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研究 浅谈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 在中文影片名英译中的应用 口周蓓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在国际影坛获得奖项,中国电影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因此, 中文影34名英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本文主要分析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中文电影名英译中的应用。 -21 化与异化翻译二者各有千秋、互相补充,中文影34名的翻译者应该灵活地进行选择,以实现影片名的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并以此为载体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中文影片名翻译 归化 异化 一、引言 票房。因此,在译制电影的传播和推介过程中,电影片名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具有文化娱 的翻译无疑是重中之重,起关键性的导视作用。 乐功能,也具有商业功能。片名是电影的“眼睛”,电影 随着国产影片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扩 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部分,不仅要表现影片内容、传达主 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受到认可和好评,并在 题信息、确立全片的感情基调,还要吸引观众,增加电影 世界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如《千里走单骑》《泥鳅也是 三、兼类词问题 宽敞敞、痴痴、隐隐约约、直直、逶逶迤迤、躲躲闪闪、 所谓兼类,是指某个词在某一场合具备甲类词的特 静静、红红、频频、满满、跳跳蹦蹦、怔怔、笑吟吟、迷 点而不具备乙类词的特点;在另一场合具备乙类词的特点 迷糊糊等,这些词都是原词的重叠形式,例如“宽宽敞 而不具备甲类词的特点,同时,两个意义之间有联系而且 敞”是“宽敞”的重叠, “躲躲闪闪”是“躲闪”的重 大体相同。如:丰富、危险、繁荣等是形容词兼属动词; 叠,“红红”是“红”的重叠等。在标注这些重叠词时, 清醒、讨厌、兴奋等是动词兼属形容词;生产、调查、希 该如何切分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躲躲闪闪”可以作如 望等是动词兼属名词。汉语缺乏西方语言那种形态标注, 下不同的切分: “躲躲闪闪/V”“躲躲/V闪闪/V”“躲/V 词汇没有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差异和变化。因此,在对汉 躲/V闪/V闪/V”。这些重叠词的使用情况不同,有些已经 语语词进行划分时没有清晰的形式依据,主要依据隐性的 有非常高的凝固性,不宜看作一个词的简单重叠。如“隐 语法,也就是要依据不同的语法功能来区分。汉语中的词 隐约约”的重叠形式使用范围相当广,已基本上作为一个 没有任何形体变化,如果一个词是动词兼名词,区分手段 完整的词来使用,而“宽宽敞敞”“跳跳蹦蹦”的使用范 主要依据对隐性关系即语法功能的分析。现代汉语词类划 围极其有限,内部结合不很紧密,如果从中对其切分,就 分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兼类词的定义也存在较大争 会遇到难题。如果划分成“宽/A宽/A敞/A敞/A”“躲/V躲 议,没有一个具体而准确的划分标准。因此,像“学术报 /V闪/V闪/V”,就会显得支离破碎,划分出来的单位也毫 告”“物质奖励”“方言调查”“语法研究”“文艺批评” 无意义可言,与原词“宽宽敞敞”“躲躲闪闪”的意思相 里的“报告”“奖励”“调查”“研究”“批评”等到底是 差甚远。我们认为对于这些重叠词的划分,应该当作一个 名词还是动词,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各家看法不一。 完整的整体。即“宽宽敞敞”“躲躲闪闪”应该标为“宽 在《老屋窗口》一文中存在很多的兼类词问题。如: 宽敞敞/A”“躲躲闪闪/V”。 “一见面全都翻腾出来”中的“见面”,“去了就会破碎 了整整一个童年”中的“去了”,“怪叫过后一片嘁嚓” 参考文献: 中的“叫”等词存在于主语的位置上,该标注是动词还是 [1]李尔钢.兼类词的义项设置和词性标注问题….辞书研究,2006 名词,存在一定的分歧。笔者认为这些词标注为动词应该 (3). 更好,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一一 [2】黎良军.词性标注与异层同形单位的处理….汉语词典研究, 对应的关系。例如“广播新闻”“广播事业”“广播胡锦 2007, (4). 涛”中的“广播”在句中分别充当谓语、定语和主语,但它 【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 995. 们的意义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应该标记为动词。 [4]余秋雨.文明的碎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 994. 四、重叠词的问题 在《老屋窗口》一文中出现了很多的重叠词。如:宽 (李海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1 0018) 201O.07 语言应用研究 鱼》《日出日落》《花腰新娘》《红高粱》《秋菊打官司》 归化方法,用民族中心主义强行使外国文本符 的 《霸王别姬》《卧虎藏龙》《和你在一起》《喜宴》等越来 越多的中国电影被介绍到西方,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文化价值,把作者送回老家;一是异化方法,用非种族中 心主义将外国文本的语言文化特征强加于目标语的文化价 在中国电影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中文电影名翻 值,将读者送出国”(Venuti,1995:20)。具体到电影 译的研究极具价值。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们对电影片名翻 片名的翻译,归化式翻译是指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传统 译的研究都集中在西片的汉译上,大致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的情调”取悦译语观众,使观众对影片名产生熟悉感,其 来进行的:1.