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色汇源铝业一线节能技改工程
氧化铝仓仓体滑模施工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河南省原中冶金建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有色汇源铝业监理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九日
目 录
1、专业工程特点……………………………………………1 2、编制依据…………………………………………………1 3、监理工作流程……………………………………………2 4、监理工作要点和目标值…………………………………2 5、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2
一、 专业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河南有色汇源铝业一线节能技改工程氧化铝仓,+8.0m以下为框架结构,+8.0m以上为圆形钢筋砼筒仓结构。仓内径15.4m,钢筋砼仓壁厚度为350mm,仓顶标高为+28.0m。砼强度为C30,钢筋保护层厚度30mm,仓壁竖向钢筋为Φ16及Φ18,水平钢筋为Φ20。施工单位为神火建筑安装公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工艺为液压滑动模板施工。
液压滑升模板(简称滑模)施工,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机械化施工水平较高的施工方法之一。滑模施工利用液压传动控制系统,使千斤顶在支撑杆上爬升,从而带动模板系统及操作平台系统向上滑升,并且在模板滑升过程中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滑模施工具有节约模板和脚手架,施工速度快、机械化水平高,施工连续性好,施工质量稳定等优点,工业建筑中的筒库、粮仓、料仓、烟囱等规则钢筋混凝土结构,尤其适合滑模施工。由于滑模施工的不间断性,必然导致整个监理控制细节发生相应变化,要求更加注重质量预控工作。 二、 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本工程相关设计文件、法律法规文件 3、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4、JGJ65-89《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
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GB50077-2003《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7、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8、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9、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GB50214-200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11、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12、其它施工规范、规程、标准(今年即将发布的《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三、 监理工作流程
1、原材料验收流程:原材料进场→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验→监理工程师检查材质证书、合格证等→见证取样做复试→检查复试报告→监理签认材料报验单,同意本批材料用于本工程
2、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施工单位完成工序(本工程主要是钢筋绑扎)施工→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验→监理工程师进行平行检验→同意进行砼浇筑并进行模板顶升→见证砼试块制作→检查砼试块试验报告→在检验批资料上签署意见 四、 监理控制要点与目标值
1、 液压滑升系统检查:液压滑升系统是整个滑模施工的核心,
其施工荷载设计及组合、计算是否妥当,液压千斤顶选取是否合理,是滑模施工成败的关键,因此,监理方必须对整个液压滑升系统按照已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2
①施工荷载是否与方案相同。一般滑模施工荷载设计分四类:第一类为模板系统、操作系统的自重荷载;第二类为操作平台上施工荷载;第三类为滑升时的摩阻力;第四类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其它荷载。在检查时,要仔细审查方案中的每一项荷载是否与现场实际荷载相同,尤其不能漏项。
②荷载组合、验算。荷载分为两种情况:滑升时荷载计算和上料浇筑混凝土时荷载计算,取其最大值。如实际荷载与方案中有所不同,在开始施工前要按实际荷载进行验算,确保安全施工。
③千斤顶选取。审查是否按方案要求选取,如荷载有变化,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审查重点:根据选用的千斤顶型号,查出千斤顶的额定推力,取额定顶推力50%作为允许承载力,审查时注意,计算承载力应为按规范求得的支撑杆允许承载力与千斤顶的允许承载力两者中取其较小者,根据施工荷载计算出所需千斤顶的数量,实际选用数量常常取计算数量的1.3-1.5倍。
