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BIM+GIS技术的铁路桥梁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基于BIM+GIS技术的铁路桥梁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总369期 2015年第27期(9f]下)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基于BIM+GIS技术的铁路桥梁工程管理 应用研究 刘延宏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100844) 摘要:分析了BIM技术ff' ̄GIS技术的各自特点,研究认为BIM与GIs的结合可以实现铁路桥梁建设的信息化,同时推 进铁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BIM与GIS技术的结合,采用B/S与c/s> ̄结合的系统架构,解决了基于“BIM+GIS” 平台的服务端工程项目的管控。分析了实施“BIM+GIS”进行铁路桥梁建设的整体信息化实施效果,最后给出了 “BIM+GIS”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BIM技术;GIS技术;铁路桥梁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识码:B 0引言 中国铁路建设发展从21世纪起开始加速,中国铁路 桥梁建设也在同期快速发展。铁路桥梁设计需要为高速 列车提供安全平坦坚实的基础,为桥上线路运行平缓舒 适提供保障。桥梁建设属于复杂构筑物建造,需要加强 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的管理。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 提高桥梁建设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完 善铁路桥梁智能化建设。通过BIM技术辅助铁路工程管 理进行桥梁实体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的管理。通过GIS 示,在施工前召集业主、施工、设计等相关单位进行 三维交底,明确施工步骤与分工,对于易出现问题的 节点加以着重说明,设置施工预案,从而保证施工的 顺利进行。 BIM的三维数据可以提供各个结构的几何信息,高 精度的可算性,使得BIM模型为构筑物的工程量高速直 接运算提供可能。 1.2 GIS技术的特点 GIS技术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地图 视觉效果与地理信息的分析,对地理分布数据进行一系 列的数字化统计管理和处理。在空间管理上已发展成 熟,可以进行建设工程的统筹管控[IJ。 GIS可以描述地表、地下和大气的二维和三维效 果,补充工程全线路的地质分析、淹没分析、日照分析 等构筑物外部空间分析。 GIS目前标准化和数字化程度高,比较成熟。可以 技术进行铁路工程全线路的项目统筹,综合规划和制定 铁路工程各阶段的科学决策。因此,BIM和GIS的融合有 利于铁路桥梁工程建设的管控,是未来铁路桥梁工程的 发展方向。 1铁路桥梁工程中BIM ̄DGIS的应用 1.1 BIM技术的特点 BIM模型的三维数据集成方式,可以使建筑信息以 模型形式呈现,所有数据联动处理。直观的3D可视化效 果,相对于2D的平面地图,更容易展现管控信息。特别 进行图形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便于进行社会经济、自然 资源环境等要素问的相关性分析。因此,GIS可以辅助 BIM模型搭建周边地理环境的大场景,提高BIM模型的 建筑性能信息完备性。 1.3 BIM+GIS的技术结合 是桥梁等异形构筑物,需要通过BIM模型了解结构的构 造角度、建筑材料,以便于控制桥梁结构的合理受力, 保证构筑物稳定。 BIM技术在地理位置精确、空间地理信息分析和构 筑物周边环境整体展示上,都有极大的缺陷。而三维 GIS可以完成构筑物的地理位置定位和其空间分析,更 能完善大场景展示,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使得浏览信息 更全面。 BIM模型具备碰撞检查的功能,碰撞检查可以发现 构件之间的冲突,降低重复修改,工程返工以及成本超 支的风险。 BIM关键节点施工模拟可以对桥梁工程施工过程进 行模拟。桥梁工程多采用大型预制构件的吊装,稍有失 误,容易造成返工。采用BIM技术,对施工组织设计中 三维GIS对构筑物本身的模型精度不够,无法实现 建筑单体内部的碰撞和工程量分析冈。而BIM模型是桥梁 构筑物三维空间信息和建筑性能的集成,有助于桥梁建 关键的节点,难于施工部分,通过BIM模型进行三维展 收稿日期:2015—07—03 作者简介:刘延宏(1973一),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项目管理。 30 设全寿命期内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等特 点。有利于做桥梁构筑物内的各专业碰撞,进行工程量 计算等。 