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占据主角位置,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
声明,常见产品包括IT产品、微波炉、节能灯、镇流器 要驱动力。等)和Verification(自我验证,常见产品包括音视频产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基 品等)。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经美国卫生和人类 础性、先导性的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国民经
服务部授权,依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电
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不仅对 子产品辐射安全的控制条例》等对电子产品辐射控制
GDP有重要的直接拉动作用,同时与其部门高度相关,
进行管理。FDA管制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有电离 间接作用突出。同时,未来的国际产业和技术竞争日 辐射的电子产品;CRT显示方式的电视机或显示器; 趋激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 非电离辐射的电子产品;微波炉;蜂窝式移动电话;激
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将蓬勃发展,电子信
光产品;太阳灯和太阳灯产品。息产业的发展将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本文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是美国联邦政府根
对电子信息产业质量监管发展进行差距分析,探寻适
据《消费品安全法》设立的独立的健康和安全管理机
应我国发展的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标准、检验检测、 构,主要职责是对消费品使用的安全性制定标准和法 认证建设,使质量监管工作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
规并监督执行。CPSC管辖多达1.5万种用于家庭、体
作用。育、娱乐及学校的消费品OCPSC规则适用于处理电子 振荡、火灾和其他危害安全的因素,也适用于陷于诉
一、中外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监管发展现状讼案件、未能执行安全准则而造成伤害或死亡的产
美国(一)品。只有获得安全标志的产品才准许进入市场,制造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是美国联邦政府根
商、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必须对被检测不安全的 据《通信法》设立的独立的无线电频谱和通信管理机
产品做书面报告。构,授权管理无线电、通讯及数字设备,其通过控制无 国家电气规范(NEC)由美国消防协会发布,不是 线电广播、电视、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
美国政府正式法规,只有当联邦政府机构或地方政府 信,对这方面的设备实施管制。根据FCC的相关规 采用时,才为强制性要求。该规范核心是消防安全、电
定,凡进入美国的电子类产品都需要进行电磁兼容认 气安全以及触电危险的防护,降低火灾危险。NEC在 证(部分条款特别规定的产品除外),其中比较常见的
照明、电气材料等方面规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要
本文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质量基础(NQI)作用机理及评估技术研究”资助。
作者:金国强、陈征洪,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国布场收桂阿允51质量监管与发展2019-5求,涵盖了公共与私有建筑物或其他结构、工业设施 “使用者”向“制定者”转变。《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
以及娱乐场所的电导体与电气的安装。美国联邦政府 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中要求“构建国家产 负责执行工作场所安全法规的机构是职业与健康管
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提出“服务产品全寿命周期”,
理局(OSHA,隶属于美国劳工部),该机构制定相关安 意指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应贯穿于产品的规
全法规和标准,并要求工作场所使用的电气产品必须
划、设计、研制、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 获得由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NRTL)的认证。美国各 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国家标准化体 州法律和地方政府则主要以NEC为指导,制定并执
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要求“加强集
行各州的建筑法令和卫生与安全规定。与联邦政府不 成电路、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智能终端、北斗导航设备
同,地方政府一般依靠独立实验室认证来表示符合有 与系统、高端服务器、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锂离子 关要求。电池、LED、应用电子产品、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标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美国政府对部分产 准化工作,服务和引领产业发展”。品实行质量检验,如果流入市场或在用户中使用的产 尤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 品存在缺陷,可以实行召回。系的引入,通过标准的制定、认证项目的贯彻等,切实 美国政府实施产品质量检验的项目大致可以分
提升了全行业的水准。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从重
为三类。第一类:完全实施强制性检验(即法定检验)。 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 如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民用飞机、航空器材、船用 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方向转变。国家监管以安全为导 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危险品包装检验等,都实施
