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凌晨,天还没亮,我又被痛苦的叫声惊醒,是大姐,她时儿坐起,时儿躺下,坐着也是叫,躺着也是叫,母亲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大半夜的农村连灯光都看不到,外面漆黑一片,想去医院都去不了,那时连车都没有,真不知道那种情景当时父母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我只记得大姐被送去了新庙医院做了手术,是胆结石。这场灾难也许对当时的家庭来说是个天大的打击。
小学二年级,父亲带我去武汉了,因为我从小有先天性的心脏病,这次带我去武汉是想到大医院检查一下,确定一下病情,好让心里踏实一点。第一次出远门,看到了火车,看到了电车,看到了长江大桥。父亲叫我数火车的节数,带着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四处奔波找熟人找医院。那时候大城市给我的感觉是,等车的时候有人来拉你的包,逛街的时候地上有很多小零分的钱在地上没人捡。有一次坐公交车父亲拉着我在上车的时候因为人太多太挤,居然把我给挤下来了,当父亲想下车的时候,司机却开车了,幸好当时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我们村的另一位叔叔,于是我和那位叔叔就在那里等着父亲再坐回来。还有一次父亲在武汉同济医院去挂号还是去拿药,结果回来的时候找不到我的病房了,因为医院太大,房间又都大同小异。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农村人进城里的各种难处。
某年某月某日,冬,大雪,天微微亮我和三姐就起床上学了,走到路上白茫茫的一片,虽然很冷,可是我们依然坚持着这么早就去上学,那次雪好像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次雪,深的地方好像都到膝盖了,不过那时很小,膝盖应该也不高,三姐比我大三个年级。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因为一次生病请假而没有完成老师的作业,结果老师罚了我,从那次开始,我就学会了叛逆,可是没想到那位老师从三年级一直教我到六年级。因此我一直和这位老师对抗了三四年。学习也因此落下了很多。
小学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为了能很快的适应以后的初中生活,老师让我们在学校先试着过住校生活。学校没有宿舍,没有床,我们只是把家里的被子带到学校铺在课桌上就睡,有一天早上我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手被什么虫子咬了一下似的,特别的痒,后来抓了几下,发现手很快就肿了,打开灯一看,有个同学说他刚才看到一条很大的蜈蚣,于是马上叫来老师,老师赶快用手帕帮我把手腕绑紧,不让血液流动,然后用嘴帮我吸了下就立马回家通知家长,母亲着急的马上带我去医,听说婆婆家那边有个人医这些毒虫毒蛇的咬伤很厉害,母亲就带我去找那个人,走了大半截路,母亲问路人那个医人家里怎么走,结果那路人说了一句很恐惧的话,说最近那人刚医死了一个人,母亲又着急的带着我往回走,到栗木的那个小诊所就医,这个时候我的半截手已经没有知觉了,因为血液不流通,可能也加上蜈蚣的毒,半截手变得乌紫乌紫的,没有一点知觉,到了小诊所,医生先是帮我清毒,随后找来几只蜗牛放在我手上被咬的地方吸,这件事总算就这样算是慢慢的过去了。
某年某月某日,妹妹生病了,时冷时热,母亲煮了点鸡蛋给她,可是她居然生气的不吃,冒出一句让人很震惊的话:谁叫你们喜欢儿子不喜欢女儿?也许那个年代都是这样,对儿子都要偏爱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更加上我从小有心脏病,家人对我的关心可能会相比妹妹来说更加明显。只记得小时候妹妹很容易咳嗽,可是她越咳母亲就越焦燥,越骂她,妹妹就越哭得厉害,越咳得厉害。小时候都说妹妹像大姐,可是给我感觉唯一不同的是妹妹的命运和大姐是完全不同的,在任何事情的角度上看,妹妹似乎都是多余的,有时候想想,家庭环境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根本原因。
二姐很小就出去打工了,大姐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毕业后又做了手术,加在她在家排行老大的脾气,因此家里的农活基本落到三姐身上,每年农忙的时候都是三姐带着我和妹妹出去干农活,从小三姐做事的那种勤勤恳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带着我们去地里割道子,回家了还要挑水、洗衣服、做饭。经常还会被父亲脾气不好的时候说她,被我不高兴的时候气她。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拿着棍子追着她跑,小时候听说我很霸道,没人敢惹我生气,总是欺负二姐和三姐,尽管她们总是让着我。待续、、、、、
