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乌哈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钢筋平法识图”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钢筋平法识图”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乌哈旅游
“钢筋平法识图”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张旭

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20年第3期

张旭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钢筋平法识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适应新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钢筋平法识图”;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华宇工学院2018年度教育教学与新工科研究项目“《钢筋平法识图》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2018JG17)的阶段性成果。

“钢筋平法识图”这门课程是针对高职院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对本课程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可以使“钢筋平法识图”这门课程变得通俗易懂,降低学生学习的门槛,这样也能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适合生产建设的专业人才[1]。

一、“钢筋平法识图”的教学现状

(一)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根据这些年来企业反馈的信息,很多刚毕业的学生现场识图能力差,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对钢筋计算方法、节点结构理解不深,工程阅历也非常匮乏,这与传统的“板书+讲解+练习题”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部分学生本身存在惰性心理,往往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没有掌握,课后也很少会扎下头去复习和加深理解。也就是说,学生这种学习通常是“一次性”的,学生的掌握程度就取决于老师的讲解水平[2]。“钢筋平法识图”是通过人脑将二维图像化为三维图像,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那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就不太适用,他们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更不用说,这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抽象,学起来枯燥乏味了。

(二)课程缺乏实践性

“钢筋平法识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课程中理论知识讲解占了很大比例。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没有充足的认知,抓不住学习的重点,也没有学习的欲望,会陷入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我们可以要求和带领学生以设计一栋别墅为例,做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工程设计,让学生在亲身设计中体会钢筋节点的计算方法,掌握设计图的画法标准。对老师来说,要坚信实践出真知,不能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3]。否则,不仅老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更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三)虚拟网络平台应用较少

随着我国互联网教学的发展,在MOOC、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上有很多课程的教学视频,然而“钢筋平法识图”这门课程却没有实现互联网教学。老师即使用PPT教学,但往往放置的三维图片比较少,学生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这些图片。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老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备应用不充分,学生对BIM(建筑信息模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3D等软件掌握程度也不高,电脑作图能力差[4]。

二、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整合信息化资源,搭建课程线上平台

可以采用MOOC或者雨课堂等的网络课程形式,这类网络课程是一种免费、简短的教学视频,将重要知识点在10分钟左右讲解明白,视频可以暂停,学生可以做一些小的随堂测试,“教、学、练”三者结合,还可以在MOOC上出一些阶段性的测试题,学生完成后电脑判断对错,结果反馈给老师和学生。

(二)使用信息化课程平台,增强课堂实践性

课堂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听”和“看”,这样的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使学生陷入枯燥乏闷的状态。老师应该充分利用PPT和音响设备等,播放一些与“钢筋平法识图”相关的工地视频,使学生明白如何实地搭建钢筋节点结构。播放过程中,适当暂停,对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让学生“说”出来。因为只有提问,才能让学生认真思考,说出来的答案才能使老师明白学生的理解程度,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促进了师生互动。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验课的设计,带领学生亲自进行钢筋捆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用信息化的课程平台,让学生能够“听、看、说、做”,切实提高学生掌握知识、使用知识的水平。

(三)建立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我们应该推进高等院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校园信息化教学设备和平台的技术水平。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登录学习,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提问,师生之间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教研组也应该下大功夫,利用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创建虚拟实训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平台完成实训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钢筋平法识图”这门课程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要求较高,学生接受知识也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的需要。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网络虚拟实训基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也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职业认知,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邢彤.BIM 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211-212.

[2]许飞,王兵,史晓燕.高职土建专业“平法识图”教学改革探析[J].扬州职业大学报,2018(2):55-58.

[3]张爱环,李忠艳.广联达BIM技术在《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174.

[4]姜兆华.基于BIM技术的钢筋平法3D可视化教学研究[J].知识经济,2019(2):179-180.

作者单位:

山东华宇工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wuhaninfo.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