向,其他因素主要靠行业、企业的自主意识和内功,行 强制性检验。电子产品则必须符合FCC的强制检验 业、企业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需求意识进一步增强。认证和FDA的强制要求。第二类:部分实施强制性检
验。为避免每次采购都进行重复的检验或试验,政府 二、中外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发展现状允许经销商或生产厂可以不持有政府签发的检验证
(一)美国书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这类产品系政 自1901年以来,NIST(1988年以前NIST称为国 府部门采购或与政府提供资金担保采购的,仍须实施
家标准管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为美国
强制性检验。第三类:基本为非强制性检验。这类产品
建立和保障了重要标准。建立及保障标准是美国宪法
由政府主管机关制定统一分级标准,在政府实验室或 赋予联邦政府的重要角色。同时作为联邦政府的一个
其认可的实验室内,由政府检验人员或经其培训发给
机构,NIST为保障美国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工 执照的检验人员进行产品检验等。允许生产厂或经销 具。作为隶属于美国商务部的非监管机构、美国产业 商参与部分检验出证工作,但必须接受政府主管机关 熟悉的伙伴和致力于提升美国经济竞争力的联邦研 检验人员的监督。究机构,NIST通过其实验室项目、创新及产业服务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产品召回制度的国家,已 划加速推动创新和先进技术。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产品召回制度。美国主管产品 美国政府经常委托民间机构开展检测认证工作。
召回的政府机构有六个,其中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机构
一般各州采取的方式是:只要产品通过任何认可的第
包括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等。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的检测/合格评定即可。美国比较 (二)中国著名的民间电子检测认证机构有美国保险商实验室
《电子信息行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
(UL)、电气测试实验室(ETL)和MET实验室(MET)。案》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提出,国家建立了统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是美国著名的从事安全
一的认证认可制度,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安全性、电磁
试验和鉴定的民间机构,是美国联邦政府职业安全与
兼容性实行强制认证制度。寻求技术标准话语权,通 健康管理局认可的国家认可实验室,也是美国产品安 过参与组织与提出自主标准两个途径,实现由标准的
全标准的创始者。UL自1894年成立以来,已对几万
52彳国不场戛1■确兜2019-5种产品和部件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标准测试。经过近百 年的发展,UL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检测认证机构,形成
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标准开发和产品认证
程序。UL制定了 1300多种安全标准,并积极参与完 善国际标准和美国国家标准的制定。主要业务是按照 UL安全标准及其他安全标准对视听设备、信息技术
设备、灯具、加热、通风及空气调节设备、风扇及电动
机、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和设备、元器件、太 阳光电设备、电动工具、汽车、医疗器械等开展产品的
安全检测认证。另外,UL还提供健康、生命科学、环境 等方面的测试研究服务和培训研讨服务。电气测试实验室(ETL)是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在1896年创立的,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 声誉。与UL —样.ETL是美国联邦政府职业安全与
健康管理局认可的国家认可实验室,可根据UL标准 或美国国家标准测试核发ETL认证标志,任何电气、 机械或机电产品只要带有ETL标志就表明此产品达 到美国产品安全标准的最低要求。ETL提供包括电动
工具、家电、电信和1T产品、元器件、灯具、暖通空调、 医疗器材、玩具等产品的安全测试和认证、EMC检测、 产品性能检测,同时提供对诸如医药、HVAC、器具、
电信、航空、自动化、半导体、建材、能源生成系统等多 种行业的质量管理系统的注册。MET实验室是美国另一家著名的检测认证机
构,1959年成立于美国马里兰州,是美国联邦政府职 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认可的第一家国家认可实验室。
MET因其在开发产品测试技术和认证标准的杰出表
现而享有盛誉。MET主要业务包括产品安全认证、电
磁兼容、可靠性测试、通信产品测试四大类,所涉及的 行业包括汽车、电缆、家电、光纤产品、医疗设备、通信 设备、无线设备、网络设备、射频识别(RFID),军工产
品等。(二)欧盟欧洲标准由三个欧洲标准化组织制定,分别是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CENELEC)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0这三个组
织都是被欧委会依照指令98/34/EC正式认可的标 准化组织,分别负责不同领域标准化工作,分别对应 国际同行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JEC(国际电工委
质量监管与发展员会)和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的 机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成立于1975年,总部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由28个欧盟成员国的国家标
准机构或国家标准委员会,马其顿共和国、塞尔维亚
和土耳其以及欧洲自由贸易协会的三个国家(冰岛、 挪威和瑞士)组成,制定除CENELEC.ETSI负责领域
外各个行业的自愿欧洲标准(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成立于1973
