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水器、分水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偏差对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复检,主要检查的项目:基础的坐标位置,平面的外形尺寸;不同平面的标高。
(3)对基础的外观质量要求:基础表面无裂纹、空调、缺角、露筋;基础表面的没污、碎石、泥土、积水应清除干净。放置垫铁的基础表面应平整。
(4)集水器、分水器安装采用M16胀锚地脚螺栓固定,要求胀锚地脚螺栓中心到基础边缘距离不小于7倍胀锚地脚螺栓直径,钻孔处不得有裂纹,钻孔时应防止钻头与基础中的钢筋、埋管相碰。
(5)集水器、分水器的安装,支架或底座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与支架接触紧密,安装平正、牢固。平面位置偏差为15mm,标高允许偏差5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0。
(6)集水器、分水器找正调平并紧固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灌浆,灌浆料采用细石混凝土。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灌浆厚度不庆小于25mm。
1.2 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标高应符合设计或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1)支、吊架的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紧密。管道与设备连接处,应设独立 支、吊架;支吊架垂直安装。
(2)冷却水管道的支、吊架间距应符合如下规定:
(3)管道支、吊架型式符合设计、相关图集和规范要求,焊接应由合格持证焊工施焊,并不得有漏焊、未焊透或焊接裂纹等缺陷。
1.3阀门、自动排气阀、Y型过滤器等管道部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阀门安装的位置、进出口方向应正确,并便于损伤 连接应牢固紧密,启闭灵活;成排阀门的排列庆整齐美观,在同一面上的允许偏差为3mm;
(2)电动、气动等自控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高度,包括开启、关闭等动作试验。
(3)Y型过滤器应安装在进机组前的管道上,方向正确且便于清污;与管道连接牢固、严密,其安装位置应全球滤网的拆装和清洗。
(4)在系统最高处及所有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设置排气阀,在管路最低点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阀。
2、PE管的连接方法
按照设计要求以及《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规定,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管径大于等于63的承插接头必须采用机械连械或电熔连接,不得采用手工连接。
热熔或电熔连接设备的温度控制应精确,加热面温度分布应均匀,加热面结构应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热熔连接前、后应使用洁净棉布擦净加热面上的污物。从事PE管连接的操作人工上岗前,经过厂家专门培训,经考核和技术评定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地埋管系统施工时,沟槽或竖井内应避免雨水和施工用水浸入。沟槽内应有防止雨水、地下水的抽排设施和系统(排水沟、集水坑、潜水泵等)。
2.1PE管材热熔承插连接方法与步骤;
(1)用清洁的抹布将管材和管件表面清洁干净。 (2)在管材插入深度处做好标记(等于管件套入深度)。 (3)检查电熔焊机是否达到规定温度(250±10℃)。 (4)把管材和管件同时嵌入规定深度加热。
(5)当加热到规定时间后把管材和管件迅速拔出并把管材平稳而均匀地推入到管件承口中。
(6)冷却并检查接头质量。 承插连接工艺参数
管材外径(mm)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熔融深度mm) 14.0 15.0 16.5 18.0 20.0 24.0 26.0 29.0 32.5 加热时间(s) 5 7 8 12 18 24 30 40 50 熔融时间(s) 4 4 6 6 6 8 8 8 10 冷却时间(min) 2 2 4 4 4 6 8 8 8 2.2PE管热熔对接施工方法与步骤;
用清洁的麻布清洁待接管材的端部和加热板表面。
用夹具将管材固定在焊机上,检查是否对中,并施加一定的压力检查管材夹持力是否牢固。
用铣刀铣削管材的端面后检查对中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检查管材两端面的间隙量符合下列规定值:
D<225mm时、间隙量不得大于0.3mm; 225≤D<400时、间隙量不得大于0.5mm; D≥400时、间隙量不得大于1.0mm。
检查管材轴线的对中情况,偏差最大不超过管材壁厚的10%。 检查并确认加热板温度是否合适(210℃)。 测试系统的拖动压力Pt并记录。
在两管端面放入加热板,闭合夹具,并设定好焊接压力,开始加热。待管材间的卷边高度达到要求时(见焊接参数表),将压力降为P2时(近似等于拖动压力),同时按下吸热时间按钮,进行加热。
加热完毕后,迅速打开夹具,移去加热板并快速将两加热端面对接,在规定的时间内匀速地将压力调节到P=P5+Pt。
保持焊接压力直到冷却时间结束后,在从焊机上将接好的管材卸下,仔细检查接头的质量。
热熔对接工艺参数
第一步:预热 公称壁厚(mm) 第二步:熔融 第三步:切换 最大切换时间 (秒) 4 5 6 8 10 12 第四步:对接 焊接压力:0.15Mpa 冷却时间(分) 4-5 6-10 10-16 17-24 25-32 33-40 预热压力:0.15Mpa预热压力:0.01Mpa 温度:210℃预热时的 预热温度:210℃ 卷边高度h(mm) 加热时间:(秒) 0.5 0.5 1.0 1.0 1.5 1.5 30-40 40-70 70-120 120-170 170-210 210-250 2-3.9 4.3-6.9 7.0-11.4 12.2-18.2 20.1-25.5 28.3-32.3 2.3PE管热熔连接施工方法与步骤:
(1)电熔焊接前必须判明将焊接的管材和管件具备可焊性(要求材料是同性同牌号).