④支撑杆稳定性审查。滑模千斤顶爬升所依附的垂直支撑杆,根据千斤顶的型号,本工程采用48×3.5钢管,支承杆接头应错开设置,焊接处应用手提砂轮机打磨光滑。千斤顶每滑升行程一般为200㎜-250㎜,正常情况下,模板与混凝土结构始终结合,支撑杆自由高度不高,无须进行稳定性计算。
⑤严格按照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滑模系统的操作平台、料台和吊脚手架等构件进行检查。滑模装置各种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5《钢结构工程
3
质量验收规范》和GB502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的规定。其允许偏差见下表。其构件表面,除支撑杆及接触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外,均应刷防锈涂料。
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
名称 内容 高度 宽度 表面平整度 侧面平直度 连接孔位置 长度 弯曲长度≤3m 弯曲长度>3m 连接孔位置 高度 宽度 围圈支托位置 连接孔位置 弯曲 ф25圆钢 直径 ф48×3.5钢管 直径 椭圆度公差 对接焊缝凸出母材 允许偏差(mm) ±1 ﹣0.7~0 ±1 ±1 ±0.5 ﹣5 ±2 ±4 ±0.5 ±3 ±3 ±2 ±0.5 小于(1/1000)L* ﹣0.5~+0.5 ﹣0.2~+0.5 ﹣0.25~﹢0.25 <﹢0.25 钢模板 围圈 提升架 支撑杆 * L为支撑杆加工长度
2、滑动模板检查要点:组装前,必须清理好现场,理直插筋,并对插筋数量进行复核,洗净插筋和基础接触面泥土,除去浮动的混凝土残渣,弹出筒仓的中心线、截面的轮廓线和提升架、洞口的位置线等,设立垂直控制点,按批准的方案组装模板。安装好的模板单面倾斜度为模板高度的0.1~0.3%,模板上口以下2/3模板高处的净距为结构设计截面尺寸。模板最好采用新出厂模板,拼缝严密,表面平整。
4
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
内容 模板结构轴线与相应结构轴线位置 围圈位置偏差 提升架的垂直偏差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平面内 平面外 上口 下口 提升架平面内 提升架平面外 允许偏差(mm) 3 3 3 3 2 5 ﹣1 ﹢2 5 5 ﹣2~﹢3 1.5 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偏差 考虑倾斜度后模板尺寸的偏差 千斤顶位置安装的偏差 圆模直径、方模边长的偏差 相邻两块模板平面平整偏差 3、钢筋工程的监理要点
在滑模施工中,钢筋隐蔽快,需旁站督促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首段钢筋的绑扎在模板组装时进行,以后,钢筋随模板的上升而分段绑扎,钢筋的绑扎速度应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相配合。
为便于施工,水平钢筋的加工长度不宜大于7 m,竖向钢筋直径在12 m m以下的不宜大于5 m,直径在20 m m以上时可达6-8 m。本筒仓水平钢筋为圆弧形,在绑扎前应按弧度加工好,钢筋的接头应错开设置,在同一截面内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25%。为保证钢筋绑扎的精度,根据图纸要求筒仓圆周每隔2.4m设置焊接钢筋骨架一道,类似砌体施工中的皮数杆作用,以保证双排钢筋间距和水平筋间距。必须有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措施。
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保持表面至少有一道水平筋,作为继续绑扎的依据,以免造成漏绑钢筋。
4、混凝土工程的监理要点
5
①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除应满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 (2)薄壁结构的混凝土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 (3)混凝土的坍落度, 本工程采用泵送砼,取100-160㎜。 ②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要点:
(1) 混凝土浇筑应划分区段,分两组对称交圈,均匀浇筑,每次浇筑200-300㎜;每浇筑完一层,混凝土表面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2) 各层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应有计划的、均匀的交替变换,防止结构发生倾斜或扭转;
(3) 洞口两侧应对称均衡浇筑,防止胎膜受不对称侧压力的作用产生移位;
(4)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小型振动器,振捣时避免触及钢筋、支撑杆和模板,振动器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内,但插入深度不宜超过50㎜ ;
(5) 随时清理粘在模板内表面的砂浆或混凝土,以免结硬面增加滑升的摩阻力,影响表面光滑造成质量问题;
(6) 上下层混凝土间歇时间如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对接槎处应按施工缝处理;
③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是模板滑升时控制的重点。理论上混凝土强度达到0.3Mpa就足以支撑自重,对于减小滑升时摩阻力来讲,出
