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协助诈骗罪的判刑期限是多少年?

协助诈骗罪的判刑期限是多少年?

来源:乌哈旅游

协助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惩罚:协助者是从犯,可以较轻处罚;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数额在4万-20万,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数额在20万以上,可判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协助诈骗罪,协助的人在法律上是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处罚。对于非法占有为主要目的,以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是情节比较轻,数额在四万元到二十万的,会依法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是拘役。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数额在二十万以上的,会依法判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同时处罚金。

拓展延伸

协助犯罪的共犯是否会受到相同的刑罚?

协助犯罪的共犯在法律上可能会受到相同的刑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共犯是指在犯罪行为中与主犯共同实施、策划或协助的人。虽然共犯的具体角色和责任可能有所不同,但根据犯罪共同体原则,法律倾向于对共犯采取一致的刑罚。这意味着,如果共犯的行为与主犯的行为在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等方面没有明显区别,法庭可能会对共犯作出与主犯相同的判决。然而,具体的判决仍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证据、共犯的犯罪程度等因素。因此,在每个案件中,法官会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决定共犯的刑罚。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协助诈骗罪的共犯在法律上被视为从犯,可从轻处罚。对于以欺骗手段获得大量财物的行为,根据数额的大小,刑罚也会有所不同。情节较轻的,数额在四万元到二十万之间,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而情节较重的,数额在二十万以上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需要注意的是,共犯在法律上可能面临与主犯相同的刑罚,具体情况仍需根据证据和犯罪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