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给孩子一双发现的眼睛

给孩子一双发现的眼睛

来源:乌哈旅游
给孩子一双发现的眼睛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具有科学探究精神是未来社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之一,不断地获取知识、深入地探究世界是未来公民自身的需要,也是整体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这要求我们从幼儿时期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

任何一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实施计划都可以广义的称为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的划分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比如按实施主体划分为学校科技活动、校外科技活动;按层次划分为普及性科技活动、竞赛性科技活动;按规模可以划分为整体科技活动和单个科技活动等。在幼儿园,我们更多的是按照科技活动的目的把科技活动划分为:1.探究性活动;2.技能性活动;3.应用性活动;4.体验性活动;5.游艺性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之探究性活动的宗旨在于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比如创造才能、决策才能、计划才能、预测才能、沟通才能、思维才能等等。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在活动过程中能帮助幼儿形成会问的良好探究意识,激励幼儿自己获取答案的自信心,培养幼儿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科学探究性活动呢? 一、活动内容的选取

(1)内容具体。即在选择活动方案时仅从一个具体的内容展开探究。幼儿的生活经验皆为具体现象,幼儿的所思所想必是与具体

事物紧密联系的,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只有在集体的情景中才能发生和进行。因此,要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选题,不要超出幼儿经验太多。方案题目的表述应包含更多的具体信息,既要表达出探究的对象——事物的名称,又要表达探究的问题或目的。例如“怎样使躺在水面的物体立起来”,它以问话的形式出现,既能明确活动的目标,又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好奇心。

(2)幼儿生活经验与教师引导相结合。以幼儿经验作为选题的来源和先决条件,并不是将幼儿的生活经验搬到活动中来。教师应在深刻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认真研究幼儿最近发展区中可以开展的教学,结合《纲要》要求,拟定出切实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方案。

(3)重视随机性问题。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不系统性,生活事件便成为重要的问题线索。这样也决定了问题出现的随机性。因此,教师要有敏锐性和深挖意识,幼儿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句自言自语都可能经过挖掘而创生出一个精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幼儿在运动中发现自己手腕的转动引发的探究活动:“有趣的关节”。午点吃的苹果颜色的变化引发的探究活动:“会生锈的苹果”等。有时这种随机生成的活动教育价值比按部就班的安排活动价值更大。 二、活动目标的设定

活动的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要求来设定,要有别于以往教学过程中强加于孩子必须达到的结果目标,应该强调的是孩子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一个活动过程目标。不同的幼儿其目标应不相同,

目标应是分阶梯的,可以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的幼儿因其能力和水平的不一样,教师需设计不同的活动目标。如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就要根据题目设计探究的层次和达到该活动的目标。因为幼儿不是整齐划一的踏入这个班级的,所以对不同的幼儿来说只要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就说明这个幼儿达到了基本目标。 三、活动的实施

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应是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的准备。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包括图书),要事先对幼儿的设计有大体的估算,要根据探究的层次分层投放,这样便于幼儿选择。由幼儿根据探究的问题去设计研究的思路,可以是以单个幼儿进行,也可以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师要参与孩子的讨论,并做好记录。

(2)实施探究方案。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但都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猜想和假设。幼儿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想出对策,有些可能是错误的,有的离目标太远,这就需要教师从幼儿讨论众多的意见中引导幼儿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教师要观察每一个孩子,并对偏离探究目标的幼儿给予提醒和引导,以便探究活动的顺利完成。

(3)记录探究活动。记录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记录的过程是消除浮躁、梳理思绪、总结归纳、升华提炼的过程。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图示,也可以是幼儿自己

根据过程随意画的。记录应该根据幼儿水平由幼儿自己记录,如小班幼儿可设计成选项、划√,也可以贴标记,用不同颜色和形状做标记,让幼儿进行粘贴;中班幼儿的记录形式可以设计成表格、标记或简单的图形;大班则可以画出探究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4)进行探究讨论。讨论是对探究过程的总结与升华。教师要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说一说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这样幼儿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可将自己的探究过程做一次回顾。幼儿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同时也可纠正自己在活动中不正确的地方。

(5)活动反思和评价。教师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和评价:一是对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评价。①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②探究过程是否层次清楚。③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效果的评价。这主要是从幼儿在研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性来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曾说过:“任何科学都能够用理智上诚实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幼儿。”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将高深的知识转换为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幼儿力所能及的操作活动,来使幼儿接触现代科学知识。这不是让幼儿被动接受枯燥而抽象的科学知识,也不是仅仅记住几个时髦的词语,而是让幼儿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体验现代科学知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努力搭建一个探究的舞台,为孩子擦亮一双发现的眼睛!

(责任编辑 刘 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