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乌哈旅游
2021-2022学年小升初模拟测试

部编版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文学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 B. 李清照—《如梦令》项羽—自封西楚霸王 C. 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季羡林—学界泰斗

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认真阅读下面一段对话,从小姑娘语言中,你能看出她在想什么?

老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小姑娘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是因为( ) A. 小姑娘不信任老伯伯. B. 她等得不难受.

C. 她很守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有责任感. 4.读一读,下面的四个成语只有一个用对了,请你把它选出来( ) A. 杨利伟是独一无二的,除了美国和俄国的宇航员没人能和他相比. B. 新一届中国女排东施效颦,像老女排学习,终于获得了世界杯的冠军. C. 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D. 这个歹徒小心翼翼,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他人财物. 5.选择写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汉字是( )

A. 人迹罕致 滔滔江水 沉静 B. 应接不瑕 帘帘飞瀑 花卉 C. 人声鼎沸 榕树 镇静 D. 昂手东望 齐头并进 笑盈盈 6.选出下列各组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问津:探询渡口.

B.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C.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7.选择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 表里如一

A. 露在外面的 B. 说出来 C. 表格 D. 榜样 8.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景旧曾谙”的“曾”是多音字. B. “玩赏”和“游览”意思相近.

C. “变化多端”的“端”的词义是:项目.

D.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缩写成“我攀登过泰山,游览过香山”,这是错的.

9.找出下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冲向(chòng xióng) 废墟(fèi xū) B. 漆黑(qī hēi) 挖掘(wā jué) C. 瓦砾(wǎ shuó) 难过(nán guó) D. 疾步(jí bù) 爆炸(bào zhā) 10.我能给划线词选择正确解释.( ) 颇负盛名

A. 担负 B. 遭受 C. 享有

二、填空题(共3题;共17分)

1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天,很安静

听着远处传来一阵阵kǒu qín(________)声 草地上跃起一只只xī shuài(________)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烛光,在huànɡ dònɡ(________) qī liánɡ(________)的夜晚 翻阅shū jí(________)的动静 pái huái(________)的身影 抹不去的愁绪

12.下列词语中如果有错别字,请将错别字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在后面括号后改正.

满不在乎________ 卑躬曲膝________ 标新立意________ 美不盛收________ ________ 13. (1)用“战”组词填空.

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海________打响了.

(3)抗日________期间,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呀!

(4)在一次________中,大娘为了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们,累得昏倒在路旁.

三、判断题(共2题;共18分)

1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OPQRST”是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排列的.

(2)写“出”字和“过”字都应该按“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写. (3)“九”字的第一画是“横折弯钩”.

(4)ü出现在jqx后面时,要省去头上的两点. 15.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诃”字读“hē”.

(2)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神圣,象征着吉祥,义是力量的化身.

惩前毙后(3)苏东坡《浣溪沙》中的蕲水清泉寺,在今黄冈蕲春县境内.

(4)英国作家马克·吐温名字的由来:“水深12英尺,轮船可以安全通过.” . (5)“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中的“知”读zhì

四、问答题(共2题;共10分)

16.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是表现无私奉献的吗?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哪位诗人的?

五、语言表达(共2题;共11分)

18.语言表达.

(1)本学期,我市启动了以“好习惯益终生”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结合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语以营造气氛.

(2)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科医生.有一天,她为一位贵妇看病,贵妇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林巧稚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您原谅,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贵妇.” 言外之意是: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湖面很平静.(改比喻句)

(2)云南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3)雪花落在头发上.(扩句)

(4)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拟人句)

(5)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反问句)

六、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1分)

2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其人弗能应也(不)

(2)《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_,它比喻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食之,甚美: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主人既闻,乃益盐.

②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7分)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

静静的太平湖

初夏.在劈地摩天的黄山爬得双腿如山一般重,再来到北麓的太平湖,那种感觉像痛饮茅台酒的酣畅后,细吮毛峰茶的舒坦.‖

山青.水绿.天空湛蓝.面对这景色,一切华丽的词藻都显得苍白.朴实,是一种最真切的美.

十三万亩的湖在山的怀抱中,湖水柔柔的,叫人实在不忍心划下桨去.一只白鹭掠过,才惊碎绸缎似的湖面.倏忽间,一切又归于宁静,静得让人能听见环湖山岭上竹叶在微风抚慰下的轻吟.

山水一色的绿恬静得如细细的筛网能滤去所有的焦躁忧愁烦恼那种感觉或许就是众多的旅游者来太平湖追求的境界.‖

湖上泛舟,方知幽静中的无限神秘:刚刚还在宛如浩瀚的太平湖上享受那无边无际的自由,转眼就恍似),在“十八罗汉卧南海”状的群岛晕晕乎乎转出,悠然却见神穿行于峻峭的山峡去领略隐天蔽地的幽邃(suì

似桂林山水的清绮明丽.当你有兴弃舟步入湖边樵山的神仙洞,那奇石深潭上袅袅的雾霭(ǎi)足以使你幻觉顿生.

