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物价上涨的问卷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物价上涨的问卷调研报告
2011年11月9日上午 通信二班104室调研小组
一、 基本情况:
近年由于物价持续上涨,猪肉、牛羊肉、食用油、各种蔬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各高校食堂的菜价也上涨了不少。由于我们听到了许多学生都抱怨校园内食堂菜价太贵“吃不起”,还有许多学生觉得校园商店物价较贵,更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到了东区之后生活费是之前在西区的1.5倍。由此我们做了关于校园物价的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校园内
调查对象:江苏科技大学学生
调查内容:对校内食堂以及商店的物价看法及个人生活费用 调查方式:问卷、口头访问 调查人:陶丹 曹安琪 朱可雅 刘悦
关于校园物价上涨的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月生活费是多少
A.1500-2000 B.1000-1500 C.800-1000 D.800以下 3.伙食费占您生活费的比例
A.95%以上 B.80%左右 C.50%左右 D.50%以下 4.您生活中理想的伙食费占生活费的比例
A.95%以上 B.80%--70% C.60%--50% D.50%以下 5.您对我校食堂伙食的评价
A.好 B.还行 C.一般般 D.差 6.您认为食堂价格上涨对您生活的影响
A.很大 B.一般 C.很少 D.没有影响 7.您每天三餐的花费大概是多少
A.10元以下 B.10—20元 C.20—30 D.更多 8.对于现在物价上涨的形势您是否能予以理解
A.能理解 B.不太能理解 C.不理解 D.不关心 9.你是否会因为某种食物价钱太贵而选择别的食物 A.是 B.不是 C.没在意 10.物价上涨是否影响你对食物的购买
A.影响很大 B.影响不大 C.没有影响 D.不在意 11.你认为校内食品价格相比较校外水品
A.偏高 B.持平 C.偏低 D.没在意过 12.您经常网购么
A.几乎都在网上买 B.比较频繁 C.偶尔买 D.没有过 13.您是出于什么原因网购
A.方便 B.便宜 C.喜欢 D.随意 14.平时是否做兼职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D.没有过
二、 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一共分发了50份的问卷,共收回了49份,有26份是男生填写的,有23 份是女生填写的。经过我们口头详细的询问以及结合对问卷详细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1、有50%的学生正常的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之间,大约25%的学生月生活费是在800元以下的。经询问得出男生生活费普遍比女生多一点。虽然这并不是一笔特别大的可消费资源,但却有35%的学生的月伙食费占到了整个月生活费的80%左右,有50%的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占月生活费的50%左右,总的来说,这对于他们来讲已经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因为除去伙食费之后,学生余下来的费用很少。因此有80%以上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伙食费只占生活费的50%以下,大部分人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费用去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买书、游玩等。我个人认为,50%是一个刚刚适合的数字,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得知:若是学生每月除去吃饭的费用,剩下可供支配的费用
只还有生活费的20%到30% ,大概就只有300元左右,这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学生来说,根本不够,几次超市购物几次外出旅游,钱就花的差不多了。2、另外,几乎所有问卷学生都反映,到东校区之后,生活费较在西区上明显的上涨了很多,原因在于东区食堂菜价较西区贵,没法吃到便宜的东西,不像在西区那样可以吃到便宜又实在的食物。一天三餐花费基本上都在10~20元左右,想省钱都没什么有效的途径。而对于校园商店,大多数学生都抱怨物价“太黑”,几乎每样物品的价格都比正常的价格高5毛钱,很多学生对此望而却步,虽说只多了五毛钱,但大多学生都认为太不合理,因此近有40%的学生会选择放弃或是改买其他的物品。对于这个,我很希望学校可以作出合理的价格改善,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为了省几毛钱跑到校外商店买东西,商店不能因为在学校内处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认为可以获得好的利润,就这样形成价格上的垄断。3、 65%的学生对目前经济上涨形势不太能够理解,认为物价长的太多,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大多数学生由于剩下的可供支配的生活费用不高,物价的上涨已经给这些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与经济压力,所以有一部分同学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在校外找了很多份兼职赚钱来作为自己的生活费。更有很多的学生为了减少支出在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转向网购,因为网购确实是可以为他们省下一笔客观的费用。4、不仅是以上各个方面的情况,同学们还对学校食
堂的方才质量提出了疑问:明明是素菜,就加了一点肉末,它就算是荤菜了,这让同学们很头疼,认为一道5毛钱到1元钱就能买到的菜一下子就卖到了2元左右,很不划算。诸如此类的还有其他很多大大小小的的问题。 三、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目前,不仅是校园内物价普遍上涨,校外物价也增长了很多,这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与压力。很多的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不大,但由于上涨的多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必须要消费。所以在经济上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对于我国的物价飞速上涨,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过初中高中的政治知识,我们可以知道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与意识形态无关,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就愈速。而我国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货币供应量太多,导致钞票贬值,物价上涨。
首先是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占款,我国投入市场约13.3万亿元人民币。其次,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政策,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投入巨资“救市”。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由于上面两种情况的发生,造成了市场上的货币量太多,造