对电影片名翻译的界定的研究;2.对电影片 典型特征就是大量使用现成的表达方式;而异化式翻译则 名中文化现象的处理的研究;3.对电影片名翻译技巧的研 全然不顾译语文化中早已存在的现成的表达方式,追求新 究。而对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的研究却很少,绝大部分只是 颖的、具有陌生感的、乃至不够流畅的语言表达。两种翻 简单地从文字层面来探讨中文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鉴于片名翻译的文化媒介作用,从文化角度探究电影 片名的翻译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提高电影商业价值、促进 电影文化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文 化角度出发的翻译策略来指导电影名的翻译,而异化策略 和归化策略恰恰是这样的翻译策略,因此,探讨这两者在 影片名翻译中的运用极具现实意义。 二、电影片名的功能 电影片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承载着文化信息。“好的片名与好的内容的完美统一,能 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包惠南,2003:I2)。“电影片名的功能可以分为信息 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信息功能就是通过片名,将 影片的内容简练地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原 片的思想内容。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片名,给观 众以美的享受。而信息功能、美感功能都是为祈使功能服 务的。祈使功能正是通过片名,感染观众的情绪,吸引观 众”(陈宏薇,200i:23)。 从影片名的功能可以看到,影片名的翻译虽与一般文 学翻译有着共同点,但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译出的片 名应通俗易懂,不应出现生癖的字、词。由于电影观众面 广,片名过于“雅”,会令一部分观众不知所云,对影片 的兴趣会大打折扣。其次,译出的片名应精炼而优美,给 广大观众听觉上或意象中美的享受。这样,才能达到吸引 观众,感染观众的效果。 三、归化翻译策略与异化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作为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翻译策略,历 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德国神学家、翻译家施莱尔 马赫(Schleiermacher)在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论 翻译的方法》)中提出,做翻译“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 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 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刘艳丽、杨白俭, 2002:21)。意大利裔美国学者维努蒂(Venuti)将第一 种方法称作“异化法”,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 他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一书中集中提出了归化 和异化的概念。他说: “译本……给译者两种选择。一是 译都有成功的例子,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根据电影的目标 观众、受众的文化接受能力等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 略,或两者兼而有之。 四、归化翻译策略和异化翻译策略在中文影片名翻译 中的应用 中文电影片名英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 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影片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 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就是解 决这些问题的两种策略。 (一)归化翻译策略在中文影片名英译中的应用 电影名有商业广告的特性,其目的在于引发接受者的 行动或者影响其价值观,这就决定了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 要把目的语言和译文读者放在首位。而一部电影或其电影 名往往植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其中所包含的某些 文化内涵并不为外国观众所知,这就成为观众接受和欣赏 影片的障碍。归化翻译能够拉近观众与源语文化的距离, 帮助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即便译名与原名有一定的偏 离,只要能够在整体上忠实传达原作意图和功能,在目标 观众中能产生类似原名的译名预期效果,就不失为成功的 翻译。 《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曾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 奖。如果按片名的意思译为“霸王与虞姬永别”,外国人 肯定不懂其中含义。因为“霸王”“虞姬”都含有浓厚的 中国文化色彩,如果没有背景介绍,外国人是搞不懂的。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演京剧《霸王别姬》的演员几十年的 感情纠葛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英译名 “Farewell,My Concubine”不仅点题而且把影片传递的 悲剧氛围传递出来,道出了京剧演员蝶衣对其师兄的依恋 之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译法符合西方文化 特点,译者的工作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起到了弥补、衔接的 作用。 2006年末,由张艺谋导演,周润发、巩俐、周杰伦等 巨星同台演绎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犹如一阵飓风席 卷中国大陆,并代表中国内地参展第79届奥斯卡。