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利用了地球妈妈赐予我们的家园,不能再继续将她毁灭,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家园重放光芒。。
保护环境的作文1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依赖它,探索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视而不见,继续为所欲为,妄顾地球家园的安危。环境科学家曲格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变革,才能拯救人类的命运,也唯有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变革”就是指。说得很对,所以如今有许多人拿着标语在街上喊空口号,却没有见过多的行动。难道这样污染就会好转吗?不!
看,我们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发黑发臭;排成长龙的汽车放出大量的废气;成片的绿地变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鸟叫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将继续贫乏水资源,空气将变得愈来愈浑浊,本世纪将有10%的鸟类物种消失。上述的事情,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
人人皆知: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的条件。但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去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过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绿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们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就我们平时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费数十亩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树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没有任何价值。难道还有人不懂树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居住面积已经很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我们唯一的土地都失去。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河床和含沙量不断增高,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几条江河之一。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黄河从我们手中枯竭,因而有许多环境学者纷纷研究治理黄河污染的方案,试图改善黄河的水质。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共同参与,我们这个生命的摇篮——黄河将会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大自然将会给予我们惩罚。那些特大的洪水剥夺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还有由于温室效应,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没了沿海地区,经济损失惨重。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我的家乡广宁是靠竹海生态旅游来发展经济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环境恶乱不堪,让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态游是我们广宁发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坏了,怎能长出茂盛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让我们善待人类、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保护环境可做的100件事》这篇文章。其实,我们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树节栽一盆花、种一棵树;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得到平衡;珍惜水资源,不要向江河倾倒垃圾;当环保小卫士,利用每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保意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泥土永芬芳……这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为何不愿意实践呢?
现在,地球的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环保警世钟已经敲响了。让我们齐齐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创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让人类与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保护环境的作文2我们生长在一个幸福时代,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周围的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生态危机,如果不保护环境,人类将面临着重大的灾难。
在前不久听电视新闻说:我们首都北京和区多城市都发生了沙尘暴,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几乎被巨大的风沙“埋没”,绿洲正在逐渐减少,这只能怪我们人类自己乱砍树木,破坏环境,使水土流失。难道,只有等森林变成了荒山,草原变成了沙漠,人类才会恍然大悟吗?
现在地球上受污染最严重的资源,就是水资源。原来那清澈的小河,现在上面飘满了垃圾,再加上工厂排放的工业污水,河水现在又黑又臭,从河边路过的人都要捂着鼻子,小河里的鱼呀、虾呀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再抬头看一看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哪叫蓝天白云,简直是灰天灰云。晚上也只能看看月亮,星星都不见了。看得最多的还是工厂那又粗又高的烟囱里冒出的一股黑烟。走到街上,经常可以闻到汽车排出的油烟味。我们周围到处都受者污染。
【摘要】 目的观察黎氏哮喘方对哮喘患儿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免疫球蛋白E(Ig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7例哮喘儿童血清IL-18,IgE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哮喘患儿血清IL-18,IgE和TNF-α水平均比正常儿童明显升高;血清IL-18与IgE,TNF-α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治疗患儿血清IL-18,IgE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黎氏哮喘方具有降低哮喘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18,IgE和TNF-α含量的作用。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白介素18 炎症因子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ishi Xiaochuan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asthmatic children.MethodsSerum IL-18,IgE and TNF-α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17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20 health children. ResultsSerum IL-18,IgE and TNF-α level in 17 cases of the stage of attack(212.79±14.77; 235.71±23.73; 99.12±9.06) (P