每年春节大年初一别人家都喜气洋洋,我们一家却要去地里挖“米荠”掰甘蔗。初二就要挑到一个叫栗木的小镇上去卖,因为我们兄弟姐妹的学费都得靠这微薄的收入来支撑。从家里到栗木大概有几里路,抄小路的话中间要穿过一条河,那时候河中间有个口子总是要跳过去,我到现在都不明白,那时候为什么一直没有人去拿一块板抗在中间。因为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从那里跨过。总是看着母亲挑着一大挑东西从那里跨过时的惊险情景,现在想起来都还心惊着。在栗木卖甘蔗和米荠一般只需要两个人,通常是我和母亲或者是父亲去,中午吃饭的时候有时候就留我一个人在那里,母亲或父亲回来吃了饭对换。而几个姐姐就在家里挖米荠,其实挖米荠是件最辛苦的事,挖了还要从泥巴里扣出来,捡回家还要洗。一般半个小时下来就会腰酸背痛。虽然那时候的生活很艰苦,可是现在想想,可能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那时了,因为那时候是全家最团圆的时候,那时候有母亲,父亲,有姐姐妹妹弟弟。那才像一个真正的家,一个真正完整的家。
爷爷去世后,奶奶就住到了我家后面的一个小房间,我开始也跟着奶奶睡了,奶奶睡在我家也许对母亲来说是个天大的煎熬,因为母亲对奶奶的恨也许我们没有人能体会得到。据说在大姐的上面我还有一个哥哥,后来掉到池塘里淹死了,母亲一直把这个事记恨在奶奶身上,因为当时奶奶正带着大伯的几个孩子。而忽略了我那个早已不在人世的哥哥。但是从我的记忆中,奶奶对我们几个都还是不错的,奶奶有东西吃的时候总是留着给我吃,每次只要姑姑一回来,奶奶就有东西给我吃。母亲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嘴上总是不饶人,但是好事又都被她做了,记得当时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杀人不用刀。这句话我到今天才算真正的体会到了。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足以将你的心碎成万片。
盛夏,傍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父亲却披蓑戴笠拿着手电筒说要去田里放水,不然庄稼会被淹掉的,想想那时种田种地就是农民唯一的生命根源。我们在家里吃着晚饭,父亲却在外面漆黑一片的风雨里,当时真的很担心,很着急。待续、、、、、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会赚小钱了,由于家里的甘蔗很多,我经常带到学校去吃,有时候自己去地里掰了整根的带到学校去,有一次一个同学说要跟我买了吃,我就卖给他了,后来就开始经常甘蔗去学校,跟家里人说是带去吃的,每次都多带一些,还刻意用刀切成一小节一小节的,这样就有助于卖给别的同学赚点小钱,记得那时候是一分钱一节,一个学期好像也可以卖个一二十块钱,足够我在学校买些零用了。 那时候觉得自己好富有,后来班上的男同学更好玩,叫我带粗一点的甘蔗,而且是长的,带去让他们放在两张桌子之间然后两个人打赌用手去辟,辟断了则另一方付钱买下来给辟的人吃,没有辟断就辟的人付钱买下来给另一方吃,反正不管怎么样,我的甘蔗是肯定能卖出去的,因此我不亦乐乎。待续、、、、、、
城市的浮华,让我真的很怀念以前农村那种朴实热情的生活,可惜如今的农村已经成为一片荒凉,记得以前每到夏天的晚上,每家每户都把那个小竹床搬到门口乘凉,大家坐在月光下一起唠嗑,讲鬼故事,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但那时候的欢声笑语,那种浓厚的纯朴的真实的乡情恐怕再也难得体会到了。有时候想想,不知道这个社会是发展了,还是扭曲了,不知道到底是改革还是毁灭。
弟弟的出生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当时母亲已经年过四十了,本来老来得子,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可是对我们这个贫困多难的大家庭
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为了要生个儿子,每个家庭都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由于我从小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才会有后面的妹妹,弟弟。待续、、、、