6
模强度越低越好,但如果出模强度过低(小于0.2Mpa),混凝土会出现变形、坍塌,但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时,混凝土对模板的摩阻力增大,易导致混凝土表面拉裂。试验表明,混凝土的最优出模强度以控制在0.2-0.4Mpa(贯入阻力值为0.3-1.05kN/cm)为宜。现场判别以滑出的混凝土表面指压后有轻微可见的指痕砂浆不粘手,且滑升时听到“沙沙”的摩擦声为宜。
5、模板滑升的监理要点
模板滑升分为初升、正常滑升、末升三个阶段。 ①初升阶段
模板滑升前,首先要试升,主要是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判别混凝土能否出模,提升时间是否适宜。试升高度50-60㎜(千斤顶1-2个行程),当混凝土出模强度适宜时就可以初升。
初升是组织正常滑模之前对滑模装置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初升时,将整个模板升高200-300㎜,使混凝土不致粘住模板,然后对滑模装置系统进行全面检查、调整,随即转入正常滑升阶段。
检查内容有:提升架受荷后是否倾斜变形;模板接缝是否正常,有无变形,漏浆,倾斜度是否正常;围圈受力是否均匀,螺栓有无错动,围圈套刚度是否满足要求;操作平台各桁架或梁的受力情况,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结构截面轴线有无位移;千斤顶、油管接头有无漏油现象;支撑杆有无产生弯曲或被带起现象;
以上情况监理方应做好全面检查,最直接的方法是把上述问题制
7
成表格逐项检查,确认情况良好后,才能同意正常滑升。
②正常滑升阶段
正常滑升时采用间隔提升法,两次提升间隔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小时。为减小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防止混凝土被拉裂,在两次提升的之间,应增加1-2次中间提升,每次可提升1-2个行程。
在正常滑升阶段,监理方应重点检查和控制滑升速度,滑升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影响实际滑升速度的因素有:混凝土的凝结出模强度、施工季节和昼夜气温的变化、劳动力配备、混凝土的搅拌和垂直运输能力等。正常气温条件下,滑升速度一般控制在150-300㎜/小时范围内。监理方应根据正常滑模情况,提出滑升速度控制要求。
③末升阶段
末升阶段,当滑致离库顶设计标高尚差1M左右时,滑升速度应比正常滑升稍慢,此时应进行滑模装置准确抄平、找正,竖向标高进行复核工作,同时,钢梁安装的埋件、洞口预留好,监理方应对此项工作认真检查,最后,将剩余混凝土一次浇平。
6、模板拆除的控制要点 模板滑升到顶后,凡能立即拆除的部件,即可拆除,以减轻平台的负荷,对暂不能拆除的部件(如螺栓、千斤顶等),应进行保养。
待混凝土达到拆模的强度(一般为设计混凝土强度75%)后,再将滑动模板装置其余部分拆除。一般拆除方法是将模板和围圈、提升架等分段整体拆除。
8
7、筒仓垂直度的检查
本筒仓刚度较大,每滑升1m至少应检查一次。具体方法:在操作平台上四个方向吊重约15㎏—25㎏线锤。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见本文表.滑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8、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①支撑杆弯曲
在滑升过程中,由于支撑杆本身不直或负荷太重;遇有障碍时强行提升、千斤顶歪斜、相邻千斤顶之间升差太大及脱空过长等原因,都易使支撑杆失去稳定而弯曲。遇到以上情况,应要求施工方及时处理,以免引起质量和安全事故。一般处理办法如下:
⑴支撑杆在混凝土内部弯曲 可根据模板滑出后,混凝土表面凸出并出现裂缝等现象检查出来。遇此情况,应暂停使用该千斤顶,先将弯曲处已破损的混凝土清除,然后根据弯曲程度的不同分别处理。若弯曲程度不大,可用带钩的螺栓加固。若弯曲严重,可将弯曲部分切断,再用钢筋绑条焊接。经处理后,再支模浇筑混凝土。
⑵支撑杆在混凝土上部弯曲 可将弯曲部分切断,加绑条焊接;若弯曲部位很长,弯曲程度又很严重时,应将支撑杆切断,另换新支撑杆,并在新支撑杆和混凝土接触处加垫钢靴,将新支撑杆插入套管内。
②筒体倾斜
一般情况下,控制各千斤顶相对标高不大于40㎜,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升差不大于20㎜,使操作平台基本保持水平,可保
9
证筒体不发生倾斜。如果操作平台有较大的固定偏心荷载,或平台经常经受大的水平风力作用,会造成操作平台水平位移,使结构轴线平移,筒仓发生倾斜。垂直度超过偏差要求时,应加以纠正。
纠偏常用平台倾斜法:调整平台各点的高差,使操作平台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其倾斜方向与筒仓的倾斜方向相反,当模板继续滑升时,利用操作平台倾斜时自重产生的水平分力,推动滑模装置逐步移回到原来的结构设计轴线位置。
注意:由于操作平台倾斜会造成支撑杆承载力的降低,为防止支撑杆承载力损失过大和避免引起模板产生反倾斜度,操作平台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以内。欲使平台倾斜,一次抬高的高度不超过二个千斤顶行程。抬高一次,滑升1-2个浇筑层高度,观察平台轴线的回复量,以确定是否需增大平台的倾斜度。当平台接近正确位置时,应及时恢复平台的水平度。
③筒壁的扭转
筒壁的扭转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筒壁滑模体系发生扭转,可以采用调整混凝土浇筑方向的方法调整,浇筑混凝土方向与平台扭转的方向相反。