Key words:Asthma; Child; IL-18 ; Inflammtory factors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喉中痰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宋氏认为,小儿哮喘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责之于伏痰,与素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对于小儿来说,尤多责之于肺脾两脏。外因则以感受外邪或异物为主,尤以风寒、风热之邪为主[1]。胡氏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肺脏尤娇,脾常不足,肾常虚弱[2]。张伟等[3]指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是诱因引起处于生理边缘的肺虚肝旺关系破坏,致使肺风发动气道挛急。肺虚肝旺是哮病发病基础。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涉及IL-1,IL-4,IL-5,IL-8,IL-12,IL-13和TNF-α等[4],尤红等[5]使用黎氏哮喘方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已得到临床观察证实和实验室检验证明。本研究观察该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IL-18,IgE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影响。
1 临床资料
全部哮喘患儿来自2005-01~2006-01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例,均符合全国哮喘诊断标准[6],按拟订方案治疗并完成足够疗程。其中治疗组患儿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2~14岁,平均7岁; 2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男9例,女11例,年龄2~14岁,平均6岁。治疗组患儿病情程度属于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中医辨证属于寒哮、寒热夹杂及虚实夹杂型哮喘(参照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六版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黎氏哮喘方:炙麻黄、葶苈子、当归各6g,桂枝、苏子、熟地、补骨脂、法半夏各10g,鹅管石、毛冬青各15g,五味子、炙甘草各5g。用法、用量及疗程均严格按照尤红等[5]研究执行。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变化可适当使用普米克喷雾剂(每次1~2喷/d);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干预。观察期间均不得静脉注射激素类或茶碱类药物。
2.2 标本采集及实验方法 哮喘患儿和对照儿童取静脉血3ml,常规分离血清,置-20℃冰箱待测。IL-18 ,IgE及TNF-α测定均采用ELISA法,药盒分别为法国Diaclone公司和美国biosource公司产品,专人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2.3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用±s表示,多个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做q检验;治疗前后配对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rason直线相关性分析;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以P
3 结果
3.1 治疗前后哮喘儿童血清IL-18,IgE及TNF-α水平的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经黎氏哮喘方治疗前后哮喘儿童血清IL-18、IgE及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3.2 血清IL-18与IgE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将治疗前儿童血清IL-18与IgE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696,经统计学检验P
3.3 血清IL-18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将治疗前儿童血清IL-18与TNF-α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653,经统计学检验P<0.01,表明两者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1 治疗前后哮喘儿童血清IL-18,IgE及TNF-α水平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P<0.01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为其三大主要特征,其中以气道炎症为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并决定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3]。。
IL-18是Okamura等于1995年从中毒休克的小鼠肝脏中发现并提取的一种能诱导T细胞产生干扰素-γ的细胞因子。1996年由Ushio等成功克隆命名为IL-18,其分子量约为18~19KD,是IL-1家族的一员,是一个具有多重生物效应的炎症因子。IL-18主要来自巨噬细胞、NK细胞或T细胞,作为Th1细胞分泌的因子,IL-18可与IL-12协同,促进IFN-γ产生,诱导Th1分化和抑制B细胞合成IgE。近来研究发现,IL-18本身还可以诱导IgE和促进炎症过程,即促进Th2反应。也就是说,IL-18既可以调节Th1细胞分泌,又可以调节Th2细胞分泌,是体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因子[7,8]。IL-18可诱导炎症早期细胞因子的产生,如TNF-α,IL-1β等,这些炎症因子可以进一步促进外周血和细胞系中嗜酸粒细胞IL-18表达和释放[9],促进IL-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F-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IL-18的作用机制与细胞的NF-κB和ICAM-的表达增强有关[10]。因此,IL-18在气道炎症级联效应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小鼠模型中,IL-18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和IL-4密切相关,能诱生IL-4从而参与哮喘病的发生[11],Wild等[12]通过对北美豚草过敏性哮喘的小鼠模型研究,证实了IL-18能介导体内的Th2应答而引发哮喘。哮喘主要是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gE是一种介导I 型变态反应的主要免疫蛋白,国内有学者认为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哮喘体内IgE合成增加、灭活减少的重要原因,哮喘体内Th1型细胞增加功能亢进或Th2细胞减少功能下降致使IgE合成增加。IgE水平是随着病情缓解而下降。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多肽调节因子,与机体炎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3]。哮喘的本质就是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TNF-α便是其中之一,且和病情相一致[14]。TNF-α可刺激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IL-6,IL-8,IL-1,进入血液循环,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局部浸润,从而启动炎症反应活化嗜酸性粒细胞,进而引发支气管痉挛。
转贴于
