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卷□ 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得分 评阅人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A.拉斯维尔
B.人际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B.麦克卢汉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密封线内勿答题)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
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 )。 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 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 A. “传播流” 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 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 A.拉斯维尔 C.库尔特·卢因 A.反馈 C.媒介 A.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况( ) A.群体感染 C.群体压力 A.灵活性 C.具体性 A.环境监视功能 C.社会协调功能 A.非语言符号 C.伴生符号
的是( )
A. 网络 B.广播 C. 电视
文案大全
B.拉扎斯菲尔德 D.卡尔·霍夫兰 B.噪音 D.讯息 B.群体传播 D.人内传播
11. 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
12. 下面哪一类传播活动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
13.“一人大哭,全场大哭;一人大笑,全场大笑”这一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情
B.群体暗示 D.群体模仿 B.经济性 D.能动性和创造性 B.娱乐功能 D.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B.体态符号 D.形象符号
14. 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的最根本特征是( )
15.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称作对社会起“瞭望哨”作用的是哪一个( )
16.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 )
17.被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之一
D.报纸
实用标准
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 ) A.思想价值 C.经济效益 A.李普曼
B.艺术价值 D.社会效益 B.藤竹晓
19. 较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的传播学这是哪一位( ) C.施拉姆 D.罗杰斯
20.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 领域,这种研究成为( ) A.内容研究 C.效果研究
B.控制研究 D.媒介研究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判断错误不得分;判断正确未改对得1分;判断正确并改对得2分,共10分;请在错误处划线改之)
得分 评阅人 21.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 22. 香农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 )
23. 从信源的可信度来看,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小。( ) 24. 群体传播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 25.“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是由美国学者拉斯维尔提出的。(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填错、不填均不得分。
得分 评阅人 26.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口语传播时代、_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等四个阶段。
27. 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
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8.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他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这本著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对象。比如电视的观众、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等等。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30.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跨越国家界限的信息传播活动称之为
_________________。
31.在传播过程模式的研究中,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
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的学者是德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 32.在传播学界,被公认为传播学集大成者的是______________。
33.非语言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的伴生符、_________________、以及物化、活
动画、程式化的符号等三类。
34.在人内传播中,提出“主我与客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________。 35.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具有传播权、知晓权和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得分 评阅人 36.传播:
37.意见领袖:
38.子弹论:
39.人际传播:
40.“拟态环境”: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得分 评阅人 41.请简述三种主要的受众观。
42.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
43.简述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
44.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45.简述传播制度的四种理论。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46.试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C 2、C 3、A 4、B 5、A 6、B 7、C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D 15、A 16、A 17、C 18、C 19、B 20、B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判断错误不得分,判断正确未改对得1分,判断正确并改对得2分,共10分)
21、√。
22、×。改正:不是。
23、×。改正:其说服效果越大。
24、×。改正:人际传播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25、×。改正:“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是由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6、文字传播时代。27、符号。28、《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29、受众。30、国际传播。31、马莱兹克。32、施拉姆。33、体态符号 34、米德。 35、传媒接近权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传播:
参考答案:社会信息系统(1分)的传递(1分)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
分)。
评分标准:关于传播的定义中,关键词是社会信息系统和传递,每一句1分。答全得满分,回答不完全者,根据要点给相应的分值。回答意思较为接近的,酌情适当给分。答错不得分。
37. 参考答案:意见领袖是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来的(1分),是指活跃在人际
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1分)。其特点是: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等级关系;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1分)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评分标准:关于意见领袖的定义总共三句话,每一句1分,其中意见领袖的提出者为一分;定义为一分,意见领袖的特点总共一分。答全得满分,回答不完全者,根据要点给相应的分值。回答意思较为接近的,酌情适当给分。答错不得分。 38.子弹论:
参考答案:“子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流行的传播效果观(1分)。
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1分),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1分)。 评分标准:该理论提出的年代为一分;定义为一分,其他论述总共一分。答
全得满分,回答不完全者,根据要点给相应的分值。回答意思较为接近的,酌情适当给分。答错不得分。
39.人际传播:
参考答案: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2分),也是由两
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1分)。 评分标准:答全得满分,回答不完全者,根据要点给相应的分值。回答意思
较为接近的,酌情适当给分。答错不得分。
40.参考答案:“拟态环境”是美国学者李普曼最早提出的(1分),就是我们
所说的信息环境,也有学者称之为“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分)。
评分标准:其中“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者为一分;定义为二分,其他论述总共一分。答全得满分,回答不完全者,根据要点给相应的分值。回答意思较为接近的,酌情适当给分。答错不得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请简述三种主要的受众观。
答: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1.5)
2、作为“市场”的受众(1.5)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1.5)
评分标准:该简答题满分为5分,要点全都答对并适当论述者得满分;仅回答要
点,没有论述者得4.5分。
42.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答、1、表述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
评分标准:该简答题满分为5分,每个要点1分,举例2分。全都答对者得满分。 43.简述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
答: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 (1948)一文中提出了“五W
模式”: “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据此,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或五个内容: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效果)。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拉斯维尔模式还以不完全的,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
评分标准:该简答题满分为5分,回答出提出“五W模式”的著作得1分;完整
回答出五个要素,每个要素0.5分,共2.5分;回答出传播研究五个
内容得1分。共计4.5分,适当论述得0.5分。
44.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1分)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1分)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0.5分)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0.5分)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1分)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1分)
评分标准:该简答题满分为5分,要点全都答对并适当论述者得满分;仅回答要
具体分值看答案。
45.简述传播制度的四种理论。
参考答案:
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4、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评分标准:该简答题满分为5分,要点全都答对并适当论述者得满分;仅回答要
点,没有论述者得4分。每一要点一分。
六、论述题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46.试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答案要点:
第一,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1分) 1、环境监视功能(1分) 2、社会协调功能(1分)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1分) 第二,赖特的“四功能说”(1分) 1、环境监测(1分) 2、解释与规定(1分) 3、社会化功能(1分) 4、提供娱乐(1分)
第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1分) 1、政治功能(1分) 2、经济功能(1分)
3、一般社会功能(1分)
第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分)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1分)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1分)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1分)
评分标准:该论述题满分为20分,具体分值分配情况:每一要点得分如上。共
17个要点,17分;剩余3分,根据情况给相应的分值,主要看论述是否合理、字迹工整与否。回答意思接近,但与参考答案稍有不同的,根情况,酌情给相应得分。
文案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