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顶岗实习管理

浅析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顶岗实习管理

来源:乌哈旅游
技术与市场教育研究第17卷第4期2010年

浅析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顶岗实习管理

史增芳薛书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9

摘要: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文章分析了现在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管理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0.04.036

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

1.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

实习内容的不统一性

虽然有些走马观花,但也很难做到每点必到,因此学生的实习基本上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呈“放羊”状态。

1.3

实习过程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脱离学校环境,处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处于“半工半读”状态,要扮演实习者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复杂的人际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以管理。繁重的生产劳动、

及种种无法预测的人和事,会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在学习、角色、心理上的不适应,甚至有的学生违反企业的纪律,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学校的声誉。

实习点的分散性、实习过程不可预知性是教学管理的难点。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及时反馈实习过程的信息,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辅导,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地监控,成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的几点意见2.1

完善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

根据教学管理规范,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期列入人才培同时,制订一系列养方案,使顶岗实习管理有教学执行的依据。的顶岗实习学期的教学管理文件与管理细则,比如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考核细则等制度,使顶岗实习具有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的意义,而且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应该融合了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只规定学生实习的范围,对具体的实习内容亦不作详细规定,而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

1.2

实习地点的分散性

实习地点的分散性,造成了管理上的复杂性,有些出现了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不到位。即便是采取教师巡视检查的方式,

3.4建立地下开采矿山采空区和水患定期普查制度,严3.6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格推行实测填图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意识。

减少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聘请有资质的测量队伍,准确地填绘开采、掘进、采空区等有关图纸,每月至少填绘一次矿井上下对照图,每个季度向安监部门提交一次;安监部门对企业的测量、填图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每半年对地下矿山采空区和水患情况进行1次普查,建立采空区监控、治理和水患防治档案。

3.5

加强矿山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

[1]王启明,鲍爱华.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J].

采矿技术,2005,(6):11-12.

[2]李事捷,郭进平,赵宏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水平的关键性问

题思考[J].金属矿山,2008,(4):1-6.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合理组织生产,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奖惩到位。

[3]肖利民,王华生.小型矿山安全保障措施的探讨[J].采矿技

术,2007,(12):39,50.

[4]王成,孙宝生,张建,高明星.中国矿山安全现状与对策[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4):81-85.

67

TECHNOLOGYANDMARKETVol.17,No.4,2010

2.2搭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信息平台部领齐,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要求是否明确等。

督查内容之二: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到顶岗实习的企业。

分散型的顶岗实习,主要是学生自己或通过家人找到在学校所在地或家乡的相关企业。这首先要由学生的学院系部指导备案,最后系部相应领导进教师负责联络,然后向系里汇总、行抽查。

督查内容之三: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是否专业基本对口。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基本上是课程基本结束时进行的。因此,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此时的顶岗实习是学校阶段专业学习的校外延伸,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要与专业有一定的关联度。如发现与专业完全无关的岗位,动员学生再另找实习单位。

督查内容之四:学生是否坚持在相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工作。

因顶岗实习学期一般都是半年,学生能否坚持实习,而不是通过熟人盖一个企业章了事,这也是督查的内容。因此,学院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的对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兵分多路,分地域到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进行督查,不仅督查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否到位,还要督查学校的指导教师是否较好地与学生保持联系,是否进行指导。

2.5

做好与顶岗实习企业的沟通

无论是工学结合还是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的结合点,体现“多赢”,才能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想通过接收实习学生,找到适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学生在毕业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试图通过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就业单位。学校希望利用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在确定实习单位之前,学校应搭建一个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顶岗需求的交流平台,通过实习单位选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满足企业用人要求和学生真实职业环境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只有双方的需要比较吻合,才能保证后续的实习有效地进行。

2.3

样性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评价主体应多元性、形式应多

由于分散的顶岗实习企业、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工厂,实习指导的教点,学生的学习地点由课堂转移到了公司、师由校内的老师变成企业的技术人员或车间里的师傅。同时,学生是实习的主体,经历实习之后,学生对自己工作经验的丰富、操作技能的提高,可以作出一个自我的判断和评价。因此,评价的主体应从学校单一主体转变成学校和企业、学生三者为主体,并按不同的权重构成最终的评价结果。对顶岗实习效果评价一般可考查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习态度和表现,包括工作态度、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二是实践能力的提高,即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三是实习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设计作品,或者是调查报告、营销策略建议书,等等。对毕业论文成绩应结合实习类型、个性化特点分类评判。

2.4

加强顶岗实习的督查

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去企业顶岗实习的目的,学院应主动与顶岗实习单位联系。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碰到的困难,及时与企业沟通协调;让企业指定专门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获得较为满意的顶岗实习效果。

总之,顶岗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实习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而且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认真地分析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参与者的利益关注点,建立健全由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技术手段构成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管理体系,才能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有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要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还需加强督查。现在一般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的顶岗实习,一种是分散型的顶岗实习。集中式的顶岗实习主要是依靠与学院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较大规模的校外实训基地。一个班的学生由学院整体推荐到工作岗位类似的一个或几个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这类集中式的顶岗实习一般已形成较好的机制: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协议和实习指导及管理制度,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学院相应的指导教师也在企业进行跟班指导。因此,对集中式的专业顶岗实习,只要在实习前制定好实习方案,基本上属于免督查型的。但是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中小企业、个体企业多,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可能全部都是集中式的,反而多是到中小企业、个体企业中,因此,这些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分散型的,常常一个企业只有几个学生,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学生。这类分散型的顶岗实习是我们督查的重点。

督查内容之一:工学结合学期的准备工作情况。

指导教师是否到位,学生的相应顶岗实习指导资料是否全

[1]谭辉平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

教研究,2008,(1).

[2]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6,(5).

[3]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育研究,2007,(10).

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

[4]王萍等.过程方法在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长沙大

学学报,2005,(9).

作者简介:史增芳(1973-),男,河南焦作人,讲师,在读博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