本研究结果表明,哮喘患儿存在血清IL-18水平增高,尤其在治疗前期更为明显,提示IL-18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病过程。我们同时对其血清IgE,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同样显示患儿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血清IL-18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IgE,TNF-α的增高与IL-18密切相关。。同时,在治疗前期,大量炎性细胞分泌IL-18,使其血清中的水平升高,而升高的IL-18又趋化、聚集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加重炎症反应。另外,在治疗后,IL-18和IgE,TNF-α水平虽有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儿童,说明即使在缓解期,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仍然存在。我们分析认为,哮喘的反复发作是由于炎症细胞及某些细胞释放的许多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使网络调控异常,而导致炎症-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气道重塑的恶性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在黎氏哮喘方中的麻黄、法半夏等所含麻黄碱、皂苷等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甘草等能覆盖呼吸道炎症粘膜,减少感染或致敏原的刺激;五味子、补骨脂等补肾健脾之品,有类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过敏性气道反应[15]。黄钢花等[16]关于该方对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学研究中,证实了黎氏哮喘方可以显著降低痰液细胞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分类,说明了黎氏哮喘方能抑制炎性细胞的产生,有治疗气道炎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两种炎症因子IL-18和TNF-α的测定,发现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证明了该方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同时,IgE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显著下降,说明了黎氏哮喘方抗过敏作用同样重要,可对Th1/Th2型细胞相互调节,这给黎氏哮喘方治疗轻、中度哮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经宝,陈银结.宋国维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经验[J].四川中医,2003,21(7):3.
[2] 韦 政,敖索华.胡天成治疗小儿哮喘经验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0):585.
[3] 张 伟,王 红.息风缓哮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32(4):12.
[4] 徐美玉,季健玲.哮喘儿童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循证评价[J].江苏医药,2005,31(10):741.
[5] 尤 红,杨穗红. 黎氏哮喘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18):54.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7] El-Mezayen RE, Matsumoto T. In vitro responsiveness to IL-18 in combination with IL-12 or IL-2 by PBMC from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atopic dermatitis[J].Clin Immunol, 2004,111(1):61.
[8] Nakanishi K, Yoshimoto T, Tsutsui H, et al. Interleukin-18 is a unique cytokine that stimulates both Th1 and Th2 responses depending on its cytokine milieu[J].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 2001,12(1):53.
[9] Mazzarella G, Bianco A, Catena E, et al. Th1/Th2 lymphocyte polarization in asthma[J]. Allergy, 2000,55(61):6.
[10] Yoshimoto T, Tsutsui H, Tominaga K, et al. IL-18, although antiallergic when administered with IL-12, stimulates IL-4 and histamine release by basophil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9, 96(24):13962.
[11] Ohnishi H, Kato Z, Watanabe M, et al. Interleukin-18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atopic dermatitis[J].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52(3):123.
[12] Wild JS, Sihounas A, Sur N, et al. IFN-gamma-inducing factor (IL-18) increases allergic sensitization, serum IgE, Th2 cytokines, and airway eosinophilia in a mouse model of allergic asthma[J].J Immunol, 2000,164(5):2701.
[13] Sabatini F,Silvestri M,Sale R,et al. Fibroblast-eosinophil interaction: modulat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expression and chemokine release by human fetal lungfibroblasts in response to IL-4 and TNF-alpha[J]. Inrmunol Lett ,2002 ,84(3) :173.
[14] 林挺岩,刘 青,李玉珠,等.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内皮素21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及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3): 199.
【关键词】纳美芬;脑梗死;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Effect of Nalmefene on serum cell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isease
WANG Dong, SAN Yan, hua, LI Xiao,Xia, et al. Department of ICU, Zhumadian Munipical Centr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Zhumadian 4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almefene on the level of TNF,α, IL,6, IL,8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isease.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took nalmefene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hanges of serum cytokines (TNF,, IL,6, IL,8)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both groups suppres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TNF,, IL,6, IL,8.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one.Conclusion Nalmefene can suppress expression of TNF,, IL,6, IL,8,and have therapy effection.