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货币量供应过多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一、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是一切生产企业都必需的燃料和重要成本构成因素。而我国的消费的石油约有一半需要进口,因此国际油价的上涨多我国影响很大。二、国际粮价上涨,我国本来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农业大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农村地区到处在拆迁建设,使得农用耕地越来越少,对耕地形成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加,这一矛盾的存在导致我国粮食依赖进口的比例日益上升。由于近年美国40%的玉米、巴西产的50%粗糖都被用作生物乙醇的生产原料而耗费了。位居世界第三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去年因遭百年一遇的旱灾减产而不得不进口谷物。这就势必导致国际粮价上升。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我国进口的粮食价格自然会随之上升。不仅如此,在国内粮食市场上,还于外资进入后垄断、操纵市场也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以及粮价的上涨根本上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发生。而我国目前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场危机的根子在于美国,是美国的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的世贸体系下,经济全球化广泛推进,这就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会转变为全球
危机。使得当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的金融市场极度恶化,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个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率上升,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对独立,介入国际金融市场不深,目前只是处在金融风暴的边缘。但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金融业由于所有的美国银行债券大幅贬值而直接蒙受了经济损失。其次,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第三,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挫伤了我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而当时我国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估计太严重,以至于在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下滑后,采取加速的货币发行和大幅度削减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扩张以及扩大内需为目的政府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引致了市场货币供应量过大,再加上国际游资冲击等,造成了当前的物价上涨.不仅如此,金融危机出现之后,西方各国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纷纷增发货币,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西方很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欧元美元,增加了世界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全球的物价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一升值,中国的货币优势就荡然无存。原本中国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卖到美国去只要12美元多一点点,现在同样的一件商品卖到美国去就要将近13美元。中国的货币当局一直承受着国际舆论对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外国通过本币贬值或者逼迫竞争对手货币升值,来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扩大贸易顺差或者缩小贸易赤字来带动经济增长,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美国等国如
果贬值本国货币,就会增加出口,带动就业和消费的上升,这就为走出经济低谷提供了道路。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物价。
四、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针对金融危机给我国造成的物价上涨的严重情况,我国实行了很多财政措施。目前所要的就是扼制经济过热,通过减少货币总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率,遏止通货膨胀,这才能再一定程度上降低物价。另一方面我国的首要问题还是外汇储备过多造成了过多发行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资金从内流转为外流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过热的经济降温的变化开始时,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外国资金撤出中国在当时确实并不是坏事,因为它可以减少过多的外汇储备并由此缓解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无价的下跌。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目前我们一方面应当坚决实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冷却过热的经济,遏止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则要防范宏观经济形势的“骤变”造成金融危机和严重的经济萧条,防范宏观经济形势“骤变”为资金急剧流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和失业剧增。在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取得初步的成效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防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 201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物价的16条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
好煤电油气运输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放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此项完备稳定各方面物价的措施,切实落实稳定物价的政策,我相信只要各方面的相关部门都能运行这16项措施,不远的将来一定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物价的上涨,一定能够基本满足人民对物价的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
我个人认为,不管国家当前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措施,是抑制经济过热而实行的减少货币发行量的财政政策还是减少外汇储备的相关政策又或是其他相关的法令法规。最根本的都是应当以降低或稳定物价为根本目的,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得失,推出令百姓满意的政策,维护百姓的利益。 五、对校食堂建议:
而对于校园内食堂菜价的上涨,我们想提出一些大家都想提出的几点意见:首先学校应督促餐饮服务中心增加餐厅成本核算的透明度,向同学们公布餐厅运行成本,并吸纳学生共同参与学生餐厅监督管理。其次,后勤部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考察大多数学生的情况适当的降低菜价。只有当菜价下降到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范围内,校园内才不会出现怨声载道的情况,校园内才会出现一片和谐的氛围。再次,食堂应该明确的分开荤菜和素菜,不要把加了一点点肉末的
素菜归类为荤菜,打出高的价格。如果是荤菜就应该给出符合食物价格的东西。最后、还希望学校商店物价不要太“黑”,应和一般商店的价格一样,不要因为处于优势的地理位置而胡乱的提高物价,很多食品也不标明价格,就随店员要价,太没有规范。我相信只有解决了以上的几个问题,我们的校园才算是真正和谐校园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