问之外,又增加 件,实现教育规模经济,打破教育规模过小对农村地 了早晚自习课,一般是6点多加一节早自习,晚上加 区先进教学设备和优秀师资配备的制约,从而提高 两节晚自习,学生全天学习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二是标准化的学校建设要求。甚至小学一、二年级的住宿生也是如此。L9 影响 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是一个参照体系,它既 三、如何规避因寄宿制学校发展所带来的负面 应该包括满足最基本的办学条件的底线意义上的标 准,还应当包括不同地区根据自己实际条件制定的 在现有情形下,建设并完善当前我国农村义务 理想标准,再有就是这个参照体系要具有较强的可 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校是必需的。因此,其问题主 操作性,应该包括一种全面的测算方法,各地可以根 要不在于争论是否需要建设,而在于要思考如何进 据实际办学相关条件的指标测算出本地区具体的建 行建设。为确保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 设标准。EIz3其次,应该明确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应 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避因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带 该考虑哪些因素。一个全面的标准应该包括资金投 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改革。实践中,由于制度变迁的巨大成本和某些制 入标准、学校布局标准、学校建设标准、人员配备标 其三,着手解决当前寄宿学生发展的重点问题。 其一,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行相应的配套体制 准等。 度变迁需要较长时间等原因,制度结构中的各项制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所引发 度在变迁过程中往往难以同步进行而保持其互补 的学生发展问题主要有三个,即学生心理问题、学生 性,因而制度互补性对制度变迁绩效的制约总是不 安全问题、课余生活贫乏问题。为此,一要建立寄宿 同程度地存在。寄宿制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形成 生心理干预制度,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一项制度,其在农村学校的推行需要相应的配套 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主 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辅导。同时,学校应该 改革。然而,我们在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 渠道,1 O · 建立起寄宿生心理发展档案,设立“心理健康咨询 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协调财政、交通、运输、公安等 室”,及时发现和诊治寄宿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 部门,解决学生往返家校所遭遇的交通安全问题。 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维护和促进他们身心的健 康成长0[13]二要建立面向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 [参考文献] 校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目前, [1]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 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基本处于无师自通的非专 与经济,2006(1). 业层次,无培训上岗的现象很普遍,由于没有建立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 国统计出版社,2006. 相应的培训体系,使得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课余生活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 管理处于自发、放任状态,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没有能 海南出版社,2003,p888. 够及时地得到引导。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起面 E4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 向学生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培训体系, 计划(2004 2007年)》完成情况的报告[EB/OI ]hnp://202, 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学生学习、交往、生理、心理发 205.177.97/UserFiles/statichtral/2008—04—25/12O9O943120OO969.ht— n11 展等内容的培训。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 训工作,如请医护人员为教师讲解一些生活护理、急 生活管理研究口].教育研究,2008(4). 救、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请消防部门为教师介绍 [6]李韧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补贴政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 消除火灾隐患的知识和技能;请文体部门为教师培 究,2008(19). 训提供文体活动的方案和技巧等等。再次,学校应 [7]杜育红.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本构成的变化与相关的管理问题 合理安排寄宿生的学习与生活,改善学生课余活动 [N].人民教育,2006(23). [83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中 自发、贫乏的状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 部九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督导检查的公报 的课余活动。农村寄宿制学校需要为寄宿生提供场 [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39/in一 地、设施,以及配备充足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教师 {028739.htm 的基础上,积极为寄宿学生开设各种相关的娱乐活 [9]王远伟.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问题与思考一一以内蒙古三个旗为 动,如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班会等,帮助寄 例IJ].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3). [10]贾建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分析:制度互补性的视角[J].教育 宿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三要建立完 发展研究,2009(7). 善的安全制度,消除安全隐患。农村寄宿制学校应 [11]杨兆山,杨清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 该建立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监护制度,对学 考[J].教育科学,2007(6). 生越轨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如损坏公物、打架斗 [12]石人炳.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 殴、人身伤害、偷盗、撒谎等。其次,各地方政府应该 究,2004(12). [1 3]范先佐.布局调整后的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J].新课程研究(教 建立起统一的寄宿生饮食卫生安全制度,注意学生 育管理),2007(6). 营养搭配的合理性。再次,关注寄宿生的交通安全, A Research on Current Issues of Rural Boarding School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ANG ding, ZHANG Xue—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I anzhou,Gansu,730070) Abstract:Currently rual boarding school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has been forming a certain scale under the country’S advocation and government’S action,which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the ensurance of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in school management.However,it appears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boarding school’ 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ompulsory education;Rural boarding school;Adj ustment of school distribution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