该片片 名取自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诗作《不第后赋菊》:“待 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2O1O.07 言应用研究 中国观众自然知道片名的来历,国外观众 林寺》——The Shaol in Temple; 刮痧》——The 6uasha 则对电影片名的出处不知其解。该片由索尼经典公司译为 Treatment和 鸿门宴》——Hongmen FeaSt。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隐去了电影名里的中 国文化涵义。这一译文反映影片反叛的主题,符合影片的 这些异化翻译的影片名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我国文化 信息的真实性,给外国观众带来异样的地域风情,激发了 悲剧基调,迎合了西方观众对东方世界的神秘构想,同 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当今世界经济 时赋予菊花(go1den flower)以象征意义。译文没有用 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文化正朝着多元化 “chrysanthemum”而用“golden flower”除了符合片名简 单易识别的要求之外,更是契合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的方向发展,信息交流的简便化使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提高了对不 另外,还有许多中文影片片名通过归化策略来翻译并 同文化的接受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观众也希望能够通 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比如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采用了归化翻译英译为: Stil1 Life。表明这部影片记录的是小人物平淡生活的喜怒 哀乐,也与导演的风格一脉相承。 电影《墨攻》片名取自“墨子攻略”。在翻译片名 时,“墨子”这个代表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被归化处理, 变成了“Battle of Wits”——斗智斗勇的战争,攻守对峙 的战争。 这些归化翻译使外国观众能够很顺畅地初步了解电影 内容,倍感亲切。译者在翻译中国电影名时,利用归化翻 译来减少文化交流障碍的做法是非常可行的。 (二)异化翻译策略在中文影片名英译中的应用 “异化”仰仗的是接受者的文化猎奇心理和文化底蕴, 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本国文化。随着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 界的认可和欢迎,采用异化策略翻译的影片名也越来越多。 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 佳外语片奖,在北美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影片。它的片名 异化翻译为“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尽管 中国的“龙”和外国的“dragon”文化指称含义有很大不 同,在片名翻译时并没有做出改动,而是将充满浓郁中国 特色的龙虎文化直接呈现在西方观众面前。对西方观众而 言,龙虎文化的异化输入使他们不再一看到“dragon”就 联想到拥有翅膀、巨爪和烈焰的怪物,相反地,他们熟悉 并喜欢上了“龙”——聪明漂亮、能够飞檐走壁的“玉娇 龙”。这样的译名不仅拓宽了西方观众的视野,而且促进 了中西文化意象的有益融合。 顾长卫的获奖电影《孔雀》是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 片名直译为“Peacock”。尽管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 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但“peacock” 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代指洋洋得意、炫耀自己 的人。但是这样的直译异化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影片的 原名,并期待观众在观影后体会这个词的深层含义。 还有很多影片名采用了这种策略,并成功地在国际上 打响了名号。例如: 刘三姐》——Thi rd Si Ste r Liu: 功夫 —— Kong Fu; 杨贵士己 ——Empres S Yang Kwui Fei; ((少 过影片接触到异域文化,影片名的异化翻译正好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满足外国观众的这种心理。 五、结语 归化和异化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辨证统一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在实际的电 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 种方法。译文如果顾及读者的接受习惯,原文特定的内涵 就要受到损失;如果保持原文风貌,有时又会与对方的思 维或观念相冲突。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应该从发展的角 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 “度”。译者应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正确 把握观众的接受能力,避免出现过度归化或者过度异化的 现象。 作为中文影片名的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除了要考 虑中外观众的文化差异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外,也应当以转 播中国文化为己任,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来使中国文化得到 一艨一~ 一觚一一一~更好的弘扬和传播。 外~ 出 一~一 国(周蓓湖南湘潭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411105) 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