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碱网布检测作业指导书细则
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膨胀聚苯板保温系统中耐碱网布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断裂应变(经、纬向)以及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系统中耐碱网布断裂强力(经、纬向)、耐碱强力保留率(经、纬向)、断裂伸长率(经、纬向)的测定。
1.2检测项目(参数)
断裂强力、断裂应变(断裂伸长)、、耐碱断裂强力、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单位面积质量。
1.3技术标准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G149-200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GB/T9914.1-9914.3-2001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JG158-2004
《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7689.5-2001
2 检测环境与检测设备
2.1检测环境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2.2检测设备
2.2.1拉力试验机:在(40~20000) N范围内满足1%精度,满足(100±1)mm/min的等速伸长;
2.2.2夹具:宽度大于拆边试样的宽度,夹持面平整且相互平行,在整个试样夹持宽度上均匀施加压力;
2.2.3指示或记录试样强力值的装置:该装置在规定试验速度下,应无惯性,精度1%;
2.2.4试样伸长值的指示或记录装置:在规定速度下,无惯性,精度小于测定值的1%;
2.2.5模板:裁取试样,尺寸350mm×370mm,模板有两个槽口用作标记试样有效长度;
2.2.6合适的裁剪工具:如刀,剪刀或切割轮;
2.2.7烘箱
3断裂强力、断裂应变(断裂伸长率)、耐碱断裂强力、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的测定
3.1试样的制备
试样裁剪尺寸350mm×65mm,试样有效长度200mm±2mm,拆边宽度50mm,经向、纬向各10个,标准环境下调湿试样16h。
3.2断裂强力、断裂应变(断裂伸长)试验
3.2.1取制备好的经、纬向试样各5个。
3.2.2调节上下夹具间的有效长度为200mm±2mm,并使上下夹具平行,将试样的纵向中心轴线通过夹具的前沿中心,在整个试样宽度上均匀施加预张力,然后拧紧另一夹具,预张力为预计强力的1%±0.25%。
3.2.2启动活动夹具,拉伸试样至破坏。
3.2.3记录断裂强力F0和断裂伸长△L,精确至1mm。
3.2.4如果试样断裂在二个夹具中任一夹具的接触线10mm以内,记录该现象,但结果不作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计算,重新制样试验。
3.2.5经、纬向断裂强力F0和断裂伸长△L各测五个。
3.3耐碱断裂强力试验
3.3.1耐碱处理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耐碱网布:将耐碱用的经、纬向各五个试样全部浸入(23±2)℃的5%NaOH水溶液中,试样在加盖封闭的容器中浸泡28d;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耐碱网布:将经、纬向各五个试件平放在水泥浆液【取1份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与10份水搅拌30min后,静置过夜,取上层澄清液作为试验用水泥浆液】中,浸泡时间28d【或用快速法:试件平放在(80±2)℃的水泥浆液中,浸泡4h】。
取出上述两种试件,用清水浸泡5min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5min,然后在(60±5)℃的烘箱中烘1h后,试验环境存放24h。
3.3.2试验
将耐碱处理后的试件进行断裂强力试验,记录耐碱断裂强力F1。
经、纬向耐碱断裂强力F1各测五个。
3.4试验结果处理
3.4.1断裂强力F0(经、纬向)
断裂强力试验测得经、纬向断裂强力F0各五个,以五个经向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经向断裂强力,以五个纬向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纬向断裂强力,精确至1N/50mm。
3.4.2耐碱断裂强力F1(经、纬向)
断裂强力试验测得经、纬向耐碱断裂强力F0各五个,以五个经向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经向耐碱断裂强力,以五个纬向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纬向耐碱断裂强力,精确至1N/50mm。
3.4.3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
——初始测得的断裂强力,N;
——耐碱断裂强力,N;
以五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3.4.4断裂应变(断裂伸长率)(经、纬向)
断裂应变(断裂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断裂应变(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值,mm;
——试样初始受力长度,mm;
以五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4.检测结果的判定
当检测结果满足下表时可判定为合格:
参数
耐碱玻纤网格布
聚苯板系统
胶粉聚苯颗粒系统
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普通型
——
≥1250
加强型
——
≥3000
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750
——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50
≥90
断裂应变(断裂伸长率)(经、纬向)(%)
≤5.0
≤5.0
5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5 .1仪器。
5.1.1抛光金属模板,供制样用:。织物— 面积为100 cm ,的试样面积误差应小于 1% ,经各方同意, 也可使用较大的试样,明试样的面积。
5.1.2 合适的剪切工具: 如刀、 剪刀、 圆盘刀或冲孔器。
的正方形或圆形。裁取但必须在试验报告中注
5.1.3 试样皿:由耐热材料制成, 能使试样表面空气流通良好, 不会损失试样。可以是由不锈钢丝制成的网篮。
5.1.4 天平:量程150g,分度值0.1mg.
5.1.5通风干燥箱:空气置换率为每小时 20- - 5。 次, 温度能控制在 105 C 士3 C 范围内。
5.1.6干燥器:内装合适的干燥剂(如硅胶、 抓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5.1.7不锈钢钳: 用于夹持试样和试样容器。
5.2调湿和试脸环境
除非产品规范或测试委托人另有要求, 试样不需要调湿。如果需要调湿, 建议在温度( (23士2)' C , 相对湿度( (50士10)% 环境下进行。
5.3 试样制备:织物——每50cm宽度1个100cm2的试样,最少取2个试样。
5.4 操作
1) 通过织物的整个幅宽,用剪刀剪取一条至少35cm宽的试样作为实验室样本。
2) 将试样置于105℃±3℃的干燥箱中干燥1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从干燥器中取出试样后,立即试验。
3) 在一个清洁的工作台面上,用刀和金属模板(100mm×100mm×5mm),切
取2个试样。
4) 如果试样有纤维掉落,应采用试样皿。必要时可将试样折叠。
5) 称取每个试样的质量并记录结果。如果使用试样皿,则应扣除皿质量。
5.5 计算和结果表示
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按式(F.1)计算:
XA=M/A×104…………………………(F.1)
式中:
XA——试样单位面积质量。g/m2;
M——试样质量,g;
A——试样面积,cm2
单位面积质量的结果为织物整个幅宽上所取试样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对于单位面积质量部小于200g/m2的毡或织物,结果精确至1g;对于单位面积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