因此,BIM与GIS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将BIM和GIS 的进行优势互补,融合BIM技术和GIS技术进行铁路工程 建设。BIM主要用于构筑物内部信息的分析和管理,对 后期运维和资产管理提供基本的模型和信息资料。GIS 主要用于管理区域空间,分析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通过 B/S模式,以服务器端满足管理者对工程的远程控制。 2铁路桥梁建设中BIM与GIS结合要点 2.1模型轻量化 由于BIM模型的信息数据量大,因此在离散化的过 程占据内存极大,特别是在GIS平台上展现BIM模型。因 此,为加速BIM模型的加载,缩短缓存时间,BIM模型 的轻量化是解决BIM与GIS在结合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 铁路桥梁建设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异面多等特 点,所以,桥梁的BIM模型轻量化十分必要 ]。 2.2地理环境的搭建 铁路桥梁设计,对地理环境有很强的依附性,施工 管理必须了解地质环境信息。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通 过GIS分析建筑位置周围的地形,并要求利用GIS将采集 的地理信息与BIM模型进行无缝拼接和集成。考虑地理 环境对桥梁建设结构的影响,利用GIS分析周边地理环 境是桥梁建设的基础。 2.3编码与数据格式的标准与传递 BIM模型的编码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是BIM与GIS 共生的基础[4]。BIM模型在GIS系统中三维可视化综合表 达,要将模型的所有信息进行无缺失转换与传递。因此 确定BIM模型编码与数据格式的标准,是将BIM模型信 息与GIS互通的重点之一。 2.4 BIM+GIS的面向服务架构 BIM+GIS的模型搭接完成后,采用B/S、与C/S相结 合的系统架构,将模型及信息推送到管理者的桌面,同 时,通过web Service接口将BIM+GIS的平台与现有工程 管理平台进行集成,从而使各级管理者能够远程了解工 程项目进展,满足工程信息化需要。 3铁路桥梁建设中BIM+GIS的应用分析 3.1 BIM+GIS技术框架 桥梁展示以BIM与GIS相结合为技术手段,采用BIM 进行大桥、临建的模型信息分析,运用GIS进行地理环 境的信息分析,并实现桥梁位置的定位。模型搭接后, 采用B/S的网络架构方式,将模型信息以及基于模型的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通过网络满足管理者远程查看的愿 望。如图1所示。 3.2模型转换轻量化处理 BIM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采用两种建模方式:分 智能交通 |NTELL|GENT TRANSP0RT E 臣 E [ [ [ 图1:GIS+BIM技术构架图 结构建模和延伸建模。整个过程要求确定模型的单位精 度、统一建筑坐标,并设置唯一模型中心点。BIM模型 优化进行去除冗余面处理,提高导出效率并降低模型导 出误差的几率。对模型表面进行贴图处理,并考虑贴图 像素在建筑透空处理效果,提高建筑属性信息的可视化 效果。此外,在建模过程出现的重叠面、漏空和交叉, 需要进行模型修护处理,提高模型各面间的紧密程度和 准确率。简化模型内容,并保证模型精度。 3.3地理环境信息搭建 地理环境信息通过GIS技术实现,利用GIS的遥感 影像数据,获得地理环境并转换成模型坐标,具体采用 WGS84的坐标系。并利用DEM数据,获得高程节点。通 过坐标系和高程结合的GIS三维定位,制作桥梁模型周 围地形数据。 3.4数据集成共享 数据集成共享过程,包括BIM模型的集成和GIS平 台的集成,并将结合的模型进行协同管理。在铁路勘 探设计施工整个过程中,参与方众多,专业活动大多 各自开展。采用BIM+GIS的集成平台,在IFC数据存储 标准和ISO/TC211接口规范的支撑下,通过Web service (XML)接口将空间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结合。 BIM模型储存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为各专业在建筑 内的集成提供服务。而GIS支持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 集成、共享服务和空间分析,为协同设计提供支持。 基于BIM+GIS的桥梁工程管理平台,将模型共 享到服务器端,满足管理者远程管理工程的愿望。 BIM+GIS的Web service服务,是将两技术结合的模型 共同发布,免去了分别调用模型信息出现错漏、不匹配 的缺点。铁路桥梁工程,需要监控其他重点辅助活动, 如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拌合站的材料配比率等,在工程 管理系统平台中,与BIM+GIS模型关联。因此,基于 BIM+GIS平台上的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工程管理任 务的集成共享。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