(2)检查电熔管件有无断丝,绕丝不均等异常现象.
(3)检查管材或管件插口端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如划伤深度超过其壁厚的10%,应局部切除后方可使用.
(4)在管材端按照需插入管件长度用记号笔进行标注.(测量管件承口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或管件插入端标出插入长度)
(5)刮除管材插入长度加5mm的插入段表皮(氧化皮),其厚度约0.2mm,并修整光滑;并重新标记插入长度;将管材或者管件插入端插入电熔承插管件的承口内,至插入长度标记位置,并检查其配合尺寸。
(6)将焊机输出插头插入管件插孔内并进行锁紧.
(7)用自动扫描仪对准管件条形码进行焊接参数扫描. (可根据条形码上的工艺手动设定焊接参数)
(8)确认焊接参数无误后启动焊机进行焊接.
(9)在焊接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注意观察管件观察孔内熔体溢处情况. (10)焊接完毕,取出插头进行自然冷却.检查连接处熔融料溢出情况,允许溢边量(轴向)尺寸为10mm(50≤DN≤300)。
3、水平管的压力试验、清洗、保温、防腐
根据设计要求,管道和支架在表面预处理后,管道刷红丹防锈漆两遍,管道支吊架刷防锈油漆和灰色磁漆两遍,供回水管、管件及设备采用30mm的橡塑保温材料保温。
3.1试压:
当工作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5Mpa,最高压力以最不利压力(垂直管最底部压力)为限。
向系统缓慢注水,同时将系统内空气排尽。系统充满水后,应进行水密封检查。对系统开始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2h,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3.2清洗吹扫:
管道吹洗前应仔细检验管道支、员架的牢固程度,对有异议的部位应进行加固,对不允许的吹洗的设备及管道应进行隔离。
管道吹洗前应将管道系统内的仪表、滤网、节流阀、安全阀、上回阀等暂时拆除或临时短管替代。吹洗的顺序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采用洁净水进行冲洗,水冲洗流速不低于1.5m/s,冲洗压力不得超过管道压力。冲洗排管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积的60%,排水时不得形成负压。连续进行冲洗,以排出口的水色与入口水目测一致为合格。
3.3防腐:
防锈涂料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涂层层数及涂刷质量,涂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涂层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气泡、剥落、漏刷、反锈、透底和起皱等缺陷。
3.4保温
设备及管道的附件保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结构合理、安装牢固、拼缝严密、平整美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角缝应为封盖式搭缝、各层表面应作严缝处理、拼缝应规则,错缝应整齐,表面应平整。
拼缝宽度:保温层不得大于5mm,保冷层不得大于2mm。同层应错缝,上下层应压缝,搭接长度应大于100mm。
4、成品保护
4.1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其支托卡架不得做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 4.2阀门的手柄在安装时应卸下,交工前统一安装完好。 5、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5.1施工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和各专业施工员必须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根据现场安全施工需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不经学习不准进行安装操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5.2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确保一机一闸一漏。用电线路必须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内的要求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接线、接电。
5.3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发现机械、电线、绳索等设施有隐患及危害安全操作时,都有责任立即通知领导并及时纠正,在排除隐患后才允许施工。
5.4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警告标志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要经总包单位施工负责人同意。
5.5施工作业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能使用。 5.6使用电动工具必须随时注意线路的情况,不准电线有结扣或扭动。
5.7禁止施工人员自行敷设或拆除临时用电线路,必须由负责临时电的专业电工进行。
5.8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断电加锁或专人监护。
6、文明施工措施
(1)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力度,施工现场做到有挂牌、有宣传标语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和创优标准。
(2)严格执行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创文明工地,尽量做到施工不扰民。 (3)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三通一平、无积水、无长流水、无长明灯,做到施工平面布置合理、达标。
(4)严格材料管理,不同材料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一头齐,一条线,转成丁,成行,高度不超过1.5米。
(5)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成品,堵塞管道。
(6)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至规定处。清运渣土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汛措施,运送过程中不得遗撒。
(7)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7、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可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施工中严禁随意焚烧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4)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5)施工中产生的污水不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网,经沉淀后排出。 8、雨季施工措施
(1)在进入雨季前由施工队组织一次检查,检查重点包括仓库、休息室、暂设棚是否牢固,能否经得起雨淋、水泡下沉倒塌,有危险的应采取加固措施。
(2)对电气设备、开关箱、临时变电所等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防雨设施是否完备,用电设备的绝缘,接地是否良好,防雪设施是否安全可靠进行检查。
(3)进入施工现场露天存放的电气、仪表设备,如开关盘柜、电动机都要有防雨设施。
(4)在雨季所有施工用电设备都应有防雨设施。风雨过后,要对堆场的临时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当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5)所有进场其他设备,不允许放在低洼地方,防止被水浸泡。
(6)进场的保温材料不要放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存放时应垫起,用苫布盖好,不使材料受潮和雨淋。
(7)露天存放的钢材下面应用道木或木方垫起,避免被水浸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