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8年1期思政教育平台的创新性研究“两微一端”
陈文耀1,郭
荣2
———基于传播学互动传播模式*
(1.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00;2.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136)要:“两微一端”作为新媒体传播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呼声渐响,很多高校开始使用微博、怎样在“互联网+”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新平台。时代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如何摆脱传统媒介传播的禁锢和束缚,怎样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这就需要注重在新的传播平台上采用新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策略。传播学中的互动传播模式,正是基于传统搭建互动传播交流平台、完善网络自媒体传播方式,单向灌输式传播模式的创新性选择。赋予学生受众参与传播的权利、应当成为新时期“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创建运营的新举措。;思政教育;互动传播;创新性关键词:“两微一端”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1-0024-03
摘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roughtheInternethasarousedmoreattention,andanumberofuniversitiesandcollegeshave
startedtoregardWeibo,Wechatandmobileclientsasthenewplatformtolunchthiseducation.Howtochangetraditional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odesontheageof\"Internetplus\howtothrowoffshacklesandrestraintsoftraditionalmediacommunica原tionandhowtomakeinnovationsoncommunicationcontentsandforms?Alltheseproblemscouldbesolvedifwepaymoreatten原tiontoadoptnewmodeandstrategiesonthenewcommunicationplatform.Theinteractivecommunicationofmediastudiesisanin原novativechoicemadeonthebasisofunidirectionalinstilledcommunicationmode.Itentrustsparticipationrightonstudents,buildsaninteractivecommunicationplatformandimprovestransmissionwaysofWeMedia.Therefore,interactivecommunicationcouldbecomethenewwaytobuildandoperat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latformthroughmicroblog,Wechatandmobileclients.
Keywords:Weibo,Wechatandmobilecli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eractivecommunication;innovation
Abstract:Asacommunicationmodeofthenewmedia,Weibo,Wechatandmobileclientshavebeenappliedtovariousfields.
微博近年来,在中央和网信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微信、
“两微一端”和移动客户端开始被纳入我国政务新媒体建
设当中,“两微一端”逐渐成为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兴媒体传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大学
“互联网+思政”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发
展趋势被广泛提及。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
“两微一端”多数还停留在老套的说教、灌输模式下。只是
使得传播平台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变换的只是传播的形式,在实质内容方面,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作为思政
筛选式的阅读教育工作者,面对现在普遍存在的数字化、
方式,如果再沿袭传统的书面化文字材料汇编模式,学生的抵触心理必然会加大,最终也会导致整个传播平台陷于学生的“取消关注”中。毕竟,在互联网传播时代,受众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两微一端”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形式的创新,这种思
政教育新形式、新平台同样需要传播思维和传播内容的更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建立在网络连接下的“微时代”,
[1]
“‘微时代’是一个强调互动、创新的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份,国内的手机网民达6.95亿,手机网民占全部网民总数的95.1%。网民经常使用的5个APP中,手机微信占据了79.6%,手机QQ占据60.0%。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一栏中,互联网政务占了32.7%,在线教育是18.8%[2]。从上面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情况下,网络平台在政务和教育方面的使用率还是有限的。这既可以看出网络教育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也由此显现出一些问题。单一的、形式化的政务宣传和思政教育虽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平台上,也通过“两微一端”传送到客户接收端,但是,受众的主动接受程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带有宣传、说教形式的传播模式,在高校青年学生身上,得到的有效反馈是有限的。传播学理论这样解释,优秀的传播模式必然要随着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人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完善,甚至更换。并非说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传播学科,而是在互联网(尤指“两微一端”)传播平台上,互通传播模式更能发挥信息时代的传播效果。
*基金项目院2016-2017学年浙江传媒学院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重点课题野耶两微一端爷思政教育平台的创新性研究要要要基于传播学互动传播