年,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由28个欧盟成员国的 国家标准机构或国家标准委员会,马其顿共和国、塞 尔维亚和土耳其以及欧洲自由贸易协会的三个国家 (冰岛、挪威和瑞士)组成,协调各国的电工标准,以消
除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制定电工、电子方面自愿性标
准,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根据“法兰克福协议”的 紧密合作,在欧洲层面上进行市场准入,并在国际层 面上采用国际标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成立于1988年,总部
位于法国尼斯,有5大洲68个国家的800多名成员 组成,为实现统一的欧洲电信大市场,及时制定高质
量的电信标准。1985年5月7日,欧盟理事会《关于技术协调与
标准新方法决议)(85/C 136/01)中提出协调工业产品 国家法规的新框架,通过建立灵活和技术中性的新方
法指令,推动创新和竞争,将各国的法规差异协调到 共同体水平。技术协调新方法和全球方法基本实现了
“一个标准(欧洲协调标准)、一个标志(CE标志)、市 场通行(EEA大市场)”的目标。政府作为立法者不参与具体的合格评定活动,也
不对产品评定结果负责任。政府只负责投放市场产品 的市场监督和管理,采用所有适用的执法措施,保证
不符合法规的产品被撤出市场。对高风险产品,指令 往往要求第三方机构介入,并对所从事的评定结果负 连带责任;认可机构对第三方机构提供认可服务,确认 机构是否具备实施指令相关要求的技术能力和质量
保证体系,保证合格评定结果的欧洲一致性;欧洲标 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三大欧洲标准化组织在
合格评定制度中更多地起到协调作用。弓国市的宜曾科宦53质量监管与发展2019-5在电子信息产业中也发展了一批融标准、检验检
(三) 日本日本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协会(JEITA)是日本电 工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中,研究制定电子设备、电子元
测、认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中国电子技术标 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
器件、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技术标准的主要机构。其 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日本电子工业振兴协会(JEI-
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简称“电子标准 院”“电子四院”),创建于1963年,是工业和信息化
DA)和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ElAJ),2001年两协会合
并成立现在的JEITAO标准化综合委员会是JEITA标准化主管部门,下
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
化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机构。电子标准院以 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为核心,通过开展标准科
设AV&IT标准化运营委员会(5个下属机构)、电子 信息机器标准化运营委员会(6个下属机构)、电子元
研、检测、计量、认证、信息服务等业务,面向政府提供 政策研究、行业管理和战略决策的专业支撑,面向社
器件组装标准化运营委员会(下设9个标准化委员 会)和IEC活动推进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致力于
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电子标准院承担55个IEC、
1SO/IEC JTC1的TC/SC国内技术归口和17个全国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与多个国际标准化组 织及国外著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标准的应用推
IEC国际标准、JIS国家标准和JEITA协会标准的制
修订工作。JEITA是IEC/TC 91“电子组装技术”和
IECfTC 40“电子设备用电容和电阻”的日本国内归口
单位;是JIS标准草案的提出单位,必要时也制定
广、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 用。电子标准院建有政府授权和权威机构认可的实验
JEITA协会标准。迄今为止,根据JEITA提案制定的
IEC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已达50多件。(四) 中国室、认证机构和工作站,在深圳、广州、上海、苏州等地 设有分支机构,依托赛西实验室、赛西认证、赛西培
训、赛西信息服务等平台,面向市场和客户提供专业
上世纪70年代,我国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
的试验检测、计量校准、认证评估、培训咨询等服务,
量,制定了一系列电子元器件标准。70年代末期制定 的“七专”(“七专”指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 技、专卡)“7905技术协议”是第一份标志性的引导性
在电子信息和工业领域的标准化和合格评定方面发 挥着核心的技术基础作用。又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又名中国电子产品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其前身为
文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国军用元器件标 准的基础;从80年代开始,我国军用标准化组织参照 美国军用标准(MIL)体系建立了国家军用标准(GJB) 体系,其中元器件的标准有规范、标准、指导性技术文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审查部,该 研究所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研 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1979年,赛宝首次将“认证”
件三种形式。当前我国积极寻求技术标准话语权,通 过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与提出自主标准两个途径,实
(Certification)概念引入中国。80年代,赛宝代表中国
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
现由标准的“使用者”向“制定者”转变。(IECQ),成为中国最早的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