其实,只要你玩“透”,任何胜地的景色都是变幻无穷的,只要你善于联想.

太平湖上静悄悄的,我们几乎没遇到其他游客,惟见岸边几叶扁舟空自打横,似乎可惜了这旖旎的风光.不过,假如遍湖桨声人语,还能品味那份宁静吗?‖

环境能改造人的心境,境亦未必不能心造.游毕太平湖归去,那份留驻在你心里的恬适闲淡足以使你在纷繁的人生中保持那份清静.或许这就是寄情山水间的魅力.‖

(1)“劈地摩天”的“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劈地摩天”意思是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搭配.

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的太平湖 ________的雾霭 ________的词藻 ________的山峡 ________的风光 (4)文中已用“‖”线分为四段,请概括第三段段意.

(5)读了这篇短文后,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你认为游山玩水有哪些好处?(至少写三点)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阳光地带

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上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

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呆在晾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莱,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母亲是永远的阳光地带.

(1)第3自然段的段意是________.

(2)仿照第8自然段画线句子的句式,补写两句省略的内容. 如:电视节目最好看的频道、________、________.

(3)第5、7两个自然段中分别用了两个“温暖”和“清凉”,第一个“温暖”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温暖”的含义是________;第一个“清凉”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清凉”的含义是________. (4)第9自然段“这些情节不是偶然”这句话含义是( ).(填序号) ①母亲把我的被子晒在阳光下是她有意去做的. ②母亲给我晒被子这件事不是故意安排的. ③母亲对我的关心是时时刻刻的,不是一时的. ④母亲对我的关心是偶尔发生的事情. (5)写出对题目“阳光地带”的理解.

八、默写(共2题;共11分)

24.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危楼高百尺,________.(李白《夜宿山寺》)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诸葛亮《诚子书》) (4)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5.日积月累.

(1)________,出没风波里. (2)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 (5)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

九、写作题(共1题;共15分)

26.题目:那次玩得真高兴

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回忆一下,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跟他们分享你的快乐.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A:错误.《西游记》—吴承恩;B、C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答案】 D

【解析】【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描写的是塞北冬天寒风凛冽的时节,这里写的不是真的梨花,而是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3.【答案】 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对话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项“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B项“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C项“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D项“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答案】 C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致——至 B:瑕——暇 C:正确 D:手——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6.【答案】 A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查阅工具书看看词语的意思.A:问津:探询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可查字典理解词义. 7.【答案】 A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表里如一”中的“表”意思是:露在外面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的理解.可结合词语或查字典理解字义. 8.【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正确.

B:错误.“玩赏”玩味欣赏,也是一种欣赏,一般是对物.“游览”意思从容地到各处参观、欣赏名胜、风景等;专程为消遣或观光去参观.

C:错误.“变化多端”的“端”的词义是:头绪.

D:错误.“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缩写成“我攀登过泰山,游览过香山”,这是对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9.【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冲向(chòng xióng 改 chōng xiàng) B:正确

C:瓦砾(shuó 改 lì)、难过(guó改guò) D:爆炸(zhā 改 zhà) 故答案为:B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10.【答案】 C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负:享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二、填空题

11.【答案】口琴;蟋蟀;晃动;凄凉;书籍;徘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口琴”的“琴”下面的“今”不要写成形近字“令”,“晃动”的“晃”不要写成形近字“幌”,“书籍”的“籍”不要写成同音字“藉”.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口琴、蟋蟀、晃动、凄凉、书籍、徘徊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2.【答案】正确;屈;异;胜;毖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故答案为:正确、屈、异、胜、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3.【答案】(1)战斗;战役;战争 (2)战役 (3)战争 (4)战斗

【解析】【分析】“战”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战斗、战役、战争等.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细微差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同意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战斗总和.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1)相符.

战争: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2)相符.

战斗:①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②同敌方作战;③泛指斗争.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3)相符.

故答案为:(1)战斗、战役、战争 (2)战役 (3)战争 (4)战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组词填空的能力,结合语境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三、判断题

14.【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相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正确

(2)错误,“出”字的笔顺:竖折、竖、中间大竖、竖折、竖,共5画.不是按“从内到外” 的顺序来写.“过”

字按“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写.

