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字
2
围术期护理是以时间为轴线,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以及术后出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治疗。大量文献证实,在颌面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恢复速度,提高恢复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总有效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显效21(41.18)16(31.37)
有效29(56.86)
例(%)无效
1(1.96)50(98.04)
9.0170.002
例数5151
本次研究将所选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统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围术期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从而证明这种护理方法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徐竹梅,袁卫军.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治疗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护
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3):42-43.[2]
李胜玲,秦娜娜.颌面部多发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5(4):363-364.
[3]李琼,齐玉英,胡晓梅,等.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CD].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2):78-79.
[4]谭秋红.经冠状切口手术治疗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641-1642.
(收稿日期:2018-10-16)
25(49.02)10(19.61)41(80.39)
P
3讨论
颌面部骨折多为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创伤疾病,其中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以及机械损伤是常见原因,可造成牙齿折断、脱臼,牙槽骨骨折、鼻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以及面部软组织损伤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口腔颌面部由于其位置特殊,容易造成颅脑损伤,出血过多时容易流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颌面部具有许多腔窦,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等,因此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护理措施的实施。研究发现,在颌面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4]。
临床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祝兰英
邓淑芳
(抚州第五医院,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目的用效果。方法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52岁~83岁,平均年龄(62.7±3.8)岁;肺部感染部位:右肺上叶21例,右肺中叶13例,右肺下叶17例,两肺感染9例。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5岁~79岁,平均年龄(65.9±4.3)岁,肺部感染部位:右肺上叶18例,右肺中叶20例,右肺下叶15例,两肺感染7例。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
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治疗环境干净整洁,护理人员对患者热情接待,创造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②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注意患者心理情况,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包括科学的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正确的呼吸系统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疾病。治疗结束后,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应的注意事项,并对治疗结束后的院外护理予以指导。③生活护理:包括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适合患者的食谱等。④治疗护理:治疗前详细告知患者治疗计划,提高患者依从性,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身体和心理情况,尤其关注患者用药后情况。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饮食,不能食用高盐、刺激性的食物。
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月第23卷第3期
选取2015年6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
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
护理干预
效果
满意度
DOI:10.19435/j.1672-1721.2019.03.089
近年来,我国肺炎患者逐渐增多,有研究发现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现上升趋势[1]。老年人生理功能不断减退,且易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为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2]。重症肺炎具有病情危重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因而其有效的护理模式十分重要。为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12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报告如下。
11.1
420试验组治疗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
作者简介:祝兰英,女,本科,主管护师。
经验交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
[3]韦云霞.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分
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115-3116.
[4]刘艳妮,马月珍,李丕宝,等.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弥漫性肺泡性出血
的救治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0-22.
[5]曹秋贵.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
学论坛,2015,19(8):1131-1132.
(收稿日期:2018-10-10)
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有效: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动脉血气参数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病情恶化或者死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计10道题目,满分100分,满意≥80分,一般满意79~60分,不满意:<60分[3]。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22.1
统计学方法结果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
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降低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
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刘秋云
(武宁县人民医院,江西武宁332300)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组别试验组对照组字2P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数6060
满意度47(78.33)26(43.33)15.4240.000
例(%)并发症发生率12(20.00)27(45.00)8.5470.003
【摘要】目的分析降低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
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且留置尿管的8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感染预防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不同时间段试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对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DOI:10.19435/j.1672-1721.2019.03.090
伴随着人们医疗意识、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医护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1]。相关研究显示,在医院感染中留置导尿管所导致的尿路感染发生率非常高,位居前列,同时随着尿管的插入、留置时间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可能性也在提升。本文以85例患者为例,探讨降低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现报道如下。
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
2.2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为
88.33%(53/60),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5.089,P=0.000)。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4]。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患者多为老年人,病情严重且控制难度大,常规护理工作繁杂且逐渐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研究表明[5]临床护理干预会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其多样性和有效性给医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临床上重症肺炎多有并发症,护理难度较大,正确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并通过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根据临床护理原则制定的护理方案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对特定患者的针对性,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也加强了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及治疗护理,强调护理的积极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重症肺炎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玉英,江珊娜.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重症肺炎预后的应用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3):575-576.
[2]陈凌波.整体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设备,
2016,29(23):194-195.
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1月第23卷第3期
留置导尿管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
接受手术治疗并且留置尿管的8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5)与对照组(n=40)。试验组患者中男15例,女30例,年龄23岁~81岁,平均年龄(38.4±10.2)岁,初中及以上学历38例,初中以下学历7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22岁~82岁,平均年龄(37.9±11.0)岁,初中及以上学历37例,初中以下学历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多方面的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16~18F一次性无菌双腔或三
腔气囊乳胶导尿管和一次性无菌密闭式集尿系统进行导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感染预防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在手术开始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
作者简介:刘秋云,女,本科,护师。
4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