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年口腔助理医师辅导: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2012年口腔助理医师辅导: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来源:乌哈旅游


(一)牙本质小管(dentinaltubule)

1.为贯穿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组织液和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2.从牙髓表面向釉质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 3.在牙尖部及根尖部较直;

4.在牙颈部弯曲呈“~”形,近牙髓端的凸弯向着根尖方向; 5.小管近牙髓一端较粗,越向表面越细;

6.牙本质在近髓侧和近表面每单位内小管数目之比约为4∶1;

7.小管自牙髓端伸向表面,沿途分出许多侧支,并与邻近小管的侧支相互吻合; 8.牙根部小管的分支数目较冠部多。

(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odentoblasticprocess) 1.是成牙本质细胞的原浆突伸入牙本质小管内;

2.在其整个行程分出细的小支伸入小管的分支内,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 3.胞浆突内主要有微管及微丝;

4.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与牙本质小管之间有一小的空隙,即成牙本质细胞突周间隙; 5.小管的内壁衬有一层薄的有机膜,即限制板。 (三)细胞间质 1.管周牙本质:(peritubulardentin)

(1)在牙本质的横磨片上,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环行透明带,即管周牙本质。

(2)特点:矿化程度较高,含胶原纤维较少,构成小管的壁,在切片上呈一环行的空隙。 2.管间牙本质(intertubulardentin) (1)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 (2)特点:胶原纤维较多(Ⅰ型),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与小管垂直;矿化较低。 3.球间牙本质(interglobulardentin)

(1)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些未被钙化的间质,此未钙化的区域即球间牙本质;

(2)特点:

4.生长线(incrementalline)

(1)是一些与小管垂直的间歇线纹;

(2)特点:表示牙本质的发育和形成速率是周期变化的。 (3)欧文线:由于发育期受到障碍,形成加重的生长线。 (4)新生线:

5.托姆斯颗粒层(Tomesgranularlayer)

(1)在牙磨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2)形成原因:

6.前期牙本质(predentin)

(1)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的一层未矿化的牙本质,称为前期牙本质。 原发性牙本质:

是牙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牙本质,构成牙本质的主体。 继发性牙本质:

是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后,继续不断形成的牙本质。 罩牙本质(mantledentin):

最先形成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位于牙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透明层(hyalinelayer):

最先形成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位于根部者称透明层;厚约5~10μm. 髓周牙本质(circumpupaldentin):

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内侧的牙本质称髓周牙本质

相关推荐>> 2012年医师综合笔试考试时间9月8日、9日 2012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考前押题试题 2012版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宝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