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岩石按照成因分(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三种类型。
2. 岩浆岩的构造分为(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四种。
3. 沉积岩的结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4. 变质岩形成过程中,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
5. 片理构造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6. 倾斜岩层产状三要素为(走向)、(倾向)和(倾角 )
7. 按两盘相对移动方式,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三种类型,其中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正断层 )。
8. 褶曲按轴面产状分为( 直立褶曲 )、(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9. 简单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曲)、(断层 )。
10. 岩石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11. 地层中的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关系描述的是( 断层)地层的关系。
12. 地层中的沉积或侵入接触关系描述的是( 褶曲)地层的关系。
13.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首先取决于(岩体结构类型与特征),其次才取决于(组成岩体的岩石的性质)。
二、选择题
1. 某种矿物常发育成六方柱形单晶或形成晶族,或成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无色或乳白色,玻璃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呈油脂光泽,硬度为7,这种矿物是( D )。
A石膏 B方解石 C滑石 D石英
2. 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D )。
A断口 B节理 C层理 D解理
3. 火成岩按其成分(主要是SiO2含量)可分为( C )。
①酸性岩 ②中性岩 ③深成岩 ④浅成岩 ⑤基性岩 ⑥超基性岩
A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4.下列各种结构中,(A)属于变质岩的结构。
A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
B变余结构、隐晶质结构、碎裂结构
C变晶结构、斑状结构、变余结构
D碎裂结构、显晶结构、变晶结构
5.下面(A )属于变质岩所特有的矿物。
A石墨、滑石、绿泥石、绢云母、蛇纹石
B石榴子石、兰晶石、黄玉、滑石、石英
C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蛇纹石、白云母
D石墨、石榴子石、黑云母、方解石
6. 下列岩石中遇冷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片麻岩 D砾岩
7. (1)石英、(2)滑石、(3)正长石、(4)方解石、(5)金刚石,按相对软硬程度依次排列出来,是( C )。
A(1)(2)(3)(4)(5) B(2)(3)(4)(1)(5)
C(2)(4)(3)(1)(5) D(2)(4)(3)(5)(1)
8. 第四纪历史上的两大变化是( C )。
A 人类出现、火山活动 B 构造作用、冰川作用
C 人类出现、冰川作用 D 人类出现、构造作用9. 下列属于岩浆岩的是( C )。
A千枚岩 B砂岩 C橄榄石 D灰岩
10. 变质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变质岩的( B )。
A结构 B构造 C形成年代 D变质程度
11. 下列各种结构中,是变质岩结构的是( D )。
A碎屑结构 B隐晶质结构 C变晶结构 12. 火成岩按所含矿物的结晶程度可分为( A )。
A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B全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
结晶结构
D
C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D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
13. 下列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区别于另外两大类岩石的依据是(B)。
A片理构造 B层理构造 C流纹构造 D块状构造
14. 条痕是指矿物的( B )。
A固有颜色 B粉末颜色 C杂质颜色 D表面氧化物颜色
15. 下列哪项为地层单位( C )。
A宙 B界 C纪 D宇
16. 碎屑物质被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A )。
A碎屑结构 B沉积结构 C碎裂结构 D斑状结构
17. 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 A
)。
A较早 B较晚
C无法确定 D沉积岩未经构造影响时,较晚
18. 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B )。
A地质构造 B建筑物类型 C地貌 D地下水类型及水位
19. 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那种形成环境(A )。
A喷成相 B浅成相 C深成相 D河湖相
20. 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那种形成环境(A )。
A喷成相 B浅成相 C深成相 D河湖相
21.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称为岩浆岩的( B )。
A. 构造 B. 结构 C. 产状 D. 酸基性
22. 下列岩石中,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形成的是( A ) 。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千枚岩 D石英岩
23. 沉积岩按胶结物成分分为泥质胶结、钙质胶结、硅质胶结和铁质胶结,其强度由高到低为 ( A )。
A硅质胶结>铁质胶结>钙质胶结>泥质胶结;
B铁质胶结>钙质胶结>硅质胶结>泥质胶结
C钙质胶结>铁质胶结>泥质胶结>硅质胶结;
D泥质胶结>硅质胶结>铁质胶结>钙质胶结
24. 矿物受打击后,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A断口 B解理 C层理 D节理
25. 褶皱构造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B )。
①倾伏褶曲 ②背斜 ③向斜 ④平卧褶曲
A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④ D ③ ④
26.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 B )。
A 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剪节理
B 构造节理、原生节理、风化节理
C 张节理、原生节理、风化节理
D 构造节理、剪节理、张节理
A )。
27. 某地出现的地层为奥陶纪、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其中奥陶纪和二叠纪地层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且上下地层产状不同,其地层接触关系为( B )。
A整合接触 B沉积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不整合
28. 如图所示,某地出现的地层为O、P和T时代的地层,P和T地层相互平行,则P和T地层之间为( A )。
A整合接触 B沉积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不整合接触
29. 沉积岩与火成岩接触面之间有火成岩风化碎块,但岩石没有变质现象,如图所示,则火成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D )。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
30.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地层单位是( A )。
A界、系、统 B界、纪、统
C代、系、世 D代、纪、统
31.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完整性和岩石强度
D岩体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32. 在工程实践中,洞室围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B )
A岩石强度 B岩体强度 C结构体强度 D结构面强度
33. 岩石的软化系数表示( D )
A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B干燥状态下的剪切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C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D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4. 已知某岩石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 A )
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B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35. 结构面按成因可分为( A )三种类型。
A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层间错动面
C次生结构面、沉积间断面、断层面
D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假整合面
36. 岩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A )。
A 组成岩体的岩石化学性质;
B 组成岩体的岩石物质成分
C 岩体内的各种结构面的性质及对岩体的切割程度;
D 岩体内被切割的各种岩块的力学性质
37. 下列哪项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 A )
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 B.地层的重复、缺失
C. 断层三角面 D.呈带状分布的泉
38. 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层,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B A上老下新 B上新下老 C不一定 D同一时代
39. 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 A水平背斜; B水平向斜; C倾伏背斜; D倾伏向斜
40. 岩层产状是指( A ).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
A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