一直不敢往下写,是因为我真的没有勇气去想那些沉重的回忆,不知道为什么,灾难似乎总是和贫穷的人纠缠在一起。为了供我们姊妹六个,父母多年来一直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从牙缝里省出点钱盖了两间新砖房。那年新年将至,房子还没装修,母亲就急着搬进新房去住了,可是还没住几天,母亲多年来的积劳终于撑不下去了,大年三十,人家家里都是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可是我们一家人却沉淀于苦难之中,母亲痛得连走路都是弯着腰的,吃什么吐什么,每天都要靠药水来维持着生命。家里刚盖的房子,又没钱去看病,还有那么多人要读书要吃饭,(当时大姐在学校当代课老师,也没什么工资,二姐在外面打工,三姐在读中专,我在念初中,弟弟妹妹在小学)想想当时的情景,真的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撑过来的。后来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父亲没有办法,四处托关系借了钱带母亲去黄冈的医院检查并做了手术。检查结果是:母亲得的是肠癌晚期,即使做了手术,最多活不过五年。自从母亲生病了后,我的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復地的变化,父亲带母亲去看病大概去了一两个月,家里就只剩大姐和妹妹弟弟,我一星期回去一次,母亲生病了,一家人心情都不好,都很沉重,最可怜的是弟弟妹妹,这么小就不得不去面对独立的生活,大姐脾气很不好,经常骂得他们哭都哭不出声来,只在那里不停的掉眼泪,抽泣。还好我一星期只回来一次,那时候一星期家里只给两三块钱的生活费,学校的菜是五毛钱一份,有肉的是一块钱一份,我基本是都是从家里把菜烧好装在瓶子里,然后带到学校去吃的。母亲生病那段期间几乎很少从家里拿过钱,一星期几乎都是吃从家里带来的冷菜和辣酱糊。记得母亲从医院回来的那天,弟弟远远的看见母亲就嚎啕大哭起来,也许是这段时间母亲不在家,受了太多的委屈。母亲回来后身体依然很差,医生说要好好休养的话也许可以多活两年, 可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如何休养?很快,被生活所逼,母亲带着病又干起了农活,虽然走得很慢,虽然走得很吃力,但是母亲依然坚持着能干一点是一点,母亲那时候总是跟我说,他多做一点,父亲就可以少一点。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母亲当时走路时弯着腰的情形。有时候我真的想不通,一个人的心到底可以冷漠到什么程度?即使母亲这样子了,大姐居然还经常对她大呼小叫的,我不知道大姐为什么一直脾气这么不好,有一次大姐从学校回来,可能是很口渴,去倒开水发现没有开水了,当时就发脾气,母亲见状连忙去烧开水。那种情形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形容、、、、、、 1997年五月初八凌晨,母亲终于从痛苦中彻底解脱了,结束了一个49年的悲苦人生。母亲走的时候眼睛是睁着的,也就是所谓的死不瞑目,她放不下才七岁的弟弟,她看不到自己的六个子女其中任何一个成家立业,她等不到见三姐的最后一面,三姐从学校还没赶回来。她还来不及吃到她亲手种下的西瓜。她还有太多太多的心愿没有完成,就这样的走了,她怎么能闭得上眼睛?母亲手术后只活了一年多点的时间、、、、、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和其他小朋友,都期盼大人能给自己一份心爱的礼物。那我的爸爸会送我什么样的礼物呢?是一盒精美的巧克力?
盼星星,盼月亮,儿童节终于来到了。我睁开眼睛的第一眼就投向桌子。当时,我的心情万分激动,看见桌子上放着两本本,“就这个?就用这么样东西来应付我,当我是三岁小孩啊!”我连忙从热烘烘的被窝中爬了出来。眼看这就是儿童节的礼物,我的心不免有些失落。怎也想不到爸爸会送我这么样东西,这意义何在呢?”我急忙跑到爸爸身边问:“爸爸,您为什么要送我这么样东西?”爸爸说:“礼物并不在昂贵,重要的是那份心。我之所以要送你两本本子是因为我希望你能把知识积累起来。我和你妈妈在每本本子的第一页都给你写了几句话。
听了爸爸的话,我急忙翻开本子,打开第一页:愿女儿在数学王国中创造更多快乐,更多了不起!另一本上写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千里!这可是父母的一片心啊!我突然想到一句话:礼轻情意重。再看看那两本本子,觉得漂亮了许多,一本外表的颜色是红的,一本是绿的这可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我越看越喜欢。我准备把红颜色那本专用于语文,就叫“日积月累”。绿的专用于数学,就叫“快乐数学”。订好了题目就有了目标了。我打算在“日积月累”上把所有关于语文的知识写在上面。再在“快乐数学”上把有关于数学的知识写在上面。当然,我还要给他们穿一套新衣服,使他们变的更高贵。
