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作者:梁弘敏

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主要是就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的研究,并对中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进行具体剖析,结果显示,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保障的城乡差距大、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并对完善我国残疾人经济保障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经济生活;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6-02

残疾人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最为特殊的一员,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及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意味着他们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2007年实行的新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至今,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和规范福利企业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9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年,2008残奥会的召开,使残疾人工作进入了更广阔的视野,为残疾人的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残疾人的权利和人格尊严,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营造一个助残、爱残、扶残的良好社会环境。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残疾人事业面临着新课题。按照社会参与、国家扶持、面向群众的原则,做好残疾人社保工作和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与现状

(一)残疾人就业方面。据全国调查发现,我国的残疾人逐年增多,限于我国财力物力条件,不可能将所有的残疾人都供养起来,而发挥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潜能,帮助他们就业,不仅使其自食其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国家减轻负担,有利于开发劳动力资源,促进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使残疾人融入社会、摆脱贫困。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采取优惠的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其目的就是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扶持残疾人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

(二)残疾人生活保障方面。残疾人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对生活困难的、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残疾人保障中最基本的内容。我国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通过临时救济、定期补助等途径给予生活保障,尤其是重度残疾或一户多残给于特别扶持,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残疾人康复保障。康复保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兴起,国家每年拨专款进行有组织的开展大规模的康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作。例如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哑人语言听力训练、肢残矫治手术等等。十五期间我国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全国已建成康复训练服务机构2万多个。

(四)残疾人教育保障方面。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残疾人的教育包括残疾人基础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等等。实践证明,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是为了极大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大环境。因此,能够让儿童接受高等教育,国家对残疾人学校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 二、不在业残疾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料理家务是农村残疾人未工作的主要原因。如在未工作的残疾人中,在校学生占1.16%,离退休占37.11%,三代户占36.18%,四代户占2.76%,二代户和三代户是当前农村残疾家庭户的主要构成。说明残疾人更多的只能是选择或者说被迫依靠父母以及祖孙三代同堂生活。换句话说,农村残疾人只有依靠父母以及祖孙三辈才能生存,或者生存才有保障。

(二)在农村残疾住户中,残疾儿童户以及残疾老人户的高占比特征,反映出农村残疾人家庭负担的沉重性。残疾儿童和残疾老人所占比重高达农村残疾人口的65.53%。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处于生命周期年龄段人口的两端,是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的阶段,处于被抚养和被赡养的阶段,沉重的家庭负担集中在了中年农村人口肩上。从以上可以看出,因丧失劳动能力而导致残疾人未能工作的因素占57.39%,成为农村残疾人未工作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残疾人和普通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就业的机会在不断减少,就业能力也在不断下降。 (三)农村未工作残疾人的生活来源。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农村未工作残疾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较明显的特点:一是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是农村未工作残疾人生活的主要来源。调查数据发现,在农村未工作残疾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中,靠离退休金生活的占3.96%,领取基本生活费的占6.65%,靠财产性收入作为的占1.16%,靠保险收入的占0.06%,靠其他收入占0.93%,而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86.70%。显然,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是未工作残疾人生活的主要来源。二是乡村和城市未工作残疾人的生活来源明显不同。在城市和乡村未工作残疾人的生活来源中,除了领取基本生活费两者相差不大外,城市未工作残疾人的生活来源在离退休金、财产性收入、保险收入、其他等方面远远超过乡村,所占比重分别为26.4%、2.3%、0.11%、3.51%,而乡村则分别为3.96%、1.16%、0.06%、1.47%;但乡村在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方面则远远高于城市,所占比重为86.7%,而城市只有61.6%,农村高于城市25.1个百分点。

(四)农村残疾人家庭户的收入状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村残疾家庭户中,拥有彩色电视机的占66.79%,拥有电冰箱的占12.86%,拥有洗衣机的占13.98%,拥有电话的占8.77%。从分地区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残疾家庭户收入普遍要高于其他地区,且所占比例也远高于其他地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当前农村残疾人经济生活状况普遍不佳的原因

(一)残疾人口增加较多,增长较快,残疾人口规模较大,不仅总量增加较大,而且残疾类型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加重了农村残疾家庭的医药负担。

(二)农村残疾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就业竞争力明显低下。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村残疾人中,呈现出学历越低,人数越多的现象:具有大学程度的残疾人仅占0.18%,高中程度的残疾人占3.14%。总体来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三)农村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障普遍不理想。数据显示, 16岁及以上农村残疾人口中,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仅占31.77%,约52.41万残疾人,有22.83万人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6.2%,另外只有8.03%的农村残疾人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济。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占2.63%,参加医疗保险的占30.66%,参加工伤保险的占0.09%,参加失业保险的占0.04%。

四、如何加大对残疾人的额扶持力度

(一)重视政府导向,全面关注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保障,将残疾人就业作为关注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并不是指政府按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办法,以行政的手段强行分配硬性安置,而是将工作的基本点落在创新上,着重在宏观上进行调节,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现有基础,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少量的行政措施,在就业政策制定、资金援助、岗位提供等就业环节给予扶持,关键还在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而且还要不断认真研究,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应有社会承担的职能还给社会,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义务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履约责任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的工作协商机制,使工作强而有力、切实有效,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依法收缴按比例就业保障金,营造氛围。应该看到,残疾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有的单位确实无法安排,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的共同责任还是要担负的,那么就要按规定,按比例收缴保障金,用保障金来扶持残疾人就业和扶持生活基本来源。

(三)加强就业培训。一项调查告诉我们,残疾人就业究竟难在哪,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低”现象在残疾人中十分普遍,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所以残疾人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弱者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的素质培训,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四)激励自强创业。加入WTO后,我国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然而,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且就目前国内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区区1200万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杯水车薪,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并非从此走出弱势阴影,因此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还需在自强创业上给予极大鼓励。 参考文献:

[1]赵萌萌.从保障生活到促进发展: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06-01

[2]张金强.财税法视觉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04-15 [3]罗柳妮;周明琦.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综述.中华大学学报.2010-02-28 [4]范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问题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10-05-01 [5]彭佳玲.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重庆大学.2010-04-01 作者简介:作者系河北省委党校2012级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