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解读】
1.正确描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能够解释我国气候特征的成因。3.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
【填图训练】
图一
1.写出图例所示的气候类型名称A B C
D E 2.甲、丙两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有什么差异?
甲: 。 丙: 。
【基础知识】
一、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最 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方 ,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 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 变化也较大,说明我国季风气候具有 的特点。
2.习惯上,以 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 , 非季风区受 、 等因素的影响,降水稀少。 、雨热同期是我国的气候资源的两大优势。 二、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 带,又有多种多样的 地区,这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我国东部多为季风气候,自南而北依次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1
另外还有面积广大的 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问题】
1.试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1) 。
(2) 。 2.我国季风气候带来了哪些灾害性天气?
(1) 。 (2) 。 3.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1) 。 (2) (3)
(3) 。
【典例赏析】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
(1)A地区的雨季每年一般起于 月,止于 月。 (2)B地区每年一般会出现“ ”天气。
(3)图中C、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 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
(4)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我国往往会造成 (灾害);而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则又会造成 (灾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我国雨带移动规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雨带的位置和时间和对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熟练程度。第(3)题关键是看清楚图中C、D两点的地理位置,C处于华北地区,D处于东北地区,不难想到华北地区春旱非常严重,而东北地区因有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而没有春旱。
答案:(1)5 10 (2)梅雨 (3)C 春季积雪融水 (4)南旱北涝 南涝北旱
2
【基础训练】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图三),回答1—2题。
D.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
5.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能力提升】
图三
1.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l8℃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读图四,反映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图六
图六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1—2题。
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30°—40°盛行西南风 D.20°—30°盛行上升气流
2.图七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图六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图四
4.图五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图五
图七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中国分区图(图八)”回答3—6题。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图八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高控制 D.处于背风坡
8.四地中春旱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④地降水季节差异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近 B.深居内陆
C.终年受西风控制 D.终年受赤道抵压控制 10.读图十及下表1,回答下列问题:
3.形成甲、乙两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的是( ) A.海陆位置
B.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比甲长 C.纬度位置
D.甲地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
4.丙区的自然景观与甲、乙两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丙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量少 B.甲、乙两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甲、乙两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丙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5.地点①一月份平均气温有可能为( ) A.18℃ B.5℃ C.-6℃ D.-28℃
6.地点②多年平均降水量有可能为( ) A.875mm B.733mm C.422mm D.255mm 图九是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据此回答7—9题。 百分比
地点 海拔高度(米) 年均温(度) 年均降水量(mm) (1)说明①、④两地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①地降水量高于②地原因。
(3)分析③和④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
图九
4
的原因。
610.8 339.8 2047.5 1680 36 -2.2 22.3 21.8 ① 171 ② 437 ③ 60.8 ④ 58.9
表1:
图十
7.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 )
学案4
【问题】
1.我国南北维度跨度大,南北气温差异大形成多个温度带 东西跨度大水分差异显著 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2.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3.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物在我国能找到是和生长的地区,我国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气候复杂多样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等地域文化差异显著。 【基础训练】
1.C2.C3.B4.D5.D 【能力提升】
1.C2.C3.C4.A5.C6.A7.C8.A9.B
10.(1)①年温差大于④ 原因:①纬度高,冬季日照时间短,近冬季风的源地,且冬季雪的反射率大。④地的年降水量大于① 原因:④地近海,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2)①处在大兴安林的东侧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处在非季风区,降水少。 (3)③④纬度相差不大,但③处在东南季风和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