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来源:乌哈旅游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解释加点的词。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录毕,走送之③益慕圣贤之道④或遇其叱咄11.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

D.门人弟子填其室 其真无马邪

12.翻译划线句子。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3.文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参考答案

10.略11.A 12.略1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注释:

(2)余:我。嗜(shì是)学:爱好读书。 (3)假借:借。

(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5)走:跑,这里意为“赶快〞。

(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7)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8)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9)硕(shuò朔)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

(10)尝:曾。趋:奔赴。

(11)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扣问:携带经书去请教。

(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婉转些,把表情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表情。

(13)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原理。 (14)叱(chì赤)(咄duō夺):训斥,呵责。 (15)俟(sì四):等待。忻(xīn新):同“欣〞。 (16)卒:终于。 参考译文

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方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定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限期。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可以看到各类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的圣贤的学说。又忧虑不能与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名的学者来往,曾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本地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品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一屋子,他从不把言辞放婉转些,把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伺候着,提出疑问,询问原理,俯下身子,

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等待他快乐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蠢,终于可以有所收获。

启示

1.研究不怕困难,不怠慢 2.不怕苦,不怕累的朴实品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