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又要到六一节了,在这两本本子上,以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它们是飞船,带我飞向成功的彼岸。
地点:管委会会议室
主持人:李××(管委会主任)
出席者:杨××(管委会副主任)、周××(管委会副主任管城建)、李××(市建委副主 任)、肖××(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市建委城建科科长)及建委、工商局有关科室 宣传人员。街道居委会负责人。
列席者:管委会全体干部
记录:邹××(管委会办公室秘书) 讨论议题:
1.如何整顿城市市场秩序。
2.如何制止违章建筑、维护市容市貌。
杨主任报告城市现状:我区过去在开发区党委领导下,各职能单位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在创 建文明卫生城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相应的城市市场秩序有一定进步,市容街道也较可观 。可近几个月来,市场秩序倒退了,街道上小商贩逐渐多起来,水果摊、菜担、小百货满街 乱摆……一些建筑施工单位沿街违章搭棚。乱堆放材料,搬运泥土撒落大街……这些情况严 重地破坏了市容市貌,使大街变得又乱又脏;社会各界反应很强烈。因此今天请大家来研究 :如何整顿市场秩序?如何治理违章建筑、违章作业、维护市容……
讨论发言(按发言顺序记录)
肖××:个体商贩不按规定到指定市场经营,管理不得力、处理不坚决,我们有责任。这件 事我们坚决抓落实:重新宣传市场有关规定,坐商归店、小贩归市、农民卖蔬菜副食到专门 的农贸市场……工商局全面出动抓,也希望街道居委会配合,具体行动方案我们再考虑。
罗××(工商局市管科科长):市场是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了。我们的方针、办法都有了, 过去实行过,都是行之有效的,现在的问题是要有人抓,敢于抓落到实处。只要大家齐 心协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秦××(居委会主任):整顿市场纪律我们居委会也有责任。我们一定发动群众配合好,制 止乱摆摊,乱叫卖的现象。
李××(建委副主任):去年上半年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时,市上出了个7号文件,其中规定 施工单位不能乱摆战场。工棚、工场不得临街设置,更不准侵占人行道。沿街面施工要有安 全防护措施……今年有的施工单位不顾市上文件,在人行道上搭工棚、堆器材。这此违章作 业严重地影响了街道整齐、美观,也影响了行人安全。基建取出的泥土,拖斗车装得过多, 外运时沿街散落,到处有泥沙,破坏了街道整洁。希望管委会召集施工单位开一次会,重申 市府7号文件,要求他们限期改正。否则按文件规定惩处。态度要明确、坚决。
陈××:对犯规者一是教育,二是逗硬。“不教而杀谓之虐”,我们先宣传教育,如果施工 单位仍我行我素不执行,那时按文件逗硬处理,他们也就无话可说。
周××:城市管理我们都有文件、有办法,现在是贵在执行,职能部门是主力军,着重抓, 其他部门配合抓。居委会把居民特别是“执勤老人”(退休职工)都发动起来,按七号文件 办事,我们市区就会文明、清洁,面貌改观……
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协商,一致决定:
1.由工商局牵头,居委会和其他部门配合,第一周宣传、第二周行动,监督实施,做到坐 商归店,摊贩归点,农贸归市,彻底改变市场紊乱状况。
2.由管委会牵头,城建委等单位配合对全区建筑工地进行一次检查。然后召开一次施工单 位会议,对违章建筑、违章工场限期改正。一个月内改变面貌。过时不改者,坚决照章处理 。
散会。
也许当他们终于都看的清楚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的时候,就会觉得那些过往的回忆其实记录下来也好不记录下来也罢,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回忆价值了。
因为我们的眼光始终都要是往前看的,我发了那么多的朋友圈,其实只不过是给自己寻求一个心里安慰而已,那些东西并不一定非要给别人看见,因为别人看到,甚至也都不会搭理沈千越的就忽略掉了,只不过是自己的生活。
这好像是你在看那样的故事的时候,或者是看别人的朋友圈动态的时候,你内心会是什么样的感想呢?
