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来源:乌哈旅游


学点语法知识,破解词类活用.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词的分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思考

在现代汉语中:

1、名词能否做谓语? 一般是由动词充当。 2、名词能否做状语?

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 一般是由名词充当

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 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

请看例句:

二月草已( )

请分析成分。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空处是“芽”,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二、词类活用:

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具体而言,它包括: 1.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

3.名词意动用法。4.名词使动用法。

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 7.动词为动用法。

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

名词活用

(一)名词做动词

1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籍吏民,封府库 2、大楚兴,陈胜王 规律一:

名词不带宾语,带的话一般活用为动词。

1、范增数目项王 2、汉水又东 规律二:

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那么名词如果出现在副词后边就要活用为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规律三:

“能愿动词”是要出现在一般动词前面的,“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小练习]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④粪土当年万户侯

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⑥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⑦日将暮,取儿槁葬 ⑧履至尊而至六合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⑩吾师道也

(二)名词作状语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辇来于秦

3、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规律:名词在句中常作主语、宾语,如果它用在动词前处在主语的位置,而又不能作主语时,就要活用作状语。

[小练习]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日:每天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动词活用

(一)动词使动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庄公寤生,惊姜氏。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规律:1.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2. 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宾语发出的,一般是用作使动。

(二)动词作名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得:收获、心得

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规律: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

3

“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形容词的活用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规律: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带宾语必然要活用,有三种情况: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活用为使动词。 三、活用为意动词。 (一)形容词作动词

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 穷:揭穿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⑥彼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规律: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

示例: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规律: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 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 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

4

容词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意动用法 示例: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规律: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相当于“认为怎么样”或“以„为„”。 (四)形容词作名词

示例: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险以远,则至者少

“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 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⑦ 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特征: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五)形容词作名词

示例: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险以远,则至者少

“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 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

高:高处

⑦ 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特征: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一试身手:

找出下列活用了的词,并加以解释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天雨墙坏

4.君将哀而生之乎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6.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7.破,必北还 8.惧有伏焉

9.项伯杀人,臣活之

10.采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11.素善留候张良 12.与臣而将四矣

1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4. 则耻师焉。 15.填然鼓之

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