【Key words】Nalmefen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NF,;IL,6;IL,8
脑梗死临床常见,且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美芬是 μ、κ、α阿片受体阻断剂,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尤其对 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人体的脑内和外周组织都存在着β,内啡肽、脑啡肽等阿片样内源性物质。这些物质对神经、内分泌、呼吸及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纳美芬在与外周阿片受体结合后,还能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身体应激状态下引起的中枢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1]。我们对脑梗死患者应用纳美芬进行临床对照研,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脑梗死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内脏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⑦合并恶性肿瘤的者。③近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④近期手术或有感染史的患者。本组共观察100例 男52例,女48例,年龄43~8岁,平均58.3岁。在实验设计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50例,对照组共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即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制剂、脑细胞保护剂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纳美芬治疗,治疗时间为20 d。(纳美芬针1 mg静脉滴注1次/8 h)患者均于确诊后(治疗前)次日清晨、治疗14 d、治疗20 d时(缓解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8、TNF,α、IL,6) 的表达。
1.3 疗效判定
疗效的判定分为4个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18%;无变化或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或评分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全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表1可见。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8、TNF,α、IL,6)表达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 IL,6 IL,8治疗前、缓解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入院1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1
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使局部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2]。近年研究显示炎胞因子参与其发病过程[3]。本实验应用纳美芬治疗脑梗死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脑梗死患者可以应用纳美芬治疗,纳美芬[4]可以清除脑缺血致病因子及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调控相关基因表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引起的水肿和组织损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改善神经损害症状而保护脑神因此疗效明显。实验结果显示应用纳美芬的治疗对脑梗死IL,8、TNF,α、IL,6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血清中细胞因子可致脑梗死灶周围区域侧支血管痉挛,使病灶局部脑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加重梗死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神经损伤,并形成恶性循环,纳美芬应用可以及早地阻止这一过程或阻止其关节,进而起到明显的治疗及抑制IL,8、TNF,α、IL,6有效改善内环境,维持其动态平衡。总之,纳美芬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能调节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进而对细胞因子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善机体的内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陈淼,潘曙明,费爱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浓度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192.
[2] Chang LT, Yuen CM, Lion CW, et al. Link between interleukin,10 level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Neuroimmunomodulation,2010,17(4):223,228.
[关键词] 脑卒中;抑郁症;舍曲林;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β
[中图分类号] R74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5-0033-0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35%~55%[1]。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之PSD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P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较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PSD的发病过程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密切相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是研究较多和较活跃的炎症细胞因子[2,3]。舍曲林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5-羟色胺(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在治疗PSD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5],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透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PSD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6],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诊断标准[7],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神经及精神病史;②有意识障碍、智能低下、癫痫、失语和痴呆等疾病患者;③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舍曲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研究前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舍曲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 mg),开始剂量50 mg/d,2周内逐渐加至200 mg/d。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开始剂量50 mg/d,2周内加至200 mg/d。两组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的测定 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3~5 mL,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出血清,将血清分装后存于-8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进口分装试剂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 抗抑郁疗效标准[8] 采用HAMD量表的减分率进行抗抑郁疗效评定,其中治愈:治疗后HAMD评分减分率>75%;有效:HAMD评分减分率25%~75%;无效:HAMD评分减分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数据结果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t=2.21、2.46、2.32,P < 0.05;舍曲林组治疗前后t=2.93、3.15、2.87,P < 0.01),但舍曲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t=2.29、2.26、2.19,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舍曲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χ2=5.16,P < 0.05)。见表3。
3 讨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以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PSD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痛苦和躯体功能障碍,而且延缓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引起脑卒中的复发,需积极干预治疗[9]。。史福平等[12]研究发现血清细胞因子与PSD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着PSD患者抑郁程度的增加,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亦明显增加,对血清细胞因子增高的脑卒中患者予以积极有效的抗抑郁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调节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纠正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是PSD治疗的一种新途径[13,14]。
舍曲林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主要通过控制中枢神经元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提高中枢神经元突触间隙5-HT浓度,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治疗与控制抑郁症的目的。且5-HT递质活性的增强,可改善及促进神经细胞的运动功能。因此,舍曲林治疗PSD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还可促进神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4,15]。邬俊福[16]研究发现舍曲林和阿米替林治疗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较显著,但前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好。张金海[17]研究发现舍曲林治疗PSD患者能很好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舍曲林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且舍曲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舍曲林治疗P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纠正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密切相关。
总之,舍曲林治疗P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PSD较为理想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水平,纠正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密切相关,这可能是舍曲林治疗PSD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 许洁,吴毅,刘文斌,等.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B):1167-1169.