模式冶渊编号院2016FDY003冤遥
(1987-)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影视学、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陈文耀,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24-
2018年1期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传播学互动传播模式“,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
要想摆脱传统传播模式的束缚,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摆正受众(这里指高校学生)的位置,不要让学生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者;其次要搭建互动传播交流平
台,让传者与受众对话;
最后是要做自媒体(学生个体传播)的引导者和守门人,既要给个体传播活动放权,也要做好合理规制和引导。
一尧给学生野赋权冶尧让学生野体验冶尧提学生野能力冶
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沉溺在老套的教化风格中。那种输出式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然不能被当代大学
生所接受。通过“两微一端”开展思政教育,要重视学生对
媒体的体验,要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制造和传播接受,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赋权”的过程。从美国对本土学生
的媒体教育来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预防接种期、面对期、转型期。而第三个阶段正是以“受者”为网络教育之源。
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的信息制造者,要意识到媒介与阅读者同样是信息的制造者,媒体信息与阅读者的经验、信仰和个性互动,实质上正是一连串意义制造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是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而并非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需要传输的内容
上。正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持观点,受众不是媒体信息
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筛选与诠释者。
“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要把完全主动的传播权力,放置在传播媒介和作为阅读者的学生这两者的天平上来。要注重媒介传输的内容所能带给年轻人的思想认识和批判能力的提升这一层面,而不是止步于学生在部分或完全抵触心理下被动地去接受了某一方面的内容。更谈不上培
养学生去尽责明理,参与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网络思政教育在高校如火如荼进行,但不得不说,这种新兴的大众传
播模式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此,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
认识到新兴媒体传播模式下,传统的传播理念也要转变、
创新。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关注
“媒体告诉受众什么样的议题”,而现在应该变成
“受众告诉媒体他们关心什么议题”。同样,“大众传播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的
事实。”[3]
所以,在新的互联网大环境下,“两微一端”的思政教育方式很难用完全相同的内容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而是需要想着就受众关心的议题,提供探究性意见,提升学生的体验能力、鉴别能力和接受水准。
现在的高校学生多为95后,他们对社会和事理的认知大多还是停留在探索阶段,他们沿袭了高中封闭式的学
习境况,当然也在急于突破理论和制度的束缚。
当“两微一端”这种被他们用作吐槽的自媒体方式,被思政教育工作者“占领”,用作另一种教育甚至是约束性话语表达时,他们的抵触心理会更为强烈。他们拒绝发声,也在逃避接受。如此,新兴传播平台应该在赋予受众权利的基础上,重视互动传播交流平台的搭建。
二尧搭建互动传播交流平台院让传者与受众对话现在的“两微一端”思政教育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电视媒介带有的单向传播层面上,这就将复杂的网络思政教
育模式简单化和固定化了。正如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所说,“当一个人认为传播是单向与劝服性的,或抱着是信源(传者)利用传播以使受众产生改变的观点时,关于心理效
果与机械因果论的偏见就产生了。”[4]
高校通过
“两微一端”来进行网络思政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教育模式。但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平台自身的局限性和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束缚,使得现在的网络思政教育依然停留在传播阶段,或者说只是传播媒介或载体的改变,还未能做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现在的青年学生,普遍带有一种叛逆心理,尤其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说教,既不接受也不认同,也就谈不上给与良好的反馈。
“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上的互动,就是让信息在传受两者之间相互交换、相互创造、相互分享,同样也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动传播交流平台,旨在突破单一“传-受”传播模式,进而转向双向传播模式乃至互动
传播模式。
“互动传播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
和复杂性。”[5]
这种互动传播应该被广泛应用于现在的网络传播实践活动中。例如学校官方微博,可以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允许学生发出不同声音,也能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和提出不同意见。微信公众号的发表评论功能同样需要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怎样才能吸引和调动学生
受众参与到交流评论中来。这就归结到博文的新颖性、
吸引力和可讨论度。博文的传出者有义务为评论做针对性解释,也能接纳不同观点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有舆论
才会有效应。“高校思政教育要善于把握网络舆情。”[6]
所
以,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行文要摆脱“说教”模式,回归“交流”范畴。尽量不要把话语说尽、把意思说全,更不能把话题说断。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能辨,有空间可想。