④混凝土出现水平裂缝或断裂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有:模板没有倾斜度或产生反倾斜度;滑升速度慢,混凝土与模板粘在一起;模板表面不清洁,摩阻力太大;纠正垂直度太急,模板严重倾斜等。
防止办法为:纠正模板倾斜度不够或反倾斜度的现象;经常清除
10
粘在模板表面的脏物及混凝土;纠正垂直度偏差时不要操之过急;如果气温过高,混凝土凝结速度快,滑升速度不能再提高时,应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加入缓凝剂,以控制混凝土的凝结速度。
处理办法: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纹,可及时用铁抹子压实;对出现的较轻微裂缝,可剔除裂缝部分的混凝土,补上原混凝土筛除石子后的原浆。
9、滑模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根据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①滑模工程的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②滑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滑模施工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项目 轴线间的相对位移 圆形筒体结构 半径 ≤5m >5m 标高 每层 全高 每层 垂直度 全高 层高小于或等于5m 层高大于5m 高度小于10m 高度大于或等于10m 高层 多层 允许偏差(mm) 5 5 半径的0.1%,不得大于10 ±5 ±10 ±30 5 层高的0.1% 10 高度的0.1%,不得大于30 ﹢8,﹣5 8 5 15 20 墙、柱、梁、壁截面尺寸偏差 表面平整 (2m靠尺检查) 抹灰 不抹灰 门窗洞口及预留洞口位置偏差 预埋件位置偏差 11
五、 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1、旁站
旁站是滑模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方法,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滑模施工24小时不停,所以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也要24小时不停地旁站整个施工过程,主要是钢筋的绑扎和隐蔽,这个要全检,尤其是钢筋接头的位置,绝对应按照图纸中的要求进行绑扎。对于砼的配合比要经常抽查,坍落度也要同时进行检查。
2、平行检验
本工程平行检验的内容其实在旁站工作中已经全部完成,比如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的平行检验,模板滑升时对垂直度的检验等,因为本工程24小时不停地旁站,所以,平行检验的内容全部由旁站的监理工程师负责。
3、见证取样
由见证员对进场材料、砼试块等进行见证取样。材料的取样次数及砼试块的取样次数按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执行。
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检查,应在滑模平台现场进行测定,每工作班应不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工作班上气温有骤变或混凝土配合比有变动时,必须相应增加检查次数。
对出模混凝土强度的检查是滑模施工特有的现场检测项目,应在操作平台上涌小型压力试验机和贯入阻力仪试验,其目的在于掌握在施工气温条件下混凝土早起强度的发展情况,控制提升间隔时间,以
12
调整滑升速度,保证滑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4、采取的措施
①合同措施:根据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相关条款规定,对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如有违反施工合同规定的,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予以改正。
②组织措施: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如发现施工单位的项目组成不能按照相关规范、方案及建设单位的要求保证质量和进度,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改变组织机构、调整人员。
③技术措施: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如施工中采用的施工工艺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监理工程师可督促施工单位改变施工工艺,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满足施工要求。
④经济措施:根据本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共同下发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办法》,对施工单位违规行为建议建设单位予以经济处罚。在审查工程量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扣除未经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部位的工程量。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