所以很多事情或许都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人虽然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但是却可以经历各种和低谷。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断去体会交接的环节,我们也许根本就不会觉得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交流体验。
一、把自己融入会议环境,是做好会议记录的前提。
一个会议记录员,要把一场会议记录好,是要有一颗融入的心态的。只有拥有一颗融入的心态,才能把自己与会场这个环境相叠,这样你才会喜欢这个环境。而也只有喜欢上,你的思想才会跟得上会议的节奏。只有跟得上会议的节奏,做会议记录时,你的精神才会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才能将耳、眼、脑、手并用。即用耳用心听取每个讲话人的声音,注意发言的线索和层次;用眼观察会场的各种动态、与会人员的表情、讲话人的手势和口型,帮助理解发言的内容;用脑思考讲话内容的取舍,琢磨发言的逻辑性用词,进行粗加工;用手把前三段落实到写,记录在会议本上。因此,会议记录员需要将自己融入会场,而不是会场融入你。
二、搞好会前准备工作,是做好会议记录工作的基础。
一是了解并熟悉会议情况和文件。如:会议的日程、议程、主题举行形式等。这样对会议就会有大体的了解,在你脑中就会形成一种记录思维定势,进而方便记录工作。
二是熟悉主讲、主持及重要与会人员。。
三是熟悉会议环境。
这就需要会议记录员提前到达会场,安排自己的工作坐位,了解场内人数及坐位摆放情况。
四是熟悉和扎实记录知识,因为会议记录属于速记式,所以对汉字特点要熟悉,语言规律要掌握,辨音能力要提高。并常研究或自创符合代替汉字的速记方法。
五是物件上的充分准备。如:备齐足够的记录本或记录纸,给钢笔汲满墨水并带上芯满的中性笔做备份,
带上有关的名单或文件等资料。减少记录中突然出现的问题。
三、做到准、要、快,是做好会议记录工作的关键。
“准、要、快”三个字是我在会议记录工作中最深的感受。我认为它是每个会议记录人员都必须掌握的。
准,即是会议记录要准确无误,切不可记错讲话人的原意。如果将讲话人的原意记错一点,有时会导致全篇会议记录的实质内容改变,影响是极大的。
要,即是会议记录要抓重点,避免丢掉讲话人重要的、基本的内容。如:基本观点、典型材料、关键词等。如果“要”丢了,则会议记录是一堆没有灵魂的垃圾。
。
五月(美编):
。那纯纯的:细腻的、彼此扶持的情感,这是混沌的社会深色背景之上的晶莹。
笑笑(文编):
多喜欢了,就写最近看的吧,桃子酱的,《食之伤》,为了吃这个最基本的原欲能让人坚持、疯狂活下去,喜欢这种用力活着的故事;角色呢,我选纯白笔下的人,哦耶,我是NC粉,最喜欢那个安和淡定的中医生,题目忘记了(掩面而走)。
南宫后(美编):
;;角色一医生。够了!(#、皿)此君怒之神拳~庐·山·升·龙·霸
【正直版】(T?T;)自从来到新蕾跟大家成为基友之后我就无法写出正常的文字了,感谢我 的画手基友们,感谢不停逼我更新拖稿手段的同事们,至于“疯狂的岁月、动人的瞬间”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全是那一幕幕催稿与被催的美妙瞬间,它们的动人之处已经超越了我的语言能力。请大家自由地一脑补—(—(#、皿)>>>>此君怒之神拳~黑·虎·掏·心·拳
【备注】第一段才是我的真心话!!!。
此君(文编)
(预言帝附身……)
还有楼上的南宫后同学,为了维护你“隐藏在美编中的文学少女”这一形象,我是不会告诉大家你对我施展的拖稿二十八式的摔!
小意达(文编):
。这样一颗喜感与慈祥并存的大树,出场的每一幕都有一种微妙的震撼感!【你不要再否认你口味奇怪了!】今天,你和大树爷爷对话了么?【喂……】
小白,(美编)
最印象深刻的是榛生的《香椿大巴》,感觉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很可爱,从经常迟到的大巴司机,亲切可爱的乘客,到厨艺高超的女主鱼乐,沉默寡言的丁正。故事就在大巴每一天的行驶中展开。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轻松、愉悦、幸福感。
杰瑞米(文编):
。嗯~像一个安-静的叙述者,但剧中人的形象依旧丰满生动。尽管很多稿被退,还是很顽强地继续码字(赞),希望彦宁能写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加油!
号号君(实习文编):
“最最最”印象深刻的……大风刮过殿,我爱你!!!以前在我眼里才华横溢、遥不可及的大风刮过,原来超级可爱也超级生活化的!每每看着她写的专栏都觉得“哇塞!大风刮过好生活化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