(3)错误,“九”字的第一画是“撇 ”.第一画是“横折弯钩”. (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音序、汉字的笔顺、拼音的掌握的能力. 15.【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正确(2)正确(3)错误,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4)错误,马克·吐温是美国人.(5)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正确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四、问答题

16.【答案】救死扶伤;舍己为人;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这些成语都是表现无私奉献,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救死扶伤;舍己为人;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17.【答案】杜甫,或杜子美

【解析】【分析】“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撰书的一副对联,是赞扬杜甫,或杜子美.“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联文中,朱老总对诗圣杜甫的崇敬以及对草堂胜迹的热爱与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联的出处及寓意. 五、语言表达

18.【答案】(1)养成好习惯,快乐伴我行. (2)我对所有的病人一视同仁

【解析】【分析】(1)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2)\"言外之意\"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的真实意思,而是用暗示或描述的手法,使被接受者也能明白表述人的真实意思. 故答案为:(1)养成好习惯,快乐伴我行.(2)我对所有的病人一视同仁

【点评】(1)设计标语语言要简练,紧扣宣传主题.(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义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

19.【答案】(1)海面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 (2)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

(3)雪花飘飘洒洒的落在乌黑的头发上. (4)蝴蝶在花丛中悠闲地飞来飞去.

(5)没有太阳,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吗?

【解析】【分析】(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题搭配不当,删掉“的夏天”(3)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4)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5)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1)海面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2)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3)雪花飘飘洒洒的落在乌黑的头发上.(4)蝴蝶在花丛中悠闲地飞来飞去.(5)没有太阳,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吗?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文言文阅读 20.【答案】(1)C

(2)《韩非子•难一》;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C:吾矛之利(好处 改为 利,是锋利的意思.A、B、D正确.

(2)第一空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第二空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C;(2)《韩非子•难一》;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第一空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第二空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1.【答案】(1)天下之事皆然 / 过则非惟无益 / 反害之. (2)从前;十分、非常

(3)①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②愚人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被盐所祸害.

(4)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天下之事皆然 / 过则非惟无益 / 反害之.(2)从前;十分、非常;(3)①主人听罢,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②愚人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被盐所祸害.(4)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点评】(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2)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七、现代文阅读

22.【答案】(1)麻;4;劈地摩天:冲出地面接近蓝天,形容很高. (2),,、、,.或者:,,,,,.

(3)湛蓝;宛如浩瀚;袅袅;华丽;峻峭;旖旎 (4)讲幽静的太平湖也有变幻无穷的风光.

(5)①领略自然风光,增长见识;②能改造人的心境,保持内心的清净;③培养自己的想象、联想的能力,激发创作灵感;④积累写作素材 ……

【解析】【分析】(1)①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②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2)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结合课文找到答案.(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5)谈自己的体会,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1、麻 2、4 3、劈地摩天:冲出地面接近蓝天,形容很高.(2),,、、,.或者:,,,,,.(3)湛蓝、宛如浩瀚、袅袅、华丽、峻峭、旖旎(4)讲幽静的太平湖也有变幻无穷的风光.(5)①领略自然风光,增长见识;②能改造人的心境,保持内心的清净;③培养自己的想象、联想的能力,激发创作灵感;④积累写作素材 ……

【点评】(1)①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②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4)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3.【答案】(1)母亲把我的被子转移到了阳光充足的地方,而她自己的被子却在没有阳光的地方. (2)家里最舒适的那张床;书房里最宽大的那张书桌(衣橱里美丽的那件衣裳;书桌旁最明亮的那盏台灯…… )(写出符合要求即可)

(3)第一个“温暖”的意思是被子的温暖.;第二个的含义是母亲给我的关爱.;第一个“清凉”的意思是母亲被子的温度.;第二个的含义是母亲为我遮挡所有风霜所承受的艰辛. (4)③

(5)阳光地带的深层理解是:母亲对子女那份浓浓的爱意,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就像在子女的心田洒上了阳光.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两个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5)此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然后结合本文分析.

故答案为:(1)母亲把我的被子转移到了阳光充足的地方,而她自己的被子却在没有阳光的地方.(2)1、家里最舒适的那张床 2、书房里最宽大的那张书桌(衣橱里美丽的那件衣裳;书桌旁最明亮的那盏台灯…… )(写出符合要求即可)(3)第一个“温暖”的意思是被子的温暖.第二个的含义是母亲给我的关爱.第一个“清凉”的意思是母亲被子的温度.第二个的含义是母亲为我遮挡所有风霜嗦承受的艰辛.(4)③ (5)阳光地带的深层理解是:母亲对子女那份浓浓的爱意,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就像在子女的心田洒上了阳光.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3)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5)此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的能力. 八、默写

24.【答案】(1)遥望洞庭山水翠 (2)手可摘星辰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两岸青山相对出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遥望洞庭山水翠(2)手可摘星辰(3)非宁静无以致远(4)两岸青山相对出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5.【答案】(1)君看一叶舟 (2)初闻涕泪满衣裳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5)莫把无时当有时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词、名言警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名言警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君看一叶舟(2)初闻涕泪满衣裳(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苟周于事、不必循旧(5)莫把无时当有时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名言警句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九、写作题 26.【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