[2] 朱鸣峰. 脑卒中后抑郁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J]. 吉林医学,2012,33(9):1840-1841.
[3] Lmeida OP,Marsh K,Alfonso H,et al. B-vitamins reduce the longterm risk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The VITATOPS-DEP trial[J]. Ann Neurol,2010,68(4):503-510.
[4] 马文娟.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6):29-30.
[5] 胡亚梅,李书剑. 舍曲林治疗老年人群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34-35.
[6] 陈清棠.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6.
[7]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修订版)[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
[8] Maes M. The cytokine hypothesis of depression: inflammation, oxidative and nitrosative stress and leaky gut as new target s for adjunctive treatments in depression[J]. Neuro Endocrinol Lett,2008,29(3):287-291.
[9] Beydoun MA,Shroff MR,Beydoun HA,et al. Serum folate, vitaminB12, and homocysteine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U.S.adults[J]. Psychosom Med,2010,72(9):862-873.
[10] 朱玉萍,赵晓晖,杨娟,等. 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障碍患者血清IL-1、IL-6变化特点[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2):87-90,112.
[11] Pucak ML,Kaplin AI. Unkind cytokines: current evidence for the potential role of cytokines in immune-mediated depression[J]. Int Rev Psychiatry,2005,17(6):477-483.
[12] 史福平,杨观涛,冯慧玲,等. 血清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796-798.
[13] Smith T.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validity and utility in a memory clinic setting[J]. Can J Psychiatry,2007,52(3):329-332.
[14] Mak KK,Kong WY,Mak A,et al. Polymorphisms of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and post-stroke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2,84(3):322-328.
[15] 李国前,杨小霞,洪诸权,等. 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8):716.
[16] 邬俊福.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33-34.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生存分析 T淋巴细胞亚群
0 引言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近期兴起的、极具应用前景的辅助治疗手段。该方法针对机体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于一个或多个环节增强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本研究开展脑胶质瘤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肿瘤疫苗临床试验研究,并检测免疫治疗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1年2月~2003年4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手术患者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9.1岁;星形细胞瘤II 级6例、III 级8例、 IV级7例),对照组19例(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8.5岁;星形细胞瘤II 级6例、III 级7例、 IV级6例)。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女各6例,平均年龄37.7岁)。所有脑胶质瘤患者均经同一手术组成员手术治疗,均为术中肉眼全切肿瘤,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剂量的放疗,均未接受化疗。
1.2 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制作及治疗方案
1.2.1 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制作 将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不加抗冻剂,立即超低温-85℃保存。1周后复温灭活,制成肿瘤组织匀浆,高速离心(2 000rpm)15分钟,取上清液低温-20℃保存备用。抽取病人外周血50ml,离心法分离出单核细胞层,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进行培养。于第2、4、6d向DC培养液中加入GMCSF,并在第2d加入肿瘤组织匀浆上清液与DC共同培养7d,即获得自体DC肿瘤疫苗。
1.2.2 治疗方案 试验组采用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方案(肿瘤疫苗静脉输注,其后辅以免疫佐剂卡介苗和20%甘露醇),并于术后7d、1个月、2个月、3个月,按上述方案进行免疫治疗共4次;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剂量放疗。
1.2.3 随访及统计分析 所有病例均进行治疗后随访,并应用统计软件(SAS v8)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
1.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1.3.1 样本采集 试验组和对照组外周静脉血样本采集时间均为术前3d,术后第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
1.3.2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2ml, EDTA抗凝,加入等体积红细胞裂解液,充分混匀,10min后离心(1 500rpm)5min,弃上清。加入PBS液2ml重悬,离心(1 500rpm)5min。加入PBS液并调整制备成浓度为1×106/ml的单细胞悬液。实验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取上述悬液100μl,加入CD4 FITC/CD8 RPE/CD3 CyQ三标荧光抗体(IQ Products公司)25μl,振荡混匀,室温避光孵育30min,后PBS液洗涤一次,再加入PBS液1ml,上样检测。流式细胞仪FACScan(Becton Dickinson公司)检测,并用CellQuest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各细胞亚群的百分数。