质量管理培训服务,从事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工作;并
80年代初,以引进彩电国产化为契机,从整机延
伸到集成电路、元器件、PCB板、显像管等上下游产业 链,推动了整个电子信息产业NQI的发展。1979年,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
(IECEE)接轨,开展安全认证(长城认证)。至今,赛宝
已向国内外数千家企业颁发各类证书上万张。认证概念引入我国,引入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
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PRC标志、质量认证等的相 继出现标志着电子产品生产以面向消费者为主,质 量、可靠性水平的提升最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中外差距分析在法律法规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制定了针对电 子产品的法律法规,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
国家建立了统一的认证认可制度,对电子信息产品的 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实行强制认证制度。美国在司法实践中,对产品质量监管主要采取“严格
54今国市场歧绘确克2019-5责任原则”,虽然加重了制造厂商和销售商的责任,但
质量监管与发展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标准的缺失,无法满足新工 艺、新产品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由于标准的缺失,无法 进行检测和认证,所以对产品质量性的要求可能需要
也促使制造厂商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消费者的利益
得到了完备的保护。同时,美国在长期的市场经济运 行过程中,形成了以政府监管、政府和民间机构公正
通过其他方法来保障,行业领先企业标准示范引领作 用尚未充分发挥;需进一步发挥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在市场创新中的积极推动作用;跨界产品标准的兼容
检验、产品召回等制度为保障,产品质量责任保险为 辅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产品质量保证监督机制和质量
检验检测体系,同样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日本的《制造 物责任法》、美国的《产品责任法》都会对质量失信、不
融合。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一体化融合方 面,在发达国家这四者的机构是整合的,如美国的
负责任的制造商做出严厉的惩罚规定;欧盟除了对涉 及民生的关键项目实施准入要求,大部分自我声明(如
NIST涵盖了 NQI。计量是NQI的溯源,很多国家很早
就有鉴定、校准、测试中心,这些都是计量的概念。计 量是最基本的规程需求,为了对计量进行规范从而产
CE认证)都是基于诚信体系,失信处罚非常严厉。当
前我国质量失信监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相关机构
的作用未充分体现。细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仍有缺失, 对质量失信企业处罚力度不够。生了标准,认证认可则是基于标准进行的,检验检测 是其手段。调查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家层面
在市场监管方面,欧美关于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管 体系较为成熟.在政府部门、机构团体和企业的责任
NQI四者融合仍需加强,92.6%的受调查企业认为,国
家层面NQI四者的融合程度一般;受访企业认为,在
分工明确,我国的监管模式仍需完善。标准过于依赖 政府行为,标准贯彻不力,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美国商
微观层面上NQI的综合作用是5成,放大到国家层 面,令人感觉到这个数据十分薄弱,9成反映作用一
务部以抽查的方式为主,一旦发生事故或消费者投诉 事件等问题,处罚、追查特别严厉,实验室会负有连带 责任。我国检测机构不敢担保,比如发了 3C认证,可
般,这说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上,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 产业质量监管的措施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当前,我
能送检的时候没有问题,但实际产品并不达标。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电 子信息产业的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的技术水平处于
国正在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需在营商环境改进的同时.
加强质量监管,这是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成长道路
国际领先水准,美国依托NIST和民间的电子检测认 证机构服务产业NQI(国家质量基础)发展,日本主
得到的启示,也是下一步我国在独立自主与全球化产 业分工相结合的路径中不可或缺的。要靠社会团体支撑产业标准制定。欧盟通过建立欧
洲统一大市场,消除内部贸易技术壁垒,谋取共同利
贡任编辑:邢森益,包括协调采用欧盟的法律、制定欧盟标准、推行合 格评定程序等手段,对欧洲电子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
极大推动作用。欧盟技术法规和标准在贸易活动中对
产品提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要求,合格评定的 输入是按照新方法指令转换的国家法规和欧洲协调 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则规定了如何确定产品符合这种
要求,它是检查产品是否符合欧盟技术法规和标准的 具体操作方法。一项由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开展 的对电子信息产业NQI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问卷调
查表明,7&0%的受调查企业认为,电子信息产业的NQI
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处于跟跑阶段。分析表
屮国市切蝮曾画宦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