通过“两微一端”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突出了辩证
性和互动性、动态性和发展性,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自
由化和非秩序化特征。网络平台的监管相比传统人际交流平台更为复杂和不可控。尤其是对于学生个体的自媒体传播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同样也要做好守门人的角色。
三尧完善自媒体传播方式院做学生个体传播的引导者和守门人
自媒体(外文名:WeMedia)被称作“公民媒体”或“个
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自由化的传播者,以现代电
子信息手段,向不确定的个人或团体传递自主化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当提倡通过网络开展互动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自媒体所特有的独立性。“两微一端”作为一种自媒体,悄然在高校兴起,成为一些学生传达思想、表达
意愿、抒发情感的一种网络载体。这种“自媒体热”的现状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学生能有自己的公开平台去表达主体传播意识,挑战则是这种主体传播的非确定性给引导和监管带来诸多困难。以
-25-
创新创业教育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8年1期浙江省某一高校为例,学生中间流传着某一公众号,起初是用来交流学生团体活动和分享讲座安排的,后来则逐渐演变成学生互通旷课技巧、寻找代课资源、私下评议老师、和无序性特征,也给网络监管带来极大的困难。在高校学
“舆论领袖”生群体中间,运营自媒体的有时候会直接影响
他们对某些事情的直观认识,而一些观点和舆论一旦形斥责学校制度的一个“吐槽”平台。不同年级学生的信息分享已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自媒体申请低门槛,网络监管效力不足的现状下,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做学生个体传播的引导者和守门人。
在“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
必然随之发生改变。“信息‘碎片化’
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既要教会人们如何甄别信息,也要让传播者明白如何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7]
“两微一端”网络平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是崭新的转变机遇,也是突破创新的关键节点。当自媒体传播方式在学生群体中雨后春笋般日益崛起,互动传播应有的沟通交流也被这种各自为营的自媒体割裂成碎片化的独立思想个体。如何将这种独立的自媒体表达引入互动交流的轨道,如何在交流互动中做好信息传播的把关者和守门人,成为思政教育开展和把控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厦门大学做出了创新性探索。厦门大学在
思政教育中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
每学期开学初,思政教师通过网络征集、平台搜索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学生“想听”为议题导向,进行问题梳理,结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专
题。这种专题正是建立在学生“自媒体意见”上。因为考虑
到了传播知识讯息与受众互动的关联性,这就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并不是洗脑课,它也可以生动有趣。因为重视了议题的互动性,学生也会有兴趣通过自媒体平台延展自己的思路和看法。由于经过了思考和讨论,学生就不会被自己原有的想法左右,而是有了建立在仔细辩证之后的理性观点和认识。
做好引导者,同样也要做好守门人。“两微一端”思政
教育平台与自媒体网络传播平台并存,这种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根本性挑战在于,大众得以广泛参与制作与传
播,媒体不只是大众媒体而且是大众的媒体。”[6]
这种自媒体传播的灵活性,让个人言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广泛传播。但这种大众化的自媒体传播方式所具有的主动性
-26-
成,就难以挽回。“由于网络传播存在这种交互性,使得网
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充斥着谎言、
谬论、不理性的言辞。”[8]
所以,“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不仅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开展教育的阵地,也是个体言论容易泛滥的闸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做好传播者,也要做好守门人。
四尧结束语
“两微一端”网络传播平台促成了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的转变,这种网络平台传播正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高校学生是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的广大使用群体,他们在这种自媒体传播平台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依托“两微一端”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使传播具有了便捷性、及时性和新颖性等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互联网传播平台,传统的图文说教模式仍然作为一种固有范式出现在这种新兴载体中。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传播平台的变化必然带来传播模式的变化,基于互联网时
代的互动传播模式对“两微一端”思政教育平台具有重要
的创新性意义。而做到创新,则需要重视受众的地位和权利,需要搭建平等的对话交流平台,同时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监管。参考文献[1]播沈[2]学视角培辉“的思.:
微时代考[J].”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高校中辅导心(CNNIC员学刊,).中国互2013(4)联网络:4-5.发展状况统[3]告[4][尹[R].2017-01-22.
计章池.网络中美]爱维莱特传播导·M·罗杰斯论[M]..传播武汉科:武技汉原大理学[M].出版庄社克,仁2013,译:.153.
台湾:正[5]书[6]邵局培,仁1988.传播:248-250.
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研究闫俊霞.传播学视角下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85-86.
思想政治[7][8]谭昆智[J].牡丹鲁曙名..传播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70.教育传播学学[M].[M].北北京京::清中国华大人学民出大版学社出,版2012社,:200799-100.:443-4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