1.3.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2.1 病例分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 统计分析显示三组年龄和性别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肿瘤病理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2 生存分析 试验组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为29个月;对照组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为10个月。LogRank法检验和Wilcoxon 法检验的结果显示,两组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图1 两组的生存分析曲线
2.3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3.1 健康成人组与脑胶质瘤患者比较
脑胶质瘤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2.3.2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比较
脑胶质瘤患者术前3d和术后7d的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较术前下降(P
转贴于
2.3.3 自体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对机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试验组在术后1月(免疫治疗后3周)和术后3月(免疫治疗后11周)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示:CD3+、CD4+、CD8+含量以及CD4+/CD8+比值均增加(P
3 讨论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密切相关,T细胞介导的免疫在机体抗肿瘤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细胞在活性、数量、比例上的变化与肿瘤的发展、演变及抗肿瘤反应均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显示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CD3+、CD4+以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CD4+下降,CD4+/CD8+比值进一步减低,均提示脑胶质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 T淋巴细胞减少、功能不全、各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导致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的关键在于制备有效的诱导T细胞主动抗瘤效应的疫苗。
肿瘤细胞能够逃避免疫应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极弱,而这种极弱的抗原性归咎于MHC抗原表达的减少和共刺激信号的缺乏。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具有很强抗原递呈作用的辅佐细胞,可用来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2]。本研究采用的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属主动性特异性免疫治疗。此方法在体外扩增DC,肿瘤冻融抗原与DC共培养,并回输体内[3]。可一定程度加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诱导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大量增生,产生对胶质瘤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外周血循环中的CD8+ T淋巴细胞可显著增加。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疫苗可以在体内有效致敏CD4+和 CD8+ T 淋巴细胞[4]。动物实验表明,经肿瘤细胞冻融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的荷瘤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5]。Yoshida等[6]应用DC肿瘤疫苗治疗19例颅内恶性肿瘤(12例肺癌脑转移,7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并通过51Cr释放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证实了DC肿瘤疫苗可增强T细胞针对同种肿瘤的杀伤并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Yu等[7]在DC肿瘤疫苗早期临床试验中发现,免疫治疗后再次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存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记忆型T淋巴细胞。
卡介苗(BCG)为常用的免疫治疗佐剂,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最早被用于膀胱癌的治疗。BCG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促进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发生抗肿瘤效应。BCG能有效地增加外周血CD4+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8]。。本研究中免疫治疗后CD4+/CD8+比值依然低下,考虑为在肿瘤释放的免疫抑制因子作用下辅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的比例失衡所致。
本研究所采用的自体免疫治疗方法可增强肿瘤抗原提呈,激活肿瘤特异性杀伤细胞,并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产生相应变化。自体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作用机理有待深入探讨,其临床应用尚须进一步评估。
参考文献
[1] 雷霆,牛洪泉,董震,等. 树突状细胞和脑胶质瘤自体免疫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2):131.
[2] Jefford M, Maraskovsky E, Cebon J, et al. The use of dendritic cells in cancer therapy[J]. Lancet Oncol, 2001, 2(6): 343353.
[3] 董震,牛洪泉,雷霆,等. 自体树突细胞肿瘤疫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初步观察[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8(4):249251.
[4] Koido S, Tanaka Y, Chen D, et al. The Kinetics of In Vivo Priming of CD4 and CD8 T Cells by Dendritic/Tumor Fusion Cells in MUC1Transgenic Mice[J]. J Immunol, 2002, 168(5): 21112117.
[5] 朱新梅,吕传真,肖保国,等. 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20(5):311314.
[6] Yoshida S, Morii K, Watanabe M, et al. The generation of anti-tumoral cells using dentritic cells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rain tumors[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1, 50(6): 321327.
