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砻的读音是:mù lóng。
木砻的拼音是:mù lóng。 繁体是:木礱。 注音是:ㄇㄨˋㄌㄨㄥˊ。 结构是:木(独体结构)砻(上下结构)。
关于木砻的成语
登木求鱼 削木为吏 磨砻浸灌 墓木已拱 草木皆兵 磨砻底厉 磨砻砥砺 木头木脑 磨砻淬砺 草木俱朽
关于木砻的词语
风木叹 磨砻淬砺 削木为吏 墓木已拱 磨砻镌切 磨砻底厉 草木俱朽 鸣于乔木 磨砻淬励 磨砻浸灌
关于木砻的造句
1、砻是一种破谷取米的器具,进化到工业革命之后就是碾米机,所以我国旧时经营稻谷加工的作坊叫砻坊,一般用人力、畜力或水力转动木砻,代客将稻谷脱壳,收取加工报酬。
木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木砻[mùlóng]⒈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
二、引证解释
⒈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稻》:“凡礱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斲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横斜齿,下合植笋穿贯,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尽。”
三、网络解释
木砻农具名,旧时破谷取米所用,状如石磨,由镶有木齿的上下臼、摇臂及支座等组成。下臼固定,上臼旋转,借臼齿搓擦使稻壳裂脱。今已不常见。综合释义: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稻》:“凡礱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斲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横斜齿,下合植笋穿贯,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尽。”汉语大词典: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稻》:“凡砻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斲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横斜齿,下合植笋穿贯,上合,空中受谷。木砻攻米二千馀石,其身乃尽。”其他释义:1.磨谷去壳之器具,以坚木凿齿为之,形状略似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