[7] Yu JS, Wheeler CJ, Zeltzer PM, et al. Vaccination of malignant glioma patients with peptidepulsed dendritic cells elicits systemic cytotoxicity and intracranial Tcell infiltratio\[J\]. Cancer Res, 2001, 61(3): 842847.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3(b)-018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endometrial collector in the follow-up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diseases.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diseases who received endometri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and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sampl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endometrial collector in the detection of endometrial diseases were analyzed.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table(QOL-BREF)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samples collected by endometrial collector,and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in the detection of endometrial diseases were 95.70%,69.70%,75.00% and 70.00%,respectively.After intervention,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29.09±0.57),(30.42±1.09)point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Endometrial collector;Endometrial disease;Conservative treatment
子?m内膜为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可随性周期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发病率上升,子宫内膜疾病发病率增加,因此对此类人群进行确诊及早期治疗可有效避免恶性子宫病变[1-2]。子宫内膜采集器为子宫内膜疾病活检常用诊断方法,其获取的有形成分可进行组织学诊断,与细胞学检查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3-4]。此外,子宫内膜病变后给女性带来巨大心理创伤,产生焦虑、抑郁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推广,子宫内膜疾病的护理已成为临床研究主要内容[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炎10例,子宫内膜增生30例,癌肉瘤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例,萎缩性子宫内膜5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腺细胞或应绝经而无症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者;②既往有子宫切除史、宫颈手术史;③妊娠期或产后4个月内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年龄31~68岁,平均(39.13±1.25)岁;对照组年龄30~69岁,平均(39.15±1.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静脉麻醉后均采用一次性子宫内膜采集器(北京赛普九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SAP-1型,含一个外套管,管芯前端连接长35 mm、直径3 mm的采集环)。采集子宫内膜细胞及内膜组织:将外套管保护的采集环平稳插入宫腔底部,回缩外套管,释放采集环后顺时针方向平稳转动采集环10~20周,在宫腔内上下移动2~3次,后退回外套管,将采集器上微量组织充分释放在专用固定液中送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然后放入4.5 mm宫腔镜,直视下检查采集器取材范围,并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6]。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调整患者住院环境卫生及舒适度,监督其用药及生命体征,并采取干预措施使各项体征达标。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与家属积极沟通,指导其用亲切语言与患者交流,并疏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树立疾病治疗信心;②饮食及用药干预:指导患者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调整饮食,督促其按时用药,用药前核对药物名称、数量等;③疼痛干预:根据其疼痛度采取相应措施,采用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④健康宣教: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述疾病起因、危险因素、相应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提高保健意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分析取材标本满意率,取材满意标准:背景清晰,宫腔镜下见宫颈四壁、宫底、双侧输卵管开口处均有明显瘢痕,含较多细胞或内膜组织,可清晰显示腺体与间质比例,足以进行检查,且形态良好、未破损、未污染。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子宫内膜采集器检测子宫内膜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③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制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价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SAS、SDS量表分值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差;QOL-BREF量表满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取材标本满意率分析
采集的70份标本中,67份取材满意,3份取材不满意,取材标本满意率为95.70%(67/70)。
2.2 子宫内膜采集器检测子宫内膜疾病的效能分析
病理结果为:阳性66例,阴性4例;子宫内膜采集器检测结果为:阳性47例,阴性23例;子宫内膜采集器检测子宫内膜疾病的灵敏度为69.70%(46/66),特异度为75.00%(3/4),准确度为70.00%(49/70)(表1)。
2.3 两组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内膜疾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等,其中子宫内膜病变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子宫内膜癌等为主,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甚至已经超过宫颈癌,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因此提高子宫内膜疾病诊断水平、预防子宫内膜组织恶性病变是临床研究热点[7-8]。子宫内膜采集器为新型子宫内膜采集装置,具有微创、无痛、操作简单、取材成功率高优点。研究显示3级、4级、5级子宫内膜采集器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达61.3%、76.7%、92.9%,此外检查过程中无需麻醉或镇痛、扩张颈管,患者耐受性好,因此在早期子宫内膜疾病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9-10]。子宫内膜病变给女性带来较大心理创伤,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需采取积极干预措施。综合护理为医护人员以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为目标,通过专业护理和高质量护理途径来展示护理必要性的方法,可丰富临床护理内涵、护理服务责任感与制度,但目前在子宫